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乐网
当前位置: 首页 >健康 >心理 >正文

能拯救这家餐厅的,居然是顾客的两个差评!

2018-05-05 12:20    

1

王娟最后一次向父亲摊牌。

「不讲章程!你们年轻人就爱瞎搞!」

「老爸,我们看得多,吃得多,知道现在的年轻人喜欢什么!」

再一次,父女俩为新品泡椒牛肉锅的推出吵得不可开交。

老王凡事都讲章程,非要等到西北农场的里脊肉,因为只有里脊肉够嫩,口感够好。而王娟觉得新品就要多尝试,里脊肉没到货可以先用红烧牛肉试错,哪怕不行也可以推翻重来。

图 / 老王与王娟在后厨

一个50后,一个85后,一个态度坚决,一个寸步不让,火星撞地球成了王娟和她父亲的家常便饭。2

2005年,王娟从雅安到宁波,人生地不熟,食宿自然也不习惯。18块钱一份的海鲜面,在当年已不算便宜,可用她的话说就是一堆死鱼烂虾煮在一起,味同嚼蜡。

当她跑遍大街小巷,却发现川菜馆卖的多是顺应宁波人口味的改良川菜,心里犯起了嘀咕:难道是因为宁波人吃不惯正宗川菜?那开一家地道川菜馆会怎样呢?

当然,这个想法每每一闪而过就被淹没在忙碌的工作中。直到2015年,老王退休后,过来帮两个女儿做饭。

图 / 后厨忙碌

「老爸在宁波没有朋友,语言也不通,总不能一天到晚遛狗吧,作为御厨后人,既然有这个手艺,那就开一家小饭馆,给我们烧烧饭也好,顺带做点小生意。」王娟回忆道。

于是,老王就在鼓楼里巷开了家小店,取名王氏红油抄手。所谓红油抄手,是四川和重庆的地方特色小吃,外形酷似大馄饨,但口感跟馄饨略有不同。

图 / 红油抄手

标签

图 / 冰粉

店是真的小,仅有50几平。刨去后厨、吧台,留给客人的空间也就20来平,人多的时候转个身都可以撞到别人。老王一家既是老板、服务员,也是食客。

图 / 老王在厨房

吃惯了海鲜的宁波人会喜欢川菜的麻辣鲜香吗?老王心里没底,索性把老家的传统做法照搬过来。因此除了新鲜食材必须宁波当地购买,其余辅料,辣椒、胡椒、花椒、红糖等等,都是不远千里从成都邮寄而来。

比如辣椒,老王的妻子在成都采购后,将辣椒皮与辣椒籽分离,分别捣碎,最大限度地将两者的辣味迸发,快递到宁波,由老王添加各种秘制配料,集合成特色辣椒酱。

图 / 自制特色辣椒酱

标签

对于食材,老王有他自己的执念。就拿泡椒牛肉锅来说,牛肉必须是来自甘肃崆峒山天然牧场的小公牛身上的里脊肉,吃草而非饲料长大的牛,其口感和味道都要更好。所以当王娟提议里脊肉到货前先用红烧牛肉试错时,老王强烈反对。

图 / 甘肃崆峒山天然牧场

而王娟觉得父亲太过传统保守,菜品研发阶段就应该多尝试,她选用红烧牛肉,配以爽口的泡椒,口味完全符合年轻人的味蕾,只是口感确实不如里脊肉。

因此,里脊肉一到货,他们就推出了泡椒牛肉锅。嫩滑筋道的牛肉,配以爽脆的黑木耳、软糯的杏鲍菇,锅底是骨头、鸡架等食材经过长时间熬制的高汤,直接饮用,既有骨汤的醇厚味道也有属于川味的独特鲜辣。

图 / 泡椒牛肉锅

图 / 芋儿鸡

标签

图 / 独一美味砂锅

图 / 担担面

每天早晨六点钟,老王便来到店内。清瘦的小老头儿,握着长柄汤勺,站在炉灶前开始熬汤。这口汤,要熬上三个半钟头。少一刻牛骨的味不能释尽,多一刻汤头则失了清白。等着那锅滚烫的汤雾拂到脸上,老王的一天开始了。

图 / 老王熬汤

标签

「爷爷,我来了!」

「王叔,今天想吃中辣的。」

「老王,还是老样子哈。」

到了年底,熟客越来越多,甚至很多成都人吃到老王做的家乡菜,直言「这么好的手艺,可别藏着掖着开在弄堂里,店再大一点,菜品多一点」。为了给客人带来更好的用餐体验,他们觉得是时候扩大店面了。

