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乐网
当前位置: 首页 >头条 >人文 >正文

最有权的女人:武则天

2018-05-04 14:43    

文 逐梦

【作者简介】逐梦,本名曹俊英,黑龙江人。一个痴迷文字的女子。最有权的女人:武则天

关于武则天这个人,相信中国老百姓并不陌生。因为关于这个女人的野史、正史、传说、电影、电视剧太多了。光电视剧就有很多不同的版本,比如刘晓庆版本的《武则天》,范冰冰版本的《武媚娘传奇》,殷桃版本的《武则天秘史》,等等。为什么现在这么多人对她感兴趣,不惜花巨资把她搬上银屏?答案很简单,因为武则天本身就是一部历史传奇!她是唐朝开国大臣武士彟的二女儿,是唐太宗李世民的幼妾,是唐高宗李治的皇后,又是李治之后登上皇帝宝座的第一个女皇帝,也是有史以来惟一的一个有正史记载的女皇帝。在她前后执政的近半个世纪里,政绩斐然。做到了上承“贞观之治”,下启“开元盛世”。即便死后,她也创造了历史上的唯一--无字碑,任由后人去自由评说!所以武则天是个具有开创性和颠覆性的人物,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空前绝后!在一个男尊女卑的封建社会里,她能凌驾于男人之上,以一代女帝的身份,治理天下,无疑她是个最了不起的女人,也是一个有史以来最有权的女人。

那么武则天是怎么从一个单纯的小女孩成长为一个叱咤政坛,拥有最高权力的女人呢?这首先得从她的家庭说起。

武氏为并州文水(今山西省文水县东)人,于唐高祖武德七年(624年)生于帝都长安,一说生于利州。武则天是武士彟和杨氏的次女。她的父亲武士彟是唐朝开国功臣,是卓有政绩的高级官员。母亲杨氏是前朝隋炀帝时期的武卫将军、左光禄大夫杨达的女儿,跟唐高祖李渊是表兄妹。据说杨氏很有才学,40岁以后才嫁给了死了老婆的武士彟,还是唐高祖李渊亲自做的媒。能让皇帝做媒,这本身就说明杨氏和武士彟都非同一般。这杨氏是个有主见的女人,不像当时的古代妇女,对男人唯唯诺诺,唯命是从。因为才学大,眼光高,所以才成了大龄剩女。而武士彟是李渊的老友兼部下,一同打过江山,因此,李渊做了皇帝之后,武士彟被封了官,成了唐高祖身边的红人,曾历官工部尚书、黄门侍郎、判六尚书事、扬州都督府长史、利州、荆州都督等职,是个精明能干的角色,深得李渊的信赖和赏识。所以出生在这个家庭的武则天,深得父母的遗传,从小聪明伶俐,有主见。不爱女红,爱读书。再加上与武家来往的不是官员就是上流社会的达官贵人,所以武则天从小就不怕生人,而且在心里萌发了将来有一天要超越这些人的愿望。不幸的是,武士彟在贞观九年(635年),因为好友唐高祖李渊去世因痛生疾,不久也离世了,这一年,武则天才虚岁十二。武士彟去世之后,杨氏和武则天受到武士彟前妻所生的儿子武元庆和武元爽的挤兑和冷落。武则天和母亲为了生活,不得不忍耐。三年后,也就是在武则天十四岁的时候,改变命运的机会终于来了。因为武则天长得漂亮,5岁能文,9岁能诗,12岁就可以引经据典讲故事,她的名声被传到了宫里,引起了唐太宗李世民的注意。贞观十一年(638年)十一月,武则天被选入宫中,封为五品才人,赐号“武媚”,后世称武媚娘。

