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乐网
当前位置: 首页 >头条 >人文 >正文

如何客观评价袁崇焕?建议收藏

2018-05-05 10:07    

袁崇焕是明末重要的将领,要客观评价他必须认证了解他的经历。

袁崇焕一生主要贡献是抵御后金对明朝的入侵。这种防御包含两个阶段

1,天启年间,孙承宗和熊廷弼再加上袁崇焕一起构建了关宁锦防线,制定并实施了辽人守辽土辽土养辽人的战略。期间,取得了两次战斗胜利,宁远大捷和宁锦大捷。

2,崇祯年间,袁崇焕许诺崇祯五年平辽,赴任蓟辽总督。期间,做了三件事,提拔赵率教,祖大寿,何可刚等人,用计杀掉毛文龙,索要粮饷完善防线。崇祯二年年底,袁崇焕被杀。

从这些经历中你发现什么了?

袁崇焕确实有军事才能,明朝关外毕竟唯一两次胜仗都是他打的。

我发现袁崇焕不适合当边关守将,也不是战略家,只适合当军阀,只不过,军阀也没当成,却因军阀之心而死。

理由有三

1,战略上,关宁锦防线战线太长,后金想打那就打哪,而要维持这样一条防线需要大量军队和粮饷,明朝就是被这条烧钱却不起效果的防线拖垮财政走上灭亡的。这一点来看,袁崇焕和孙承宗熊廷弼都应该为明朝灭亡负责。

明明有更好的长城防线,偏要去搞关宁防线,纯属战略白痴!

2,袁崇焕心胸狭隘排斥异己,不能团结同僚。天启年间,袁崇焕先后和满桂王之臣闹矛盾,让袁崇焕排挤走满桂和王之臣后,自己也很快被罢免。到崇祯年,他为了大权独揽,杀害毛文龙,也是同样原因,同样结果。

3,袁崇焕坚定执行辽人守辽土的战略,是因为辽西军阀势力抬头,不得已而为之。辽西的大家族祖大寿一家势力很大,这些人,明朝给军饷就和后金干仗,明朝放弃关外,他立刻投降后金。

袁崇焕在明末这样的政治生态中不是异类,而是大多数,这种人在内耗上面很有本事,但是对外打仗,真是没什么能力。两次大捷总共击杀了多少金军?没多少,可是两次大战自己损耗钱粮士兵更多!

在讨论一个问题,魏忠贤和朱由检谁是袁崇焕的好领导?当然是魏忠贤了!

魏忠贤同意过袁崇焕对后金议和,于是才有了后金打朝鲜打皮岛。

魏忠贤为了袁崇焕,先后辞去满桂和王之臣,够意思吧?

魏忠贤没有罢免袁崇焕,更没有把袁崇焕千刀万剐。袁崇焕是因为宁锦之战赏赐太少而辞官的!

网上说魏忠贤不死大明不亡,还是有一定道理的!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 寻求合作 ››

榜单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