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乐网
当前位置: 首页 >头条 >国内 >正文

代表话交通 | 当好绿色发展的“排头兵”,让天更蓝、水更清

2018-04-30 09:59    

十九大代表话交通

美丽中国就在我们身边

上海浦东海事局危管防污处处长

陈维代表

聆听了党的十九大报告,我有4点强烈感受。一是特别振奋人心。进入新时代,形成新思想,明确新的基本方略,开启新征程,描绘了更加清晰的发展蓝图。二是特别催人奋进。报告提到了科技强国、交通强国、海洋强国等10余个“强国”战略,体现了我们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决心,为今后的发展进一步明确了方向和目标。三是特别接地气。报告明确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其中提到了“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让全体人民住有所居”,获得了全场的掌声。四是特别提士气。在讲到“我们绝不允许任何人、任何组织、任何政党、在任何时候、以任何形式,把任何一块中国领土从中国分裂出去”的时候,全场爆发了雷鸣般的掌声。我感觉特别给力!

我在船载危险品安全管理和防治船舶污染管理一线工作15年。作为一名碧海蓝天的守护者,我对生态文明建设特别关注。报告中,生态文明建设不仅作为14条基本方略之一,还是重要的国家战略。我为五年来“美丽中国”建设取得的累累硕果而振奋,更为自己能够为“绿水青山”尽一份力而自豪。

报告提出“坚持全民共治、源头防治,持续实施大气污染防治行动,打赢蓝天保卫战”。长三角区域于2016年4月1日率先启动核心港口船舶排放控制工作。在交通运输部和上海市领导下,上海海事局和市交通委等部门一起努力落实船舶排放控制区政策。

一年多来,据上海市环境监测部门的数据显示,上海市特别是港区密集区域附近的空气质量明显改善。当然,还是存在一些问题,合规低硫燃油供应不足,岸电建设、LNG清洁能源使用、尾气后处理改造等替代措施推广需要过程,监控水上尾气排放也比陆地上要困难得多。我们要像报告里要求的那样,不能因现实复杂而放弃梦想,不能因理想遥远而放弃追求。

报告提到“构建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社会组织和公众共同参与的环境治理体系”。在这个体系下,我们希望,航运企业能克服困难,落实船舶节能减排的任务;国家和地方能制定补贴政策,减轻航运企业的负担;科研机构能开展相关技术研究和设备制造;管理部门能开展合作,共同规划投资建设使用监测监控装备,实现信息共享共用,降低管理成本。

每个人都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美丽中国就在我们身边。

当好倡导绿色出行的“排头兵”

浙江省宁波市公交总公司驾驶员

陈霞娜代表

听了党的十九大报告,我非常激动。报告对增进民生福祉、全面提升生态文明建设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让我们感到非常振奋。

交通运输作为重要的服务性行业,在过去5年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大交通、大港口,海铁联运、海空联运深刻改变着广大群众的生活和出行方式。

我所在的公交行业更是发生着可喜的变化,现在宁波市民出门就有公交车、公共自行车,机场、火车站和商业区都通了地铁,所有的出行信息都能在手机里查到,70岁以上老人免费乘车,普通市民乘车打六折,换乘公交车1个小时内还免费,既方便又实惠。宁波老百姓最直观的感受就是地铁通了,打车更方便了,公交出行也更快了。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的新思想、新目标,必将对我们交通运输行业,特别是城市公共交通的快速发展带来更大的动力。

有党和国家的坚强支持,广大交通人将继续以民生、绿色、文明为目标,立足岗位,拿出更多、更实在的行动来,努力当好生态文明、社会文明建设的“领跑者”和倡导绿色出行方式的“排头兵”,为提高群众出行品质、守护“绿水青山”作出更大贡献。

基层代表风采

奉献就是让更多的人快乐

湖北省襄阳市

公交集团驾驶员

熊会萍代表

“作为党代表,我建议,深入贯彻绿色发展的理念,继续加强对新能源汽车的研发设计和推广应用,加大对公交购置、使用新能源汽车的扶持力度,并积极推进纯电动出租汽车发展,推进公共交通在节能减排中发挥示范表率作用,提高城市公共交通的吸引力和运行效率,让人民群众选择绿色公共交通工具出行,减少城市交通拥堵,使城市天更蓝、水更清、树更绿。”

湖北省襄阳市公交集团27路线路长、驾驶员熊会萍,现场聆听了党的十九大报告,心情非常激动,并结合自己的岗位进行了认真思考。报告提出开展绿色出行等行动,熊会萍所在的公交行业是绿色出行的重点领域。

从车厢扶手上的软布套到车厢地板上的提示条,从车厢内摆放的“应急小药箱”到“爱心雨伞”,无一不传递着熊会萍对乘客的关怀和尊重。熊会萍立足十米车厢18年,把公交车当作精神文明建设的窗口,勤勉敬业,创新服务,赢得了沿线乘客的交口称赞,并先后获得“全国交通运输行业爱岗敬业驾驶员”“湖北省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