那么,什么是才人呢? 顾名思义,有才的女人。在唐代,才人指具备一定的文史知识和文化水平的女官。主要记录妃嫔们的饮食起居和蚕桑之事,向皇帝报告她们一年中的收获情况。在皇帝与宠爱的女人就寝时,才人有时还要替皇帝更衣,作起居注。甚至还参与皇帝在内廷中接见大臣的公务活动,代皇帝起草手谕。用现在的话说,才人不仅是皇帝的“性伴侣”,还是“贴身女秘书”。武则天在这个岗位上一干就是十一年。有人说,这个时期的武则天并不得宠。因为直到贞观二十三年(649年),唐太宗逝世,武则天还只是个才人。我却觉得,她之所以在才人的位子上保持不动,恰恰证明了武则天能干,也说明皇上是喜欢她,信任她的。否则皇宫里才人那么多,他怎么不换别人做他的贴身女秘书呢?要知道,武则天被封才人后,皇上又赐了她一个“媚娘”的称号。可见当时的武则天在皇上的眼里是娇媚可人的。但是武则天为什么没像别的女人一样给唐太宗生个一儿半女的呢?这就得提到一件事,这件事让喜欢武则天的皇上,不敢再亲近她了。史上有记载:太宗有名马狮子骢,肥逸无能调驭者。武氏侍候在侧,对太宗曰:妾能制之,然须三物,一铁鞭,二铁楇,三匕首。铁鞭击之不服,则以楇楇其首,又不服,则以匕首断其喉。你想,一个女子对一匹不能驾驭的马,能下如此狠手,除了说明此女刚烈,没有妇人之仁外, 不也说明其心可怕么?倘若此女得了势,一定专制狠毒。所以,皇上为了江山社稷着想,不想让武则天怀上孩子,也就不奇怪了。武则天作为皇上的贴身女秘书,善解人意,尽职尽责,无可挑剔。所以,除了少了床第之欢,皇上还是喜欢她的,一直让武则天在御书房侍候文墨。也正因为如此,武则天才有机会开始接触皇家公文,了解到一些宫廷大事,并能读到许多平常人根本见不到的书籍典章。这让她的眼界变得开阔,思想超前。并逐渐于日积月累中,通晓了官场政治和权术。这直接为她日后称帝打下了基础。

在武则天做才人期间,李世民因为思念亡妻长孙皇后,有段时间让他和长孙皇后所生的儿子李治与自己同住,因此作为贴身女秘书的武则天在皇上的寝宫里经常能看到太子李治,当时李治才十一、二岁,也许从那时起,比武则天小四岁的太子就对武则天有了好印象。等到李世民病重时,李治既要上朝听政,又要下了朝后去陪伴皇上,唐太宗李世民心疼儿子,为了让儿子少跑路,就在寝宫外设了一处别院,让李治住。而此时武则天也因为侍寝,随时听诏,也住在别院。大概两人就在此地擦出了爱情火花吧!也难怪,一个青春年少,一个貌美如花,又都孤独、寂寞,彼此来电很容易。自古,高处不胜寒。两个平常人不敢亲近的年轻人在漫漫长夜里彼此慰藉几句,有了好感,也不为过。毕竟当时武则天是李治父亲的小老婆,在外人眼里,他们是一家人,即使他俩那时情投意合,也不会有人看得出端倪来。唐太宗去逝后,按惯例,唐太祖的后宫嫔妃没有子嗣的都要入感业寺削发为尼。武则天不得不离开了皇宫。永徽元年(650年)五月,唐高宗在太宗周年忌日入感业寺进香,再遇武则天。因为父皇不在了,唐高宗李治这才敢表明心迹,将武则天纳入了后宫。但考虑到她是自己父亲的小老婆,还在为父亲守孝,所以没把她带回宫。直到永徽二年(651年)五月,武则天为唐高宗守孝两年期满后,唐高宗才派人把武则天接回宫中。这时武氏已怀孕了,入宫后生下儿子李弘。次年五月,武则天被拜为二品昭仪。应该说这时的武则天对李治的爱还是单纯的,不带任何政治目的。

