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乐网
当前位置: 首页 >健康 >心理 >正文

这间餐厅,把刚拿到的那颗“米其林一星”,绣到了餐巾上!

2018-05-04 15:22    

宁要浦西一张床,不要浦东一间房!这种鄙视链,放到现在简直滑稽。

可同样是米其林,浦东的这间,名字一副棋牌室中老年“轧姘头”的样子也就算了,为什么还要将米其林一星印在毛巾上,一副急吼吼的样子,真的吃不准!

@Sankin

一直在心里有一个隐隐的臆想,米其林这种评定落到熟悉的菜里,是不是真的那么“权威”?

跨地域菜系的新鲜感和高阶料理的形式,往往容易让人陷入一种高级感,这种高级来自眼耳鼻舌身意。

而一样的标准,似乎到了熟悉的餐食领域便泄了些气,或者仅仅只是我遇到的个例。

迷·上海作为喜马拉雅酒店的行政餐厅,今年摘获了米其林一星。

喜马拉雅酒店本身设计张扬,略混搭,整体调子在最终的呈现上捏拿的不够赏心悦目。

外界朋友讲迪拜空降的管理团队在入住体验方面还是相对到位的。可因为离家很近,无论什么场景下,我都不大会去这里开房的,未曾体验,略有遗憾。

周末懒得烧,陪儿子去嘉里中心剃头,顺便就去喜马拉雅摘星了。

标签

订餐电话,对方上来一段英语猝不及防,刚刚调整心态准备切换语境,便听到熟悉的特朗普,过程流畅。

11点30营业,到的时候刚过几分钟,外部看依然没有营业的迹象,领位无人。

走进,稀疏的服务员扎堆忙碌,有种老邻居阿五头开的社会饭店感。

落座,10来分钟服务员都很忙,没空招呼我们。和之前遇到的中上餐厅比较,落差感较大。

加之餐巾手感很硬,毛巾上红色机绣的米其林一星字样“弹眼落睛”,有种隐隐的不自信。

窗口正对浦东展览中心,视野开阔,小朋友想换去窗边,询问服务员之后,全家移动,刚刚坐落被其他服务员该位已被预定,全家迁回,体验减分。

整体用餐过程里,服务还是挺热络的,当然也不像是标准严格、举止得体的高级餐厅。

最最意外的是,全程没有服务员主动替换骨碟。

还有就是,一间主打本帮菜的混搭米其林一星,居然没有会讲上海话的服务员,硬伤(兴许有,我没碰到)。

上菜速度挺快,白切鸡 酱料调味偏甜口,这种甜似乎是三林塘的老法。

马兰头切得过于细碎,口感略潮,香气不错。

标签

熏鱼,倒是一大惊喜,去骨热做,松脆软香。

松露牛脸肉,想贴高级食材边,偏偏做得一般性,酥软香均缺。

虾仁清炒,留尾,个体均匀,入口软弹,出品不错。

标签

狮子头,本帮的做法,浓油红汤,肥瘦比例上肥肉略多,容易起腻,当然也造就了浸润在内,吸饱肉汁的娃娃菜。

蒜薹炒螺肉,不常见于大的餐厅,一副家常排挡菜的姿态倒是做得让人喜出望外。

点心,服务员主动推荐草头饼和生煎。

标签

草头饼 是这里大热的点心,为什么会大热,不得而知,依稀记得浦东古镇上黑黢黢的油锅喷香出品也丝毫不次于此。

生煎就不及格吧,没有解释的,上海滩待过两年以上的都有共识的吧。

总体不算贵,最终结账人均不到500,只是软饮价格略略吓人。

标签

作为一家酒店的中餐厅,这家的出品完全及格,作为一间顺利通过米其林评测的餐厅,结论或许和餐厅名一样。

结账时,推销酒店会员卡的过程略显生硬,这种和餐厅挂钩的KPI,在餐饮体验中的感受度,是不是并非米其林考量的一个重要指标?

标签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 寻求合作 ››

榜单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