然而,一切看似蒸蒸日上,实则暗流涌动。3

他们跑了多地,权衡利弊之后,租下了鼓楼一个街边店,六位数的租金并不便宜,但考虑到老顾客在这一带都吃习惯了,还是咬牙租了下来。2017年初,隔壁老王正式开业。

图 / 隔壁老王鼓楼街边店

说起店名由来,因老王的女婿是西北人,家乡多是戈壁地貌,取「戈壁」的谐音,又恰巧隔壁老王这一网络用语被网友赋予了丰富内涵,于是就有了这个店名。

从逼仄小店,到200多平的新店,鸟枪换炮,家庭作坊式的运营模式显然已不再适用,可是大家都没有经验,只能摸着石头过河。

图 / 老王在后厨研究调料

第一步招兵买马,服务员增至5名,王娟与父亲一同掌勺,另外后厨配备3名学徒,各岗位共15人左右。第二步人员培训,王娟亲自对服务礼仪,门店操作流程进行系统培训。

半年下来,店铺运营逐步走上正轨。此时恰逢鄞州万达阿拉宁波餐饮街区招商,得知消息后,王娟第一时间递交相关资料,在一系列严格审核后,隔壁老王进驻万达。

图 / 隔壁老王鄞州万达店

标签

2017年9月29日,鄞州万达店开业,王娟忙于新店抽不开身,鼓楼店交由父亲一人看管。

一个月后,她一如往常在闭店后翻看大众点评,鼓楼店连续的几条一星差评让她有点发怵,她又往后翻了几页,却看到更多食客的吐槽:上菜慢、叫了三遍还送错地方、服务态度差…

也是在这时,她开始接二连三地接到老顾客电话,不是服务员送错菜,就是点单漏了某个菜。

那是她开店以来压力最大的阶段,每天随时都有各种电话,整个管理处于失控的边缘。

图 / 王娟工作照

「本以为只要菜品把控好,口碑自然会传播出去,然而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啊。」王娟感慨。

慢慢摸索之后,他们逐渐建立起完善的门店管理制度。

门店引入职业经理人进行规范管理。就拿例会来说,每天9:20员工到位,经理对服务礼仪、服务流程进行针对性培训。早会一结束,随即餐前准备,确保工具器皿摆放齐全、干净整洁,保证营业质量。

图 / 餐前准备

两年多来,隔壁老王的发展并非一帆风顺,所幸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一切逐步走上正轨。让他们感动的是,越来越多的回头客,从弄堂小店到街边店,再到鄞州万达店,一直支持着他们。

当然,他们也没少听取食客的意见。一次,王娟看到客人剩菜较多,主动询问原因,得知客人是因为菜品太辣吃不下,随即给与部分优惠,并适当调整菜品,推出了微微辣口味。

最近,在客人建议下,两个门店都推出了串串香以及外卖服务。

图 / 五毛钱起一串的新品串串4

标签

与所有的传统手艺一样,烹饪既是技术活,也是体力活。子女怕老王身体吃不消,便劝说他退到幕后做菜品研发,但对于老王来说,别人艳羡的「烟吹不着油淋不着」的退休生活,反倒让他觉得索然无味。

工作时间一长,他便会把睡眠补足。他说:「睡眠不足,人就不精神,嘴巴发干,这样做不好菜。我干了这么多年,现在不需要试味。」

图 / 老王研究菜品

平日只要有空,他都会骑着自行车去大街小巷、菜市场逛逛,看到好的食材就买回来,自己在厨房研究,也经常穿着工作服征求客人意见,之后着手改进。

「己所不食,勿食于人。」起身离开时,我看到隔壁老王的菜单上印着这八个大字,也就明白了老王的那番话:

图 / 菜单上的「己所不食,勿食于人」

「用料好,无非就是少赚一点。如果吃不下饭、睡不着觉、笑不出声,那赚再多又有什么意义?至少现在我们能做到内心无愧。」

不管是老王的传统观念,还是王娟现代化管理,他们的初衷都是把食材的原汁原味带给食客,让食客不会因为高盐高油而口干舌燥,也不必因为添加剂心慌。

没错,他就是专注于食材的御厨后人王友元,也是宁波人物。

标签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 寻求合作 ››

榜单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