要不是后来王皇后和萧淑妃见武则天受宠,威胁到了她们的地位,想除掉武则天,也就不会有武则天的针锋相对了。武则天进宫后的一天,有个受过她恩惠的宫女来告诉她,说王皇后和萧淑妃密谋要抓她把柄、将她杖毖,让她多加小心。武则天听后如梦初醒,意识到要想在宫中站得稳,就得先学会保护自己。而保护自己最好的办法就是做统领后宫的皇后!为了先发制人,抢在王、萧之前,利用皇帝掣肘二人,武则天派心腹放出谣言,说王皇后与其母柳氏找巫师,想用厌胜之术将武昭仪咒死。她又派人故意将此事报告给唐高宗,唐高宗知道后大怒,将王皇后的母亲柳氏赶出了皇宫。为了安抚武则天,唐高宗还想把武则天由昭仪升为一品宸妃(唐朝后宫四夫人中本来并无宸妃此封号,而原本的四夫人名额已满,唐高宗为了武氏,才创宸妃封号),却遭到了宰相韩瑗和来济的反对,唐高宗顾忌朝中元老们的势力,只得作罢。后来宫里发生了一件事,最终促使唐高宗下了废后的决心。据《资治通鉴》记载:武则天的长女出生后一个多月,王皇后来看孩子,等她回去后不久,武则天的女儿就死了。书上说是武则天自己亲手掐死了女儿,然后嫁祸于王皇后。但这事是真是假很难说。如果真是武则天做的,她不会笨到把掐死自己女儿的事告诉外人,任由史官去记载吧。我觉得这大都是后人的猜测。反正有一点是可信的,就是武则天在女儿之死这件事上大做文章,让高宗一气之下把皇后打入了冷宫,并下决心废后!可是废后是一件大事,必须得到“元老势力”的支持才行,否则又得像上次想封武则天宸妃那样,成为泡影。那么朝中“元老势力”的代表人物是谁呢?这就是唐高宗的舅舅长孙无忌和被唐太宗视为忠烈之后的褚遂良。唐太宗临终时,特意向他们两人托付后事,并明确表示:“朕佳儿佳妇,今以付卿。”“太子仁孝,公辈所知,善辅导之!”同时又对唐高宗说:“无忌、遂良在,汝勿忧天下!”所以,唐高宗当了皇帝后,为了让势力强大的关陇贵族集团支持自己,处处都要征求这些元老们的意见,处处受到制约。时间一久,唐高宗觉得自己这个皇帝当的有点窝囊,受不了了。因为王皇后是元老势力(关陇贵族集团)的后裔,唐高宗想借废王皇后立武则天这件事,打击“元老势力”,实现“君主集权”。可这件事该怎么去运作才能成功呢?唐高宗和武则天一商量,决定先礼后兵。唐高宗亲自前往长孙无忌住处,表明自己的态度。结果长孙无忌没给皇上面子,坚决反对废后。这让本来性格有点懦弱的唐高宗李治,非常生气。你想啊!连选老婆这类事自己都做不了主,这还算什么皇帝!武则天这时充分发挥了枕边煽风点火的作用,支持唐高宗与这些顽固的“老朽”进行一场生死的搏斗,重振皇权!当然,这件事如果成功了,武则天自己也是最大的受益者。就这样,武则天开始成为高宗政治上的“战友”。他们重赏首个明确支持“废王立武”的五品官员李义府,很多官员看到支持“废王立武”有利可图,便转而支持立武则天为后,很快就形成了以许敬宗、李义府为首的“拥武派”,成为了唐高宗和武则天抗衡元老长孙无忌为首的关陇贵族集团的一股新生力量。这时,功臣元老队伍中的李绩也站出来支持皇上了,他说了句:“此陛下家事,何必问外人”,这让唐高宗大喜,并不在顾忌反对派,下诏废后,改立武则天。在永徽六年(655年)十一月初一,由这位说选后是皇上的家务事的老臣司空李绩主持了唐高宗册立新皇后武则天的典礼。长孙无忌被排除在废立大事之外,这意味着关陇集团在王朝政治中的核心地位已被剥夺。随即,武则天为高宗出谋划策,采用先易后难的策略,先后罢黜了褚遂良、韩瑗、来济等关陇贵族集团的骨干人物,将他们远贬蛮荒。然后,把长孙无忌编织进了一桩朋党案谋反案,逼长孙无忌自杀。至此,唐高宗基本实现了君主集权。“废王立武”事件沉重打击了关陇贵族,自魏晋南北朝以来皇权不振的情况被改变,对中国历史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当然,当了皇后的武则天,也没忘了为自己做了三件事:一、为了威慑后宫嫔妃,首先将吕雉的“人彘”酷刑用到了曾经想杖毖自己的王皇后和萧淑妃身上,并进一步创新,将变成彘的王、萧二人泡在酒坛中,折磨致死;二、立自己的儿子李弘为太子;三、重新安排后宫人事,安插自己的亲信。由此可见善于谋划,做事果断的武则天对皇帝唐高宗的爱,从皇上废后的那天起,已经不再单纯了,她和唐高宗的关系已经从伴侣升为了盟友。

