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乐网
当前位置: 首页 >头条 >人文 >正文

蒋介石后代,如何体会“成王败寇”?他们的说辞,令国人意外!

2018-05-03 03:02    

成王败寇。很多人觉得,用这个成语点评蒋介石生平最合适。评价客观公正,毋庸置疑。

可老蒋后代却不这么看。饱经风霜 、沧海桑田的剧变后,蒋家人豁然开朗,原来历史在岁月流逝中,悄然发生了新变化。

喧嚷过后,回归平静,用一句话表述:“曾经的胜者并非是王,败者并非是寇!”蒋家第四代蒋友柏这么说的。

1988年,伴随蒋经国的去世,台湾已没有蒋家儿孙栖身之地,迫于无奈,远离政治的他们举家移民加拿大。

那时候,蒋友柏是13岁少年,本该是无忧无虑的年纪,却因背负蒋姓,受人奚落,远在海外亦是如此。

在学校因语言障碍没有好友,独来独往。

(蒋介石和孙辈在一起)

后来,班上转来一个大陆学生,得知他是蒋介石的后代,对其绕道走,学名都不叫了,直接称他“蒋匪后代”。

十年过去了,蒋友柏发现,那些曾骂蒋家后代是“蒋匪”的人少了,对其功过点评的更客观了。

竟然有好多尊称蒋介石为“蒋公。”蒋友柏直呼:“太不可思议,世界太玄幻。”

他感叹:“曾经的胜者并非是王,败者并非是寇!”

第三代的蒋孝勇,“对胜者为王、败者为寇”也有不同的看法。

1986年,也就是蒋经国去世的前两年,他昔日的大学同窗邓小平,做出指示,中央拨款230万,把蒋介石浙江奉化溪口的老宅修缮一新,并把焕然一新蒋氏故居房前屋后拍成录像给蒋经国看。

(蒋氏故居)

录像是蒋孝勇陪父亲一起看的,熟悉的溪口映入眼帘:粗旷的山峦,敦厚的栈道,别样的情趣,万般风情。一条长瀑劈面飞来,涛声阵阵,烟水悠悠。清澈的水,质朴的风。山林间,虫的呢喃,鸟儿的鸣叫。心境一如他此刻的心情,慢慢的把岁月怀念。丰镐房前厅后堂,蒋氏宗祠,父亲蒋介石手书的"玉泰盐铺"署名"中正"的字样,里面的柜台......

蒋经国出神的看着屏幕,不忍错过每一个细节。一砖一瓦、一草一木,儿时玩耍的地方......

当看到当地官员来他家祖坟前祭拜的画面时,蒋经国泪流满面的说道:“这份情,我领了。”

蒋孝勇感慨万千:“历史并没有真正赢家,两岸和平是时代的主旋律。”

(蒋经国 蒋孝勇)

1987年,大陆探亲开放,数十万老兵得以返乡探亲。两岸割舍不断的亲情,牵着游离在外的小岛找寻回家的方向。

1988年元月,蒋经国去世,一切希望,戛然而止。

小岛在亲日派小李子的手中,又迷了方向,这次的离心,再回来,不知又要等多久。

邓公对两岸关系曾说:“国家统一的这个愿望,百年不实现,千年也要实现!”

(蒋介石 配图)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 寻求合作 ››

榜单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