华乐网
当前位置: 首页 >头条 >人文 >正文

一位励精图治的好皇帝,因信仰问题晚年不保,最后被活活饿死

2022-11-06 17:52    

昨天曾写过一篇名为《名符其实的殉道者,以玉帝为榜样,将国家搞得一团糟,后客死他乡》的文章,说的是五代十国南汉后主刘鋹的故事。他是因为迷信玉皇大帝才会落得客死异乡的下场,今天我们要说的这位殉道者,是因为佛教的缘故。

他就是南北朝时期梁朝的创建者,梁武帝萧衍。

萧衍跟南汉后主刘鋹又不一样,他可不是庸碌无能之辈。据史料记载,“少时习周礼,弱冠穷六经”,“六艺备闲,棋登逸品,阴阳纬候,卜筮占决,并悉称善,草隶尺牍,骑射弓马,莫不奇妙”,可见不管是政治、军事方面,还是学术研究和文学创作方面,在南朝诸多帝王中,都是翘楚般的存在。

更难能可贵的是,他在当了皇帝之后,依旧能够勤于政事,广泛采纳意见,积极提拔人才。就连生活方面也是节俭到了家,每天只吃一顿饭,忙的时候就喝点粥充饥。

就这样一位优秀的帝王,怎就对付不了一介莽夫侯景呢?最后被其囚死于建康台城?其实说来也简单,同样是殉道者身份惹的祸。

其他帝王弘扬佛教更多的是为笼络人心,加强统治,然而萧衍不是,他对佛教的信仰是发自内心的。他将佛教信仰当做唯一的精神支柱,宁可去当和尚都不愿做皇帝。在他的心中,菩萨远大于一切,什么帝国、臣民,早已不重要了。

为了体现自己对佛教信仰的虔诚,就连登基的日子都选在了四月初八的浴佛节,上位第三年还下诏说:“大经中说道有九十六种,唯佛一道,是于正道。”这就等同于正式宣布佛教为国教了。此外他还曾受菩萨戒,自称“三宝奴”,数十年间严格持戒,不喝酒,不听音声,不好女色,早晚做礼拜等等,哪里还有九五之尊的帝王气?

一、信仰佛教的宽恕,以至于朝纲败坏

萧衍的六弟萧宏不但窝藏杀人犯,还和自己的侄女,也就是萧衍的大女儿私通,萧衍对此不但不惩罚,还加官封爵,肆意纵容,差点儿引起一场宫廷政变。他明知萧赞不是自己的亲儿子,却丝毫不加防范,委以统兵大权,后来萧赞投奔北魏,使得梁朝失去了不少的精锐部队。

为了彰显自己的宽恕之德,萧衍还不断改年号,每改一次就要释放很多罪犯。尤其是在侯景的使用问题上,更是宽恕到没脑子。侯景是当时最著名的墙头草,投靠过北齐,寄居过其他部落,也替西魏效过力,可以说是反复无常到极点了。可萧衍却十分看好他,不但封大将军,还封王。

盲目信仰佛教的宽恕,使得当时梁朝上下一片混乱。

二、全国礼佛,大建寺庙,人心尽失

晚年的萧衍礼佛可以说已经到了疯狂的地步,几乎就是倾全国的财力物力人力,去大建寺庙,大造佛像。他四次出家,朝廷为迎接他回来,先后花费了上亿的金钱为其赎身。

当时梁朝和周边邻国战事频繁,国内灾民更是无数,到处都要花钱,可萧衍却是不管不问,宁可国家不要了,也不能怠慢了自己的菩萨。可他不知道,菩萨是不会帮他打仗的。

被侯景围困时,在外勤王的梁朝诸王均都手握重兵,却没一个主动帮忙;原本侯景都已元气大伤了,可守城的将领却选择了开城,将侯景放了进来。是啊,既然皇帝那么喜欢菩萨,就让菩萨保佑他去吧。

三、信仰不是蜜糖,不能当饭吃

城破之后,萧衍自然就被下了台,但侯景并没有直接杀他,而是将其囚禁了起来。

不过在囚禁的这段时间里,萧衍的日子并不好过,饮食一天比一天少。一日,萧衍感觉嘴巴特别苦,就问侯景索要蜂蜜,没曾想被拒绝了,遂忧愤成疾。五十天后,萧衍被活活饿死在宫中,享年86岁。

台城被攻陷之前,萧衍曾长叹“自我得之,自我失之,亦复何恨!”他真的“亦复何恨”吗?未必。

如果不是数十年的佛教信仰所累,他的帝国不至于就这样失去,他的晚年也不至于凄惨到连一碗蜂蜜水也喝不上。信仰不能没有,但绝不能崇拜和痴迷。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 寻求合作 ››

榜单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