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乐网
当前位置: 首页 >头条 >房产 >正文

广州老旧小区微改造“玩个性” 文化味渐浓

2022-11-11 16:27    

下雨天小区变成了水塘、做饭时突然发现没水了、想停车找不到停车位……住在老旧小区的广州人,常会遇到这些麻烦事,而通过微改造,这些问题都得到较好的解决。

此前,广州市城市更新局举办老旧小区微改造规划设计方案竞赛,选取越秀区梅花村街梅花路小区、海珠区龙凤街仁和社区、荔湾区金花街陈家祠社区、白云区三元里街交电新村小区、黄埔区黄埔街怡园小区5个老旧小区作为竞赛项目,面向社会广泛征集微改造方案。

这5个小区微改造将有何亮点?街坊有何看法?10月30日至11月1日,以“城市治理开放创新”为主题的“2017年世界城市日全球主场活动”在广州举办。为此,新快报记者走访了广州部分老旧小区,发现它们的“微改造”可不简单。已经完成微改造的社区中有的种上了梅树,每年举办梅花艺术节;有的将内街的双行车道调整为单行道,出入口均设置车辆自动识别道闸“守门”。而准备进行微改造的社区则积极规划,力争使环境更美好、设施更齐全、功能更完善,还要让小区居民处处感受到浓郁的人情味、生活味、文化味。有社区在规划微改造时,计划融入陈家祠景点。

●越秀区梅花村街 小区将变成花园居民暂缓卖房

“梅花村街社区微改造的战略是:以点为中心,逐个做好,然后逐渐推进,连成片,最后实现全改造。”越秀区梅花村街城管科科长韦斯峰告诉新快报记者,早在去年,梅花村街的东风二社区就开始进行微改造,现在已完成了验收,各方面反映很好。

新快报记者近日走访东风二社区,看到这里的防盗门是新设的,已经不再是以前照片中的残旧样子。公共区域加装了运动设施,不少街坊在这里伸伸手、弯弯腰,运动健身。社区中还有消防屋、垃圾小站等设施,都极大方便了街坊。

最有特色的是,空地上种下了梅树,这是梅花村街的特色文化景观。“种梅花需要充足的阳光,我们就去各个位置‘晒太阳’(看看哪里光照最好),把一棵棵梅树种下去,养活了。”韦斯峰说,现在梅花村街的梅花已经有好几大片,在梅花村里最多,东风二社区也有不少,“每年11月,我们街道都会举办梅花文化节”。

今年,梅花村街启动了梅花路23号至69号广东省电力研究院宿舍小区的微改造。与东风二社区微改造一样,第一步是调查居民需求。这里30多栋楼房的30个楼组长,加上其他业主,共50位代表,提出了60多条意见,如“加快加装电梯”“改造社区老旧设施”“增加社区文化活动场所”等。经过各方的反复研究论证,这个区域的微改造方案确认下来了,内容包括:1.增设基础设施,在小区入口处建一个绿化小广场;2.扩大老人活动室(居民议事室)的面积,加建洗手间,翻新社区篮球场等;3.三线下地;4.增设楼梯扶手,将下水道明渠改成暗渠,增设消防、防盗设施,处理天顶漏水问题等;5.在绿地上种梅树。

目前,工程的招标工作已完成,11月初施工方将进场施工,预计年底完成。居民对社区微改造的方案很满意,有的打算卖房的居民都暂缓行动,等着房子升值。“改造好了,这里就是市中心的花园小区了,不仅交通发达,生活方便,而且环境更惬意。”家住6楼的冯婆婆说。

因为梅花村街卓有成效的微改造经验,广州市城市更新局在首届广州市城市更新设计竞赛——“老广州·新社区”广州市老旧小区微改造规划设计方案竞赛中,面向社会广泛征集微改造方案,其中便选取越秀区梅花村街梅花路小区(3-21号大院)作为竞赛项目。

梅花路3-21号大院分为两个独立小院,是上世纪80年代由广东供电局和广东电网为职工建起的楼梯楼,其中梅花路3-17号院有6栋7层楼,每层两三户,梅花路19-21号之三大院有5栋9层一梯2户住户。由于是单位房改房,房子逐年老旧,房子配套设施不完备,硬件设施老旧,目前实行居民自治,暂时没有物业服务企业进驻。公共面积不大,原有绿化设施较残旧。

梅东社区居委会吴红英主任介绍,在最后获奖的4个方案中,居民们比较喜欢练云霄团队提出的设计方案:它比较注重社区共享功能,从公共空间、消防安全、交流休息等角度对小区进行设计与重构,比如,要求公共空间“拆除清理现有破旧存在安全隐患和有碍构建共享社区的不符合现代居住需求的构筑物,包括混凝土雨棚、杂物房、小区内砌筑的围墙和入口处的保安亭,腾出更多的共享休闲空间出来共同构建共享社区”。