唐高宗在长孙无忌死后不久,这个刚刚实现了君主集权的皇帝得了头疼病,经常头晕目眩,无法处理政务。唐高宗就把自己的老婆武则天推到了前台,让他和自己一起上朝参政,共同议事。武则天趁机排除异己,为自己扫清政治道路上的障碍,同时大力培植私人势力,为自己进一步掌权做准备。应该说此时的武则天已经有意识有目的的利用丈夫李治,为自己谋取更大的发展空间了。为了让自己的参政合理化,她建议唐高宗李治使用天皇称号,与自己并称二圣。此外,为了展示自己的才能,她还向高宗提出了十二条建议:劝农桑,薄赋徭;给复三辅地;息兵,以道德化天下;南北中尚禁浮巧;省功费力役;广言路;杜谗口;王公以降皆习《老子》;父在,为母服齐衰三年;上元前勋官已给告身者无追核;京官八品以上益禀入;百官任事久,材高位下者得进阶申滞。 这十二条建议,涉及范围很广,与政治、经济、军事、社会各方面都有关系。唐高宗深为赞许并下诏实行。由此可见,武则天确有非凡的政治才能。这些建议,不但有利于发展经济,争取到了民心,还对巩固其统治地位取到了重要作用。因此,武则天得到了朝中大部分人的支持,朝中政权由唐高宗逐渐转向武则天。后来,唐高宗渐渐发觉武则天有主导政局的倾向,一度有废后的打算,未料计划没等实施,就被武则天的眼线告了密,武则天于是跑去向李治申诉辩解,李治因为有点怕老婆,就妥协了。但是协助李治拟诏的上官仪倒了霉,做了武则天的出气筒,被杀了。这件事情过后,李治自知再也无法压得住武则天了。再加上他的风眩症愈来愈厉害,他就与大臣商议,想让武则天摄政。对此,宰相郝处俊非常不解,就问唐高宗:"陛下奈何将高祖、太宗的天下,不传给子孙而委任给天后啊!"李治被问住,就搁浅了让武则天摄政的事。为此,武则天召集大批文人学士,大量修书,先后撰成《玄览》、《古今内范》、《青宫纪要》、《少阳正范》、《维城典训》、《紫枢要录》、《凤楼新诫》、《孝子传》、《列女传》、《内范要略》、《乐书要录》、《百僚新诫》、《兆人本业》、《臣轨》等书。且密令这批学者参决朝廷奏议,以分宰相郝处俊之权,时人谓之“北门学士”。后来,唐高宗想禅位给自己最喜欢的儿子--太子李弘,武则天见儿子挡了自己摄政的路,开始对儿子不满起来。刚好太子弘见萧淑妃之女义阳、宣城二公主因为母亲得罪了武则天而被幽禁宫中,年纪都三十了,还没嫁人,就心生怜悯,奏请唐高宗撤销对这两个公主的看管。唐高宗应允了。武则天知道后大怒。不久太子死于合壁宫,当时的人都认为太子李弘是被亲生母亲武武则天所毒杀。猜测归猜测,没有真凭实据,反正李弘一死,武则天摄政之路没了绊脚石。可以说,这个时期的武则天对权利的欲望,空前膨胀,她已经从一个单纯的爱情主义者彻底蜕变为一个有野心,有智谋,有手段的统治者和政治家。

