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乐网
当前位置: 首页 >头条 >汽车 >正文

为啥性能车都穿着一套宽鞋?|东八物理课

2018-05-08 04:04    

作者:秦齐

轮胎,大家都熟悉,毕竟小时候骑的三轮车也有。但是你真的了解它吗?

上回说到,不少车型追求前后50:50的“梦幻”重量分布,更多的是工程师们对完美的渴望。而那些屁股比头沉的速度机器们,往往更注重骨感的现实。

现实情况中,因为有惯性的存在,车身会有不同幅度的摇摆,然后会影响各个车轮的重量分配,这一点在之前的文章中有过详细分析。

在这场与惯性的战斗中,人类的目的是将车辆死死地按在地面上,而我们手里唯一的武器,就是轮胎。能否用好这个武器,就成为了打赢这场战斗的关键。

轮胎是一辆车唯一与地面接触的部分,它通过橡胶与地面的摩擦力来提供牵引力、制动力,并为车辆转向提供侧向力。无论是从性能还是安全的角度来看,轮胎的重要性都不言而喻。

本节东八物理课,我带大家来深入了解一下我们熟悉又陌生的轮胎。

【轮胎特性一:正压力越大,抓地力不一定越大】

车的重量将轮胎压在路面上,使其发生形变,在施加外力后,就会产生摩擦力。中学物理书中有一个关于摩擦力的公式:F(摩擦力)=μ(摩擦系数)*N(正压力),对于车辆来说,公式左侧的F可以看作是轮胎的牵引力、制动力和侧向力,正压力N就是一个轮胎所承受的垂直方向的压力。

下图是轮胎的牵引力与正压力之间的关系图。细心的同学会发现,随着正压力的上升,牵引力快速增长,到达某个点时,牵引力增长的速度反而变缓了。

这是个神奇的事情。因为从公式来看,牵引力和正压力应该是线性关系,也就是上图中的那条虚线。物理老师告诉过我们,不同物体之间的摩擦系数不同,但没告诉我们的是,在不同的条件下,同一对物体之间的摩擦系数也是不同的。

正压力就是影响摩擦系数的因素之一。随着正压力的上升,摩擦系数反而会下降,所以才出现了前面提到的情况。轮胎的这种特性称为“轮胎载荷敏感性(Tire Load Sensitivity)”

而轮胎的载荷,除了来自于车辆本身重量,还有一部分来自于由惯性导致的载荷转移。所以,要想让轮胎发挥出最大性能,就得把转移到轮胎上的载荷控制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内,最大限度地避免载荷敏感性带来的影响。

像保时捷911、法拉利488这种后部重量比较大的车,可以给宽大的后轮提供足够的下压力。在加速的时候,惯性带来的载荷转移,又可以进一步增加后轮下压力,在合理范围内提高轮胎的牵引力。

【轮胎特性二:接地面积越大,抓地效果越好】

之所以会出现前文提到的,正压力增大,摩擦系数降低的情况,是因为当接地面积相同时,更大的正压力带来了更大的压强(压强=压力÷受力面积),导致轮胎接地部分的分子链结构发生急剧变化,降低了橡胶的弹性,从而削弱了摩擦系数。

所以,要想减小这个现象,就要加大受力面积,也就是轮胎的接地面积(Contact Patch),从而减小轮胎接地部分的压强,减缓对摩擦系数的影响。在下压力保持不变的条件下,加大接地面积,不仅可以缓解载荷敏感性,还可以增加轮胎的牵引力和侧向力。

更大的接地面积可以通过更换比较宽的轮胎来实现。由于减轻了正压力对摩擦系数的影响,在同等压力水平下,轮胎可以提供更多牵引力。也就是说,大马力发动机能更放心地输出强大的动力,不会让驱动轮过分空转。

所以我们可以看到那些超跑们,还有美国的那些跑0-4的怪兽,都有着一对宽大厚实的“后脚”。

【轮胎特性三:“鱼和熊掌不可兼得”】

轮胎既要在纵向上提供牵引力、制动力,又要在横向上提供侧向力,这两个方向上的力不可兼得。就好比两个人吃一张饼,一张饼就这么大,你多吃一口,别人就不得不少吃点。

上图中的这张“饼”叫做牵引力圆,可以比较直观地描述一个轮胎的受力状况。竖直方向的上下分别表示牵引力和制动力的大小,水平方向上分别是向左和向右的侧向力的大小。

在这个圈圈以内,都是轮胎的安全区。就是说,无论纵向力和横向力如何变化,只要它俩的合力不超过这个圈圈,轮胎就可以尽情撒欢。

举个栗子,如果某时某刻轮胎受到一个向前的牵引力,同时又受到一个向右的侧向力,那么图中斜向上的那个力,就是轮胎所受的合力。但是,一旦有一个方向用力过猛,合力突破了安全区,嗯...漂移时间到。

而那些高性能胎,米胖子Pilot Sport Cup 2,马牌MC6什么的,它们之所以强大,抓地力比你的轮胎好,简单说的话,是因为这个:

【轮胎特性四:轮胎扭一扭,车子就拐过去了】

之前在《50:50,到底图个啥》这篇文章中安利过轮胎滑移角的概念,指的是在车辆转弯时,轮胎接地部分扭转的角度。

这个角度越大,轮胎所能提供的侧向力就越大。但当它达到某个数值之后,侧向力开始下滑。其实这个也跟摩擦系数有关。滑移角变大意味着轮胎的形变也大,形变部位的分子链结构也就发生变化,进而影响摩擦系数。

另外,滑移角的大小跟正压力是成正比的。这个很好理解,找块橡皮,像这样按在桌面上扭,先轻点按,然后再使劲压着它扭,看看有啥区别。

这个现象再次体现了载荷控制的重要性。若是在过弯时,轮胎载荷过大,导致滑移角过大,超过了最佳性能范围,侧向力就会下降,最终降低过弯极限。

【轮胎特性五:越热越兴奋】

随着轮胎温度的升高,轮胎与地面之间的摩擦系数也就越大