新快报记者走访发现,梅花村街已经完成微改造的社区与即将进行施工、正在规划中的几个社区都是相邻的,有的是只隔着一条马路,它们已经有了以点连片、辐射全街社区的趋势。

●荔湾区金花街 要解决实际问题还要书香浓些

陈家祠是全国文物保护单位、广州的著名旅游景点,然而此前游客在走出陈家祠大门后,拐进小巷内,却看到与“景点”很不相衬的社区景象。

荔湾区金花街陈家祠社区临近中山七路的繁华地带,社区却很陈旧,其内以低矮建筑物为主,小巷短且窄,有的路段路面坑坑洼洼,头顶盘旋着蜘蛛网般的各种线路。陈家祠社区因而被列入2018年度微改造项目,目前已经将社会参与的设计方案放到社区,由居民投票选出心仪的方案。

居民郭礼鸿今年67岁,在该社区居住了21年时间。他在接受新快报记者采访时说:“原来这个社区容易水浸,经改造后好很多,但仍有少数低矮地方在下大雨时容易浸水,希望在未来通过解决这个问题。”

金花街城管科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微改造具体设计方案还未确定,需要收集居民意见,形成最终方案。“要把居民最关注的问题落实好。比如在水浸的地方,要改造管道、修整道路,有些大楼化粪池设计不合理的要迁移。”该负责人说,微改造的出发点是考虑多数居民的利益,做好包括消防通道、楼面排水、老楼打通管道、消除天台积水等方面的改造,另外,要进行美化社区、三线规整下地、路面绿化等方面的改造。“陈家祠社区中建筑以两三层的低矮房子为主,微改造的难度比较大。我们会听取居民意见,再进行深度设计,真正做到让居民受惠。”他说。

“陈家祠社区是一个开放式社区,没有物业管理。”该社区居委会主任区燕明表示,陈家祠是广州一张名片,但周边社区环境和这张名片格格不入,她希望借助微改造将社区和陈家祠这个景点进行衔接。“不只是整靓了就行,应该是要解决居民最需要的问题,此外我觉得还要有陈家祠的味道,书香味浓点,文化氛围浓点”。

●白云区三元里街

“改造不是面子工程,应该重点解决居民的实际问题,我们的诉求在方案中都有所体现。”新快报记者近日走访白云区三元里街交电新村小区时,居民佳叔如是说。

交电新村建于上世纪60年代,共有8栋建筑,其中一半建筑为预制件结构。目前,小区主要居住人群为退休职工,居民改造意愿强烈,项目已于2017年7月由三元里街提出申请纳入广州市2018年城市更新项目和资金计划(正式计划)。

新快报记者近日走访发现,交电新村小区的楼梯间光线很暗,墙上贴着的小广告多数与“疏通下水道”有关。小区内楼房外部也因排水问题导致长期污水浸泡,外墙发霉脱落。而最让居民头疼的,就是水压低导致中高层住户常常缺水。

在小区居住了46年的叶湛英说,有时候刚要做饭就没水了,生活实在太不方便,她盼着微改造后能随时有水洗米做饭。在这里住了30多年的老住户佳叔说:“小区的消防、治安等隐患较多,用水用电也是老大难问题,如果这些问题都解决了,我们住得也就安心了。”

三元里街道办事处相关负责人介绍,此次微改造除了对房屋建筑本体共用部位如楼栋消防设施、楼梯扶手、外立面整饰等进行改造外,还将对小区公共服务部分进行提升,即疏通和更换小区排水管网、维修小区照明设施、拆除小区违法建筑物、提升小区绿化等。“将结合居民生活的现实需求及愿望来进行改造,提升老旧小区居民的人居环境及归属感。”

值得一提的是,在相关方案中,适老性的设计理念尤为突出。“从空间的设计策略上,重塑小区的特色空间,在小区内部增设无障碍通道、公共座椅等一系列设施,实现人车分流,还有的规划出一条连接社区现有重要公共空间和闲置空间的步道,这都是从居住人群出发考虑的。”这位负责人说,根据相关方案计划,明年将完成实施方案审批、项目立项、施工图设计、财政投资评审、施工招标以及部分建设项目的改造,整体项目将在2019年完工。

切中邓世昌主题改造突出文化

●海珠区龙凤街

仁和社区位于海珠区龙凤街,东至宝岗大道,南至仁和直街,西至将军直街,北至龙骧大街,有3083户、9223人。该社区以“龙”命名的街巷有50多条,保留着大量清末民初老建筑,还有邓世昌纪念馆等丰富的历史文化建筑资源。

新快报记者了解到,在广州市老旧小区微改造规划设计方案竞赛活动的33份参赛作品中,有11份是投给仁和社区(邓世昌历史文化街区)的项目,是全市5个老旧小区微改造设计竞赛项目中参赛队伍最多、角逐最激烈的一场。

海珠区城市更新局负责人表示,仁和社区作为该区重点老旧小区微改造项目,要彰显社区个性,突出文化亮点。首先要切中邓世昌主题,擦亮文化名片。做好环境整治,建设邓世昌绿化广场,保留原有的文化底蕴。其次是改善生活环境,提高城市品质。打造慢行交通系统,建立步行与共享单车的有效连接点,完善社区公建配套,提高居民的生活品质和归属感等。

