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乐网
当前位置: 首页 >头条 >育儿 >正文

孩子不上学,可以做任何事,魔幻育儿方式让当地教育局操碎了心

2018-05-02 21:11    

说起教育方式,每个父母都有自己推崇的一套理念:有的人认为从小立好规矩才能让他以后更成功;有的认为最好的教育就是尊重孩子爱和自由的天性。

这两派经常因为理念不同,像少林派遇到了武当派——掐得花样百出、难分高下。

秉承规则教育的虎妈狼爸咱见多了,可是把“自由和爱”做到极致的是啥样?

英国有对夫妇还真就身体力行地实践了:他们现在有7个孩子,最大的13岁、最小的1岁。所有的孩子,都是“放养型”的,可以在家随便嗨——哦不对,是自由发展。

而且孩子们可以做任何他们想做的事,既不用遵守什么规则、也不会因为做了什么事挨批评。妈妈Gemma说,这是对孩子的绝对尊重,“在我们家,一切以孩子们自己想做什么为最高准则”。

Gemma可不只是说说而已,在他们家,一切状况都有可能发生。9口人的家庭,好比是一个小型的“野生世界”。

这里,你会看到一个5岁的孩子玩酒精棉这种化学物品,以及更危险的斧头;

爬窗什么的,没问题。

如果8岁的女儿说想要自己剪头发,OK,我会给你一个剃头器,随你爱咋剪就咋剪,你喜欢就好。

当然了,你如果想要把头发染成紫色、绿色、蓝色……也是完全可以的。

以及你在不爽的时候想要尖叫什么的更是小case了,发泄吧,孩子们,憋着多难受呀。

在孩子们都爱的甜食上,这对父母也是很open的,想吃冰淇淋?想睡觉起来吃冰淇淋?想半夜睡觉起来吃冰淇淋?——完全可以!都说啦没规矩了。

有的人就不由得替他们担心了:“这样的孩子以后上学了可咋办”。

上学? 不存在的!

既然要自由发展,学校这种充满规矩和束缚地方当然没必要去。

老大老二倒是上过一段时间,结果爹妈觉得这学实在没啥好上的,干脆给她们办了退学,后面的几个孩子更是一天没去了。学都不上,什么考试啊、考级啊就更没影了。

△这个家最大的孩子在7岁的时候辍学在家了

面对眼镜都跌碎的众人,这对父母有自已的一套理念——上学啊、考试啊,不就是死记硬背的应试教育么?干脆自己在家教吧!

△Pearl在父母允许的墙面上涂画

作为餐饮业经理的爸爸Lewis Rawnsley表示,我家二女儿最爱烘焙啦,在家自个儿学,现在做三道拿手菜对她来说完全不是难题!(学校里这些就学不到吧?)

关于那些教孩子们读写拼之类的活儿,两夫妻也是自己上。“像GCSE(差不多像中考这样的考试),就算通过了也不能证明啥,它就是个记忆测试而已”。

“听说你们最近都在吐槽陪读陪出心梗啦?我们家的孩子不爱学习我才不管他,因为时机到了他自然会想要来学习东西啊——9岁的Phoenix本来也是各种不想学,但有一次他试图和朋友通过XBOX联系,但他发现自己啥也看不懂的时候,他就乖乖回去学去了。”这个妈妈说。

额,听起来好有道理……

当地的教育局为这个家庭也是操碎了心,每年都会派专人去探访孩子们的情况。然而结果显示有点不容乐观——这家孩子的各种情况,普遍比他们的同龄人要落后一些。但两夫妻说对于这些评价,他们也并没有介意。

“你们不知道有多少人赞美过我们家这种奇妙、魔幻的养娃方式”,Gemma说,看似毫无顾忌的事情背后,都是她和丈夫深思熟虑后的决定。

比如虽然孩子们可以想几点睡觉几点睡觉、想尖叫就尖叫,但所有行为都有一条警戒线:不能说谎、不能伤害别人、要去尊重他人。

而关于那些给孩子玩危险物品的故事——前面说到过的酒精灯和斧头,他们是这么说的:玩酒精灯是为了让孩子去学习科学知识;至于玩斧头,正是因为玩过,才会知道怎么去使用它才是安全的呀。(居然有点无力反驳的意思?)

而关于那个半夜起来吃冰淇淋的事儿,他们则表示这些只会发生周末——孩子们的健康还是很重要的啦,每天都这么大吃大喝当然不可能啦。

这对夫妻养娃的故事被拍成了纪录片后,热爱吐槽的英国人民完全没有放过他们。虽说这些放养的方式都被Gemma和Lewis用一个个理由解释清楚了,但人们好像还是不太买账,各种骂他们自私的:“要真的让孩子随心所欲,那凭什么你们来决定他们要不要去上学?”“孩子们太惨了,硬生生丧失了去学校和同龄人交友的机会”。

也是有人持肯定态度的啦,“现在看看他们可能落后一些,但未来也不一定如此啊,说不定他们以后能成功呢?”

所以,对于这种完全放养式带娃的套路,你是怎么看的呢?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 寻求合作 ››

榜单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