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乐网
当前位置: 首页 >头条 >人文 >正文

明清两朝有诸多相似,但皇帝对敌态度却截然相反,原因令人很无语

2022-11-08 17:33    

各位朋友晚上好!说起古代的封建王朝,大家最熟悉的或许就是明、清两代。这两个封建皇朝在政治、经济、制度等方面有很多相似之处,没做什么大的改动。当然也有许多不同,比如对待外敌入侵的态度就相去甚远,不得不让人思考这究竟是为何。

▲明清两代皇帝居住的故宫

先看明朝。明英宗朱祁镇说起来还真挺差劲,非要听信太监之言率军与瓦剌作战,结果造成明军大败,自己也当了俘虏,史称“土木堡之变”。瓦剌大军挥师南下围攻北京城时,却因明朝军民顽强抵抗而战败。说实话,一开始人们并不看好英宗朱祁镇,结果任由瓦剌人怎么对待他,老朱就是不割地、不配款、不求和,表现出了极强的骨气和民族气节。

▲崇祯皇帝剧照

当然,还有著名的崇祯皇帝。虽然崇祯皇帝性格缺点极为明显,既刚愎自用又反复多疑,但他的勤奋程度在整个明朝也不遑多让,而且还没赶上好时候——皇兄天启帝给他留了个不折不扣的烂摊子。面对声势浩大的农民起义和步步紧逼的后金军队,崇祯皇帝实在是回天乏术,但他面对李自成割地分封、赔款的无理要求时,却宁死不愿答应,最后手刃亲眷,随后在煤山自缢。

▲明思宗朱由检殉国处

比起明朝的这两个皇帝,咸丰皇帝显然就是另一种极端。咸丰十年(公元1860年),英法联军入侵,朝中众多大臣主战,就连年轻的慈禧都一力主战,却仍旧拗不过逃难心切的皇帝。在联军攻占京师前,咸丰皇帝打着“木兰秋狝(xiǎn)”的幌子带着一家老小逃到热河避暑山庄。

▲避暑山庄澹泊敬诚殿内景

按理说当时整个清朝的国力还不错的,在国家实力还如此强大的时候都逃跑,也难怪后来赫赫有名的慈禧太后有样学样,在八国联军攻打北京时一路逃往西安,还签了一大堆条约。其实也不能怪她,毕竟这可都是自家丈夫教的啊。

▲慈禧太后剧照

在后世一些史学家看来,主要原因是明朝皇帝深受程朱理学影响,骨子里以祖宗基业为重,因此格外看重民族气节。反观清朝皇帝,虽然不断推广汉学,但因来自关外,骨子里还是游牧民族的处世哲学,因此才会在关键时刻“灵活变通”,最终造成种种不堪局面,实在令人感慨不已。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 寻求合作 ››

榜单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