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乐网
当前位置: 首页 >头条 >房产 >正文

银行变脸严控贷款买房,明年底房贷利率或涨至6%

2018-05-04 10:52    

房地产是门生意,做生意第一要务就是赚钱。从房地产市场赚走大头的不是别人,是银行。地产商搞开发需要找银行贷款,购房人买房也需要找银行贷款,地方政府搞城市建设还需要跟基建公司合作找银行贷款。而这一切的核心,都是房子能被顺利卖出去。最近一年,在“购租并举”、“住房租赁贷款”的号召下,银行似乎越来越不想赚“房奴”的钱,转而要去转“房客”的钱。这种变脸,或许意味着房地产行业的改头换面。

对贷款买房的收紧,最明显的表现是利率。

年初,还有不少银行提供9折利率。现在,据融360金融搜索平台近日发布的数据显示,10月全国首套房贷款平均利率5.30%,相当于基准利率1.08倍。更严重的是,这还不够,利率还没有见顶。

国内方面,央行货币政策报告显示3季度居民房贷利率大幅上升,金融机构超储率整体仍处1.3%的低位,未来低M2增速或成常态。随着经济从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要提高对局部性、阶段性经济波动的容忍度,中央政府未来将实施好稳健中性的货币政策。而且,央行联合三会、外汇管理局发布了《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表示对资管行业的监管趋严,去杠杆的方向不变。在去杠杆的周期里,利率上调是说得通的。

当利率开始上调时,一定会逐渐地上涨直至达到顶点后再逐渐下调,这一过程往往会持续数年之久。当前我国利率正处于逐渐上调的初期。再从国际方面来看,自2017年初以来我国利率是紧跟美联储的,美联储加息0.5%,我国利率(包括房贷利率)亦上涨0.5%。而美联储已公开表明从当前阶段至明年底可能会加息1%。致力于货币政策及国际金融研究的经济学家杨航表示,根据我国利率跟在美联储后面亦步亦趋的现状,理论上我国利率在2018年底之前也可能会上涨1%,这就意味着我国房贷利率在明年底可能会超过6%。

标签

严控贷款的另一个表现是控制贷款产品投放如房抵贷等。

今年8月,钱江晚报关于“房抵贷”大量进入楼市的报道引起了广泛的关注,消费贷的流向问题也因此受到监管部门的关注。银监会明确要严查违规的消费贷款,尤其是流入楼市、股市的资金。如今,杭州大部分银行已经停止办理“房抵贷”业务。而对各类消费贷,银行的审批和监管也越来越严格。想打擦边球的购房者,不少已经放弃了购房。

国家层面上看,央行最新公布的金融数据显示,10月新增金融机构贷款6632亿,环比少增近3000亿。值得注意的是少增的这部分贷款大部分来自居民部门新增贷款。10月居民贷款仅增加4501亿,环比少增了2800亿。海通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姜超分析认为,随着房地产销售增速的不断放缓,房贷利率上行且房贷额度受限,反映出监管机构严查居民消费贷的效果。

跟限制贷款购房相反的是,几家大型银行纷纷推出了支持贷款租房的产品。近日,工商银行北京分行在北京宣布,将为住房租赁市场企业端与个人端推出专属金融产品,未来五年,将为北京住房租赁市场各参与主体提供总额不少于6000亿元融资支持。此前,深圳的建行推出了个人住房租赁贷款产品“按居贷”,也把“期限最长10年,额度最高100万”作为了产品的特质之一。利率上,“按居贷”目前执行4.35%的基准年利率,低于同期购房按揭贷款。中国银行也宣布与厦门市国土资源与房产管理局合作,推进住房租赁市场建设。

在金融系统性风险上升与金融风险显性化的环境下,如何克服对资产保值增值的焦虑(克服“不上船就贬值”的心魔),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来合理配置资产,避免过高使用金融杠杆,也是未来中国的每个中产阶层家庭不得不直面的挑战。

根据计算,房贷利率每上升10%,就需要房价下降5%才能保证购房总成本不上升,因此对于高房价无基础而房价泡沫严重的城市,购房者可以等待房价大幅下降后再行购买;而对于房价较为坚挺的城市,房太尉觉得,怎么算都是亏的,大家自求多福吧。

标签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 寻求合作 ››

榜单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