弘道元年(683年)十二月,唐高宗病逝,临终遗诏:太子李显于柩前即位,军国大事有不能裁决者,由武则天决定。四天以后,李显即位,即唐中宗。武则天被尊为皇太后。不久,唐中宗被废,武则天改立李旦,是为唐睿宗,武则天临朝称制,自专朝政。自此开始,她平暴乱,在洛阳宫城前设铜匦(检举箱),广开告密之门,启用酷吏,兴建明堂,提高佛教地位,重科举,开殿试,有效推动了大唐的经济和文化发展。天授元年 (690),67岁的武则天称帝,改唐为周,改元天授。这个女人在位15年,政绩显赫。神龙元年(705年)正月,因为神龙政变,武则天被迫退位,禅位给唐中宗李显。神龙元年农历十一月二十六日(705年12月16日),武氏在上阳宫病死,时年八十二岁。因为唐中宗李显在武则天退位后曾上尊号曰:“则天大圣皇帝”,死后又谥号“则天大圣皇后”。所以,“则天”二字逐渐代替其名,传至今日,人们称其为武则天。

纵观武则天的一生,就是一部传奇史。14岁进宫,先是被老皇上太宗封为才人,后因太宗病逝被迫出家,一年后与小皇上高宗重逢,有了私情。到隔年守孝期满,重回皇宫,从昭仪之位升为皇后,到与高宗以“二圣”的身份共掌朝政;从高宗死后的临朝称制,到最终登上女皇的宝座。可谓步步惊心动魄,充满了血腥。但不可否认,武则天的才干,货真价实,无人可比!在那个男权至上的时代,武则天能成为女帝,可想而知,遇到的阻力该有多大!不扫清前进路上的障碍,不排除异己,她就不可能实现自己的理想和目标。所以杀戮就不可避免。虽然有时手段残忍,但也是迫于环境、情势,为了自保。话说回来了,历史上那些男性皇帝哪个没杀过人?汉武帝、朱元璋、刘邦等人都是开国之君,而且个个都是明君呢!他们哪一个杀得人少?而且他们登基后,为了保住江山、皇位,杀的还都是功臣呢!就是武则天的第一个老公唐太宗李世民不也为了皇位,在玄武门杀了自己的哥哥李建成,弟弟李元吉么?比起他们,武则天不为过。自古一将功成万骨枯!何况是一国之君!不狠如何能成人上人!但是有一点,即便武则天杀了那么多人,可是还是有那么多人支持她,死心塌地地为她卖命,这足以说明她有与众不同的魅力,压倒一切的霸气,力挽狂澜的魄力,以及卓越超强的政治才能!在那个年代,女人大多都在幕后相夫教子,而武则天却走在台前,将自己的一生奉献给了江山社稷。这本身就很了不起。但是,这恰恰把武则天推到了风口浪尖!在当时的那些有大男子主义倾向的男人眼里,武则天这样的女人无疑就是个异类,是不能容的。因此不断有人反对她,加害她,可武则天凭借着自己超人的智慧一步步战胜了障碍,走上了人生之巅。单这一点,就让人敬佩!而且武则天执政期间,这个最有权利的女人开创了历史上无数个第一,得到了老白姓的爱戴。那么她都做了哪些以前皇帝没有做的事呢?我归纳了一下:1、她和唐高宗共同执政时期,将唐朝的版图扩展为最大;2、扳倒了长孙无忌为首的元老贵族,终结了关陇集团的长达一个多世纪的统治;3、酷吏、贤臣并用。敢于任用酷吏,(比如来俊臣、周兴)夺取政权、维护统治,打击反对派;同时,也任用贤臣,(比如狄仁杰、娄师德、姚崇、宋璟)治理天下;4、改革科举,举行殿试,开创武举、自举、试官;用人不看门第,只凭才能;让朝廷大臣们用文章表达思想的风气盛行。5、武则天称帝后将都城由长安迁到洛阳,使洛阳迅速发展为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6、重视农桑,确信“本固则邦安”,推行“建言十二事”(也就是上文中提到的二圣共同执政时的武则天给唐高宗提的十二条建议);7、重视外交,巩固了唐朝中央政府对西域地区的管辖(北庭都护府取代了前朝的金山都护府)。8、提高了妇女地位。(信任并重用位同宰相,爵同诸王的女官上官婉儿;允许女人参政;公开让女子参加科举考试,妇女可以和男人一样做买卖经商,寡妇和男人一样可以得到国家的授田。破除原来父死守孝三年母死守孝一年的古礼,规定母死,子女同样要守孝三年;革除男子死后女子不能改嫁的封建礼教。)由此可见,这个史上最有权的女人,敢作敢为,具有开创精神和超前意识。她知人善任,以卓越的治国才能,为唐朝开辟了一个繁荣昌盛的时代!做到了上承“贞观之治”,下启“开元盛世”!

