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乐网
当前位置: 首页 >头条 >教育 >正文

正确认识自我

2018-05-02 06:33    

教学过程实质就是一个引导过程,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学的结果,直接取决于学生对知识的认知与理解。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己,是教好与学好前提。

教育的目的,不仅是学习知识,更是心理﹑智能的教育。重视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己是必须的。生存于人群中的每一个自然体,都是通过了自然的淘汰与选择这一关的,从基因上来说都能适应社会与自然。每一个个体天生的潜能都应该差不多,最后之所以存在差别,是因为开发的不同导致结果的不同。爱因斯坦智商很高,但情商不高,情感生活一团糟;白痴天才舟舟智力很低,但他对音乐的理解鲜有人能比……我们每个人如果都能发现自己的特点,针对性进行训练,相信每一个人都能成为有用的人才。

影响我们成功的几个因素:

一﹑智力分布的特点

总体上看,人的智商一般都在80~100之间,只是分布不一样,有人偏重于记忆,有人偏重于思维。不管是记忆能力还是思维能力,都是可以通过训练提高的。

不同的人,对于不同的对象记忆能力也不同。有人对文章记忆能力非常突出,有人对符号的记忆能力非常出色,也有人对节奏的记忆不同凡响……记忆力是一切智力的基础,我们要发现自己记忆能力的特点,选择最适合自己记忆方法去学习。同时,记忆能力是可以通过训练得到提高的,平时需要我们经常去记忆,以提高为我们的记忆能力。

思维能力是创造力源泉,不同的个体思维能力类型分布比重也不同。有人抽象思维很强,有人习惯逻辑思维,有人发散思维能力突出等等。思维能力比例分布也决定了我们对不同学科的反应能力。有的同学理科类学习思维敏捷,有的同学文科类领悟力很强,也有的同学对语言的学习独具天赋。针对这些差异,需要我们教师慧眼识珠,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我的同时制定针对性的培育计划。

二﹑注意力因素的影响

注意力是学习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它直接影响学习的结果。注意的品质和它品质一样,具有区域分布不均的特点。有些同学某区域注意力分布特强,单科成绩非常突出,但这样的同学往往在另外的区域注意力分布很差,有严重的“偏科”现象;有些同学注意力分布比较平均,但是没有突出的地方。往往注意力分布不均的同学总体成绩较好,均匀分布的较差,这些是什么原因呢?这其中包涵一个“兴趣”的因素。浓厚的兴趣是提高注意力的外在因素。注意力分布不均的同学因单方面素质出色容易受到重视,因而激发学习的兴趣,整体注意力水平得到提高,学习效率得到提高;反之,注意力平均分布的同学因为没有特点容易感觉“受到冷落”,久而久之兴趣降低,注意力整体水平也随之降低,学习效率也降低而导致整体学习水平下降。文化知识的学习中,如果采取形式多样的教学,则极易激发学生学习与参与的兴趣,即使是不热爱某科知识的同学,也会因为某项方式对上他的胃口而对该门课程兴趣盎然。在注意力训练方法上,形式多种多样不拘一格。例如:责任心的树立与心理暗示,具体体现方式比如冥想﹑自我催眠等等。

三﹑智力活动的生理基础

注意力记忆能力和思维能力在使用时都是一个消耗过程。随着时间的推移从开始逐渐活跃到疲劳出现与疲劳增加,总体效果成一个抛物线趋势。单方面效果越强维持时间越短,脑部供血供氧功能越差维持时间越短,疲劳状态越明显。疲劳程度越大,恢复过程需要时间越长。所以,想要效果更好就需要健康的身体作保证。在平时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必需有相应的营养保证,同时需要有适量的运动,特别是发展心血管功能的运动,保障在学习中取得最好效果。

自然增长的规律是改变不了的,天生的东西对于每个人基本相等。正确认知自然规律,正确认识自我,发展自我,每个人都能成为有用的人才。

标签:正确 认识 自我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 寻求合作 ››

榜单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