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乐网
当前位置: 首页 >头条 >教育 >正文

电子书包为代表的智慧教育热潮席卷而来,中小学课堂模式变革已势不可挡

2018-05-08 02:51    

习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规划了国家发展的宏伟蓝图:“在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要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离不开作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的教育的现代化。

10月23日,《中国教育报》发表专访“教育部副部长杜占元:以教育信息化全面推动教育现代化”。

文章指出,“教育信息化必将带来教育理念的创新和教学模式的深刻革命,必将成为促进教育公平和提高教育质量的有效手段,必将成为泛在学习环境和全民终身学习的有力支撑,必将带来教育科学决策和综合治理能力的大幅提高。”

这“四个必将”涵盖了教育现代化的主要内容。也指出了教育信息化在其中的推动作用。

我们可以将教育信息化建设内容分为四个层次:

二是资源平台和管理平台建设。主要是指“三通两平台”中的两平台建设。通过过去五年的建设,也取得了长足的进展。

三是教学应用平台的建设。主要指的是“人人通”建设,以及电子书包、智慧课堂等的建设。

四是专业学科资源和工具建设。

图1: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四个层次

在这四个层次中,第三个层次教学应用平台的建设处于核心位置,在其中就起着核心作用。因为从调查来看,各地进行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最大的痛点是“用不起来”。因此,杜副部长提出的推进教育信息化的基本方针是“应用驱动、机制创新”。

应用驱动,就是以应用为导向,推进“课堂用、经常用、普遍用”。如图1所示,资源平台是资源库的建设,要让广大师生用得起来,好用易用,就还需要应用平台将师生应用的流程和数据打通。

在第四个层次的专业的学科资源和工具往往是在某个点上形成优势,要让师生用起来,还需要这些学科资源和工具融入到应用平台中,才能将师生应用流程贯穿起来。比如动态数学探究工具、英语语言识别等,要融入具体的教学场景和流程中,才能被师生方便地使用。

教学应用平台主要有人人通、电子书包、智慧课堂等。电子书包和智慧课堂是人人通的具体实现方案。电子书包是智慧课堂的一种通俗叫法。

那什么是电子书包?电子书包是专门为师生构建的基于互联网的一整套教学和学习应用系统。他由智慧教育云和移动学习端组成。对用户来说,端比云更具体可见,而且用起来比书包更方便有效,所以电子书包这个词被大家广泛使用。

以智慧教育云为核心的电子书包努力打造的是智慧的教育。什么才是智慧的教育?智慧的教育应该是精准的教育,高效的教育,个性化的教育。

要实现这几点,就必须要有学生学习数据的支持,通过对数据的智能分析,为学生制定个性化的学习方案。因此智慧教育是要有数据支撑的。而数据从哪里来?

只有对智慧教育平台的应用才会产生数据。用得越多,产生的数据就越多,对学生的情况就会了解得越详细,制定的教学方案和学习方案就会越精准,学生的学习效果就会越高效。因此,智慧的教育,应该是“应用驱动、数据支撑”的教育。

图2:什么是智慧的教育?

由以上分析可知,教学应用平台,也就是通常说的电子书包,对教育信息化的推动、对智慧教育的实现,具有核心支撑作用。

在十九大期间,中央电视台新闻报道了青岛博文小学的电子书包项目应用情况,得到了学校、教师、学生、家长、专家的初步认可。我认为这正反映了国家和社会对教育信息化应用推进效果的关注。

我们重点调查和分析了新闻中涉及的“优学派”电子书包产品及其推广应用的模式。

我们发现他们主要的工作都是围绕“教学应用”展开的。落地一个班级,用好一个班级,逐步在校内扩散到更多班级,然后在区域内扩散到更多学校。经过5年的发展,现在在全国范围内已有1千余所学校,上万个班级在使用了。这是一种“以应用为根基,自下而上,稳打稳扎, 健康发展”的模式。我们很赞赏这样的做法。

具体分析发现,要确保电子书包被用起来,要能实现“从少数人应用到广大师生普遍应用,从课外应用到课堂教学主战场应用,从展示性应用到日常性教学应用”,“优学派”电子书包等产品采用的是一种“建设智慧教育生态”的思路。这个生态包含“硬件、软件、资源、服务、教研、管理”等六个方面。这几个方面互为依托、互相关联、均衡发展。

图3:智慧教育生态

硬件方面

除了要适应教学应用环境外,特别要给学习者提供绿色、安全的网络学习环境;要给教师和家长提供灵活有效的管控手段,确保学生不滥用网络;要能科学管理学生的使用,要有有效预防近视的方法。只有这样,才能有效消除家长的担心,避免互联网给学生带来负面影响,让学生享受到健康的网络学习环境。

软件方面

要有高效智能的教学支撑功能;要能涵盖课前、课中、课后师生便捷互动;方便完成教学任务,自动实现数据汇总分析,推荐教学和学习方案供师生选择。

资源方面

要有优质、丰富的教学资源与学习资源;要能支持校本资源、区域资源、联盟资源建设,支持优质资源共建共享,促进教育均衡发展;还要给学生提供优质的自主学习资源。

服务方面

在前述的专访中,谈到了要“探索形成‘政府政策支持、企业参与建设、学校持续使用’的机制。”而这正是谈到了服务的重要意义。光靠学校的力量是做不好应用的。要引入企业的力量,通过灵活多样的方式为师生提供培训指导,资源支持,日常支持,活动支持,实现互利共赢。

教研方面

教育信息化的核心理念还是要服务教育改革发展,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加强实践研究,促进教学的应用创新、模式创新、评价创新、管理创新。

管理方面

要制定组织保障、制度保障、经费保障机制;学校统一协调,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做到“校长有效推动、教师培训激励、家校联动互通、服务贴心到位”。

要在2035年实现教育现代化,时间紧,任务重。要加快扩大应用范围和规模,除了传递和复制成功的经验和模式,也要引入多方面的资源,共同发展。

比如学生终端的采购,除了政府和学校的资金,“优学派”还大量采用了学生自带设备的模式(BYOD)。这样可以充分利用家庭已有设备,实现家校共建。在当前我国各地区发展极不均衡的情况下,有效推进电子书包教学应用系统的搭建。

综上所述,电子书包教学应用系统,是推动教育信息化发展、实现智慧教育、最终实现教育现代化的核心支撑。但必须要建设智慧教育生态,通过机制创新,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以应用驱动,数据支撑,才能真正实现教育发展改革,促进教育均衡发展,为国家培养创新性人才,才能真正实现教育现代化。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 寻求合作 ››

榜单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