当然,武则天的负面评价也不少,除了上面提过的,说她残忍、狠毒,善弄权术外,就是在她的私生活上大做文章。但是相比历朝历代男性皇帝的三宫六院七十二嫔妃,武则天只有几个男宠,已经足够节制了!也许有人觉得武则天先后嫁给了李家父子俩,有点违背伦常。但是在那个特定环境下,武则天别无选择,实在怨不得她。再加上当时,大唐盛行联姻,汉族与周边少数民族来往密切,“胡化”比较严重,封建礼教观念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来,那时的男女关系比大唐之后的几个朝代要相对开放些,当时的人们并不认为这种有悖伦常的婚姻有多么不耻。比如武则天的第一个老公李世民,杀了弟弟李元吉后,就把弟媳杨氏纳为了妃子。在武则天之后的唐玄宗,不也将儿媳妇杨玉环封为了自己的贵妃。所以,对武则天这个人不能用后世的伦理观念去评价,更不能用封建的男尊女卑的思想去贬低她。男女本就应该平等,男人能治国,女人为什么不能?男人能三妻四妾,凭什么要求女人守身如玉?现在的史书《新唐书》《后唐书》以及《资治通鉴》等,对武则天的微词比较多,大概是受封建社会重男轻女的思想影响吧,难免有失公允。好在评价一个人,看重的是功绩和历史作为。作为中国第一个女皇,也是迄今为止中国俩史上唯一出现的女皇,武则天的功绩不仅得到了她那个时代的认可,而且得到了后世史学家越来越多的公正评价,以及无数后世粉丝们的无限推崇!

作为女人,武则天有刚毅,果断、大气的一面,也有柔情似水的一面。在她走完了叱咤风云的一生后,临死前嘱咐儿子中宗把她与唐高宗李治合葬在一起。也许,在这个最有权的女人心里,她的爱情归宿始终是高宗李治。无论她是皇后,太后,还是皇帝,她自始至终把自己当成李家的媳妇,李治的妻子。李家的江山她只不过暂时替她认为还不成熟的儿孙们管理了一段,最终还是要归还给李家的。可惜外人和他的儿子们不了解她所想,一心复辟李姓王朝。所以,当神龙政变发生后,已经年迈感到力不从心的武则天,将帝位禅让给了儿子中宗李显。不久,这个了不起的女人在看透了人间的权利之争之后,安详地离世。应该说,我是武则天的后世粉丝。我崇拜她,不仅因为她开创了一国、一个时代,更因为她出众的才华。武则天的文采和书法卓然超群,即便在今天,也称得上“大家”。相传武则天在感业寺出家为尼的时候,就是因为写了一首小诗,让皇上李治立马为之倾倒的。这首诗名唤《如意娘》:看朱成碧思纷纷,憔悴支离为忆君。不信比来长下泪,开箱验取石榴裙。这首诗意思是说,我恍惚迷离中竟将红色看成绿色,是什么原因让我这么憔悴恍惚呢?那是因为思念你。如果你不相信我近来因思念你而流泪,那就开箱看看我石榴裙上留下的的斑斑泪痕吧。短短四句,传达出多层次多方位的复杂情绪。明写抒情主人公相思过度,暗指美好春光的流逝,眼见花红褪尽,枝头只剩下绿叶。同时借喻自己的形单影只和情人的分离。读了此诗的绿叶李治终于想起了昔日的这朵红花,并为之动容!因了这首诗,武则天才终于重返皇宫,走向了人生的峰巅。武则天除了一流的文采,书法也自成一派,其中飞白书和行草书,很得大臣们的推崇,还有上表为证。虽然这些上表有拍马屁之嫌,但也足见武则天的书法不一般。不仅如此,武则天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还创造了十九个字,这十九个字不但富有寓意,而且通俗易懂。这个女人开创的奇迹实在太多了。她的存在正如她给自己创的名字“武曌”里的“曌”(zhao)一样,日月当空,清君在世!作为明君,武则天当之无愧!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 寻求合作 ››

榜单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