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乐网
当前位置: 首页 >头条 >教育 >正文

孩子身上这14个迹象,意味着他可能受欺负了,附应对策略

2018-04-30 23:37    

最近两天,上海携程幼儿园虐童事件刷屏了我们的朋友圈。虽然这只是一起极端的个案,但对于家长来说,或多或少对自己孩子的教育环境会产生担忧。其实大可不必,绝大多数教师还是值得充分信任和尊重的。

家长现在需要做的是,如何通过自己的努力,减少孩子受“欺负”的机率,或者当孩子真的被“欺负”后,我们能及时发现、理性介入、合理引导,帮助孩子健康的身心不受负面因素的影响,仍然能够快乐成长。

事实上,只要家长能够留心观察,通过一些蛛丝马迹可以发现孩子受欺凌的迹象。不管是大孩子还是小孩子,如果你的孩子回到家后,出现了以下这些现象,父母可能就要格外留心了。

1

突然不愿上学

如果孩子刚读幼儿园,早上入园抗拒可能就是正常的表现。但是,如果孩子之前去幼儿园表现良好,不会抵触,近期却表现出反感、严重的分离焦虑等问题,我们就该重视了,这说明在孩子近期的幼儿园生活中,一定是有什么事情让孩子有如此反常的表现,我们应该及时向幼儿园方面了解情况,不能耽误。

2

如厕习惯改变

对于很多孩子来说,敢不敢在学校拉臭臭,反映了孩子能否在幼儿园松弛,能否有安全感。从心理学角度,器质性变化往往反映了孩子隐藏的情绪压力。如果一个在幼儿园大小便没问题的孩子,突然不肯在学校如厕了,极有可能学校的厕所已经变成暴力的场所。

3

身上出现伤痕却不愿告知家长

孩子之间平时打打闹闹蹦蹦跳跳,难免会受伤。很多时候孩子受伤了,家长问起来,他一般会直接说出来,“玩耍的时候不小心碰到”,“自己撞到了”等等,但是如果孩子支支吾吾不肯说,甚至出现了面露难色和困扰的表情,这种情况我们就一定要注意了。

4

抱怨有老师同学针对他

这是孩子寻求帮助的信号,需要重视,但是也需要我们有正确的询问技巧,不要表现得太紧张,也不要逼问。

5

性情变化行为异常

孩子放学回家经常闷闷不乐,有厌学的念头,原本活泼开朗的小朋友突然间变得阴晴不定,很可能是学校有什么事情影响着他。

6

睡眠出现问题

失眠、噩梦、尿床等问题也是孩子遭受暴力侵害时可能出现的表现。

孩子可能受到“欺负”的14个表现

• 经常头痛、胃痛或呕吐

• 做噩梦(尤其是周日晚上或贯穿周一到周五)

• 总是在上学前大发脾气

• 行为方面有很突然的转变

• 一到放学,情绪和行为就会变化很大

• 爱说一些自嘲的话

• 拒绝出家门

• 找借口在家休息,不去学校

• 对学校一点兴趣都没有

• 对父母说老师不喜欢自己

• 抱怨老师总是挑自己的刺

• 抱怨总是被老师大声训斥

• 抱怨老师羞辱自己

• 抱怨老师对待自己太粗鲁、挖苦或不尊重自己

怎么跟孩子谈论“它”呢?

作为家长,我们更关心的是:受伤了的孩子到底该怎么办?不安的父母,在此时此刻,到底能为我们的孩子做些什么?

这里有几条建议提供给家长↓↓↓

1

控制住自己的情绪

得知孩子受到欺凌,感觉到非常愤怒是很正常的。但我们需要控制自己的情绪,别让它在孩子面前爆发,因为这可能会吓到孩子,使他很难坦诚的跟你诉说自己的难题。所以在开始谈论霸凌问题之前,先调整你自己的情绪。

2

运用辩证行为疗法:观察、描述

一旦你调整好情绪,就可以慢慢将话题引入了。你可以将你平时观察到孩子的异常之处描述给孩子,例如:

△“妈妈/爸爸发现,这周每天早上你好像都特别不想去上学,你还告诉妈妈/爸爸你每天都会肚子痛。能告诉我是为什么吗?”

△“宝贝,妈妈/爸爸发现你最近每到周日晚上都会很不开心,有的时候还会偷偷哭,能告诉妈妈/爸爸是为什么吗?是不是跟周一要去上学有关系?”

3

平等、开放的沟通氛围很重要

这一条听起来很难,实际上很简单。心理咨询师在工作时会经常倾听咨询者们讲述开心和不开心的事情,这些能给他们的诊断提供很重要的信息。

同样的,我们也可以尝试每天和孩子相互分享各自开心和不开心的事情。父母坦诚的跟孩子分享他们一天中不那么愉快的部分、以及他们是如何解决问题的过程,同时也是帮助孩子增强适应性和共情能力的过程。

此外,你还可以和孩子一起采用画画、写作等多种方式来描述一天中所经历过的场景,它能够帮你和孩子建立起一种开放、坦诚的沟通氛围。

4

告诉孩子保护他是你的责任

如果孩子被欺负,他可能会觉得这是件很羞耻的事情。这时候可以这样说:

“妈妈/爸爸听说有的孩子因为在学校被欺负了,所以逃学。你听说过吗?”

当你这样跟孩子说的时候,孩子可能仍然会否认自己被欺负了。这时候你应该提出一些你觉得可能存在问题的原因,跟孩子一起探讨,并且保证你会站在他这一边。

此外,还可以通过肯定孩子,来鼓励孩子分享自己的经历,包括:

▶第一,肯定孩子在经历过此类事件后的情绪反应(羞耻、恐惧等)是正常的,可以被理解的;

▶ 第二,肯定孩子有产生这些情绪的权利。

△我们可以这样对孩子说:

很多人都会觉得被人欺负是件丢脸的事情,所以他们不愿意承认。而且他们还会担心如果说出来,可能会让事情变得更糟。妈妈/爸爸觉得这种感觉可以理解,但确定你没有受到什么不公平的对待是我的责任。

△家长还可以这么做:

家长还要学会主动去了解孩子的一些情况,养成平日里定期和孩子沟通的习惯。当然,你还需要掌握一些询问和沟通的小技巧:

1

从学校接到孩子的第一句话

不要泛泛问“你今天过得怎么样?”、“你表现的乖吗”之类,这样模糊且封闭的问题,你只能得到孩子“乖”“不乖”之类的答案。

建议问:

“老师今天带你玩了什么好玩的游戏吗?”

“你最喜欢哪个小朋友呀?”

“发生了什么特别的事情,要分享给妈妈听吗?”

……

这样你会听到更多、更详细的信息描述。

2

每天回家第一件事

不要只关注孩子的表现、功课或者考试成绩,而是关注孩子的感受,情绪状态,

让孩子知道:我开心是能跟爸爸妈妈分享的,我难过也是有爸爸妈妈陪我分担的。

3

不要只关心孩子一个人的事

多闲聊些学校里发生的各种趣事,以及学校里各个孩子、各位老师。这样的沟通有助于父母客观把握孩子在学校里的真正状态。

不安的父母,其实事情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糟糕。无论怎样,你们都不能乱了方寸。这样,当伤害发生时,我们才能够成为孩子的庇护所。

声明:【版权归作者所有。若未能找到作者和原始出处,还望谅解,如原作者看到,欢迎联系认领(可直接在公众号留言),小编会在后续文章声明中标明。如觉侵权,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多谢!】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 寻求合作 ››

榜单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