27路公交车途经8所小学和4所医院,乘客大多是老人和学生,为方便乘客上下车,熊会萍的车靠站时,始终与站台贴心地保持着30厘米的距离。“车辆与站台的距离有多近,我们与乘客的心就有多近。这30厘米是用尺子量过的。”熊会萍说,乘客一步上下车,既方便,速度也快;如果到站时前方有其他公交车或障碍物,就执行“二次进站”,也确保乘客不会多走一步路,多担风险。同时,熊会萍提出的“服务乘客热心,照顾乘客细心,对待乘客耐心,听取乘客意见虚心”的“四心”服务法,在全市公交运输行业推广。

奉献就是要让更多的人快乐。节假日,熊会萍带领27路党员到沿途的社区及单位讲解安全乘车知识,征求居民对公交服务的意见,探望老年乘客,帮扶残障儿童。熊会萍还牵头成立了27路党员创新工作室,设有服务创新、技术创新、安全创新、修理创新4个小组,集思广益解决技术、安全、服务等各类问题。

永远做旅客的贴心人

闽运福州客运北站

服务组班长

陈萍代表

“汽车线路有终点,为旅客服务没有终点。”这是闽运福州客运北站服务组班长陈萍常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从业20多年,她将自己当做“旅客的亲人,老人的拐杖,盲人的眼睛,病人的护士,外人的向导”,接待过的旅客多达390万人次。

陈萍认为,自己代表的是众多奋战在交通一线服务岗位上的兄弟姐妹们:“作为党代表,是荣誉,也是责任。我将认真学习领会党的十九大精神,回到工作岗位之后,把十九大精神传达给我的同事、传达给我服务的旅客。我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永远做旅客的贴心人。”

常在一线服务,陈萍练就了一身“好本领”。老幼病残孕最怕摔怕磕怕碰,她主动搀上扶下;外地旅客怕上错车、怕误过点,她百问不烦;碰到晕车或受伤的旅客,她就会拿出常备的风油精、创可贴……客运站的日常工作琐碎又忙碌,但陈萍毫无怨言。“她就是特别热心肠,喜欢帮助别人。”周围的人都这么评价她。

在服务组其他人的眼中,陈萍是值得信任的“老大姐”。她带领班组姐妹归纳出“五步工作法”“四个微笑服务”。为了和聋哑旅客进行交流,陈萍和她的班组自学了常用手语;福建方言甚多,为了了解乡音较重旅客的需求,她们学习闽南话等方言。近些年,陈萍先后获得“全国三八红旗手”“福建省优秀共产党员”“福州市劳动模范”等荣誉称号。

“今后我要继续带领身边的姐妹们学习文化、钻研业务,不断进取,想旅客之所想,为旅客之所为。通过开展比、学、赶、帮、超,让所有姐妹都能真正成为旅客的贴心人。”陈萍说。

陈萍坦言:“每天面对着南来北往的乘客,我将继续坚持多看一眼,多问一句,多走一步,多帮一把,多干一点,将‘服务无止境、闽运伴您行’的服务理念贯穿于工作的全过程。”

每封信背后都有颗期待的心

江苏省扬州市

邮政分公司乡邮员

顾松学代表

接邮车、分报刊,然后将报刊邮件送到用户手里,这是江苏扬州市邮政分公司杭集支局乡邮员顾松学每天的工作。顾松学说:“因为每一封信件背后都有一颗期待的心,只有把信件妥妥帖帖送到收件人手里,这颗心才能放下。”

1986年,顾松学成为一名邮递员,至今已31年。他说:“就像每天上课一样,一晃眼就过去了。还好身子骨硬朗,从未耽误过‘一节课’。”“江苏省最美交通人”“江苏最美基层共产党员”“全国优秀农民工”、党的十九大代表……这一个个荣誉,是对他的认可,也是对他最好的激励。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为乡邮员,服务乡村、服务乡亲,一直是顾松学的追求。他说:“要牢记‘人民邮政为人民’的服务宗旨,从自身做起,用更高的服务标准来带动整个邮政的服务水平进一步提高,要心系百姓,做到有人的地方就有邮政服务。”

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各地迎来网购风潮,杭集镇每天要送的邮件量也随之增加,在投递中有时也会遇到一些“死信”,找不到收件人或者地址不够详细,顾松学从不会一退了之,他用一个本子记下来,边投递边打听,直到准确投出为止。投递工作,辛苦枯燥,顾松学30年如一日。他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受到乡亲们的一致好评。现在只要听到“突、突、突”的摩托车声,大家就知道是顾松学来了。

在顾松学的办公室和摩托车上可以看到很多塑料袋,他说:“如果遇到下雨天这些塑料袋就派上了用场,用塑料袋捆扎起来,报纸信件到客户手里时,就不会被雨水淋湿、泡烂了。”

30多年的邮路,自行车、电动车换成了摩托车,“小顾”喊成了“老顾”。他投递的报刊信件达到500多万份,无一差错;他走过的邮路已超过47万公里。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 寻求合作 ››

榜单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