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乐网
当前位置: 首页 >娱乐 >电视 >正文

体量分化加剧,轻量化操作或成古装玄幻剧转型突围关键

2018-05-07 13:25    

从卫视和视频网站2018年的招商片单中,与强势崛起的现实主义题材作品,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古偶玄幻剧的数量已经明显减弱。除了即将登陆三大视频网站的《海上牧云记》外,另外的就是是投资超6亿的《武动乾坤》,以及刚刚开拍的《九州缥缈录》。值得注意的是,从这几部剧作的阵容来看,降温后的古装玄幻剧,亦或是古装偶像剧,体量上却又上了一个层楼。这些古装题材的投资基本是三亿起步。

降温是市场自我更新自我调节的结果

从《古剑奇谭》、《花千骨》、《三生三世十里桃花》、《那片星那片空海》,一系列古装、玄幻题材蔚然成风。而到了今年,《上古情歌》、《醉玲珑》等播出后频遭吐槽。显然,观众对这这些剧情低幼、情节雷同,毫无带入感的古装玄幻题材,已经出现严重的审美疲劳。特别是收视和口碑上纷纷败北,让盲目的资本都变得清醒,另外,购买IP的成本、演员成本、服道成本和特效成本,都大大降低了古偶玄幻剧的投资回报率。古偶玄幻剧降温,是市场自我更新自我调节的结果

一方面自身水准让观众难以满意。另一方面,“限古令”等政策进一步挤压了古装玄幻类的生存空间。从《醉玲珑》到《大唐荣耀》,可以说,不少卫视22点档的周播剧剧场似乎是为了消化古装剧而生,但古装剧越来越长的体量,50集起上不封顶的架势,真正能有空间消化的电视端仍数少数。

电视台消化不了,那视频网站呢?据了解,《独步天下》、《九州》等剧都因为各种原因无缘卫视档。从这几部的卖相来说,显然不是网剧的标配,而是不得不选择了“网剧”的播出模式。但值得注意的是,古装剧存在广告植入较难,出品公司风险消化程度略低,以及视频网站发力独播等等问题,网络端独自买单电视剧,消化积存电视剧仍数少数。对于那些中小投资的古装玄幻剧来说,或许可以转向网剧轻操作,毕竟如今留给古装玄幻剧的空间并不多了。连深耕于玄幻题材的慈文都选择将“仙侠玄幻剧暂时放一放”,转而投拍都市题材作品《梁生,我们可不可以不忧伤》。

玄幻剧创新求突破并非易事

古装玄幻剧体量大,数量多的发展态势,或在2018扭转。对于古装玄幻剧来说,一方面应该着力于丰富题材类型和提升特效质量。一直以来,制作粗陋,效果五毛是玄幻题材的被吐槽的“硬伤”。即便,《三生三世十里桃花》这样斥巨资置景、加工,服化道设计上堪称优秀的作品,对打斗、战争等场面的渲染依然难以令观众满意,甚至被讥为“五毛钱特效”。

爱奇艺监管中心副总经理李莅樱曾表示,在目前国内的影视市场里,没有绝对的好坏评定,不管什么样的作品和题材,制作是取胜的关键。爱奇艺监管中心副总经理李莅樱表示,这也是其之所以选择逆流而上,合作出品玄幻剧《爵迹》的原因所在,“我们认为最好的内容配最好的制作,才是最好的作品。”

另一方面,除了本身技术上的创新之外,需要回归故事内容和人物细节本身,真正能打动人心的还是故事,还是人物。这也就是为什么被大家诟病玛丽苏的《那年花开》依旧取得了不俗的成绩。因为剧中鲜明的人物性格博得了观众的青睐, “周莹”“吴聘”“沈星移”的人物立住了,新鲜立体的人物,为故事发展带来源源不断的鲜活气息,传递的真情实感让观众有所触动。

对于制作方来说,在制作立项时就应该先想想,新项目在人物、故事、结构、风格上做了哪些突破?如果内容只是单调地复制重复,这样的项目取得成功的概率越来越低了。

所谓的 “题材红利”早已消耗殆尽。

而另一方面,该类题材制作方应该考虑的是,如何在题材创新方面取得新意突破?。据自媒体“酷云互动”3月上旬结束的一项调查显示,超过半数的受访者认为国产剧最需要在题材创新方面下功夫,动不动就修仙、转世的玄幻剧已经让人们审美疲劳。虽然每部玄幻剧看似想象力丰富,但稍加提炼不难发现作品多遵循如下套路,架空的历史背景中,各式法力无边的族类,沉迷于各种冗长细碎的爱恨和悲欢。内核越老套、越缺乏创意,就越需要“玄虚”去装饰。抽离了现实、稀释了生活,这样的套路或许是没有选择的选择。

当然,市场也涌现出了不少勇于自我挑战的作品,比如,《凤凰无双》该剧将科幻巧妙与古代宫廷相融合,绘制出颇具中国传统色彩的科幻古装剧,只是效果差强人意。互联网时代,即使是仙侠题材,核心依然是讲故事的能力,在题材外皮下,讲什么样的故事,如何讲故事在竞争愈发激烈的现在,尤为重要。

没有过硬的内容,盲目跟风,这种剧多半会成为炮灰。反之,同一种题材扎堆的剧里人物和故事耳目一新气质独特,也能轻松地脱颖而出。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 寻求合作 ››

榜单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