作为广州老城区,海珠区老旧小区存量较大,小区功能配套不全、基础设施老化。2016年8月,海珠区发动各街道摸查辖区内具有典型示范效应、居民改造意愿强烈且基础设施老化、居民居住环境较差的小区。在32个老旧小区中,选取了兰蕙园、晓港东等10个项目作为海珠区2017年老旧小区微改造项目,争取到市财政资金4302万元用于10个项目微改造。

今年初,新快报记者曾实地走访晓港东社区。该社区楼宇多始建于上世纪70年代,以珠江航运公司、广东驳运公司、广州机床厂等企业的房改房为主,硬件配套设施不健全,没有物业管理,存在楼宇外墙脱落、管道堵塞、道路坑洼等现象。经过近5个月的改造后,晓港东社区微改造一期工程已通过验收。最大的变化是,晓阳街、晓港东一马路等内街从双行道调整为单行道,出入口均设置车辆自动识别道闸“守门”。

新快报记者了解到,该社区二期工程预计在今年完工。除对小区内外墙脱落、老化的10栋楼宇进行修缮改造,还将继续进行广告招牌整饰、人行道和车行道路面修复、三线改造等市政工程。

●黄埔区黄埔街

计划在闲置屋顶建“一米菜园”

始建于上世纪80年代的黄埔区黄埔街怡园小区,常住人口4400人,户数1500户。根据相关微改造方案设计者调研,该小区的道路、立面和公共设施等方面已满足不了居民的使用需求,居民的改造意愿较为强烈。当前小区的老龄化率上升了1.21个百分点,随着老龄人口的增多,适老化社区的建设迫在眉睫。

在调研中,设计者发现怡园小区早期用地规划缺乏协调性。小区现以交通用地为主,公建用地较少,部分地块荒废或使用率较低。居民黄伯向新快报记者反映,小区停车问题突出,怡园小区道路根据停车方式分为双边停车道路、单边停车道路,但大部分车主都因为抢不到车位而将车辆随意停放在路边,比较容易造成交通堵塞。

根据设计者梳理,怡园小区现有住户1400户,而实际拥有的停车位不到300个,无法满足住户停车需求。

居民陈阿姨则关心小区的公用设施布置问题,她说小区的公共服务设施布点有点不均衡,社区服务类和文化体育类公共设施主要集中在西区,在东区布点极少。“小区内便利老人的设施种类及数量较少,如果多点座椅或扶手栏杆,安全感会高很多。”

根据调研结果,设计者提出差异化、邻里化、设施化、绿色化和智能化的对策。其中,差异化是针对不同类型居民的需求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体现方案的人性化。邻里化即项目最终达到的目标,有温度,形成街坊邻里集聚与交流的中心。设计方案具体根据小区现有问题,进行存量开发,将部分废弃或使用率较低的用地通过功能置换进行改造;同时增设立体停车场和活动场地,增加公建用地和公共绿地用地,减少交通用地。小区内部分废弃或利用率较低的用地通过功能置换,改造为停车、休闲游憩等功能用地;文化中心广场增加地下停车场,改造为兼顾休闲游憩与停车功能的用地,解决现小区内停车位不足、活动场地较少等问题。此外,社区的公共空间改造方案还计划在闲置的屋顶引入“一米菜园”模式,给青壮年有种植和养护蔬菜的机会。居民可申请地块,用特定的容器、土壤来种植喜阳蔬菜。

案例

天河区“陶庄路5号” 华丽转身 旧厂房变双创空间

犹如摩天轮一样缓缓转动的立体停车库,最多可以停放24辆车,停在“7楼”最高处的车辆不到2分钟即可轻松出库。令人眼界大开的一幕,竟然出现在广州市天河区的城中村沙东村里。在天河区沙东街陶庄路5号,由旧厂房改造而来的创新创业空间,不但做到了墙内开花,还在墙外触发了陶庄路向互联网生态家园的华丽转身。

2016年,总投资超过1800万元的沙东街综合整治工程“陶庄互联网生态家园”建设项目动工。如今,“陶庄路5号”已经成了一个文化标志。在这里不仅有免费WiFi,破旧的家具城也变成了“云广场”,舒适休闲长廊受到居民青睐。简而言之,围绕沙东街陶庄路“互联网生态示范街”,一个智能化生态社区渐现雏形。

产生这一变化,落户陶庄路5号的五号空间“功不可没”。“当时我们是鼓足了勇气才敢做这件事。”五号空间负责人许伟彬说,这里原是沙东村集体物业轻工业大厦,以前分别出租给不同的企业作办公室、厂房或仓库等,经常出现物业空置现象。在耗时半年多,投入3000多万元装修改造后,旧厂房变成了集众创空间、孵化器、企业加速器和青年创业公寓等功能于一处的“双创空间”。“形成一个创业生态圈,吸引一群社会精英,建成集创业、生活、文化于一体的生态家园”。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 寻求合作 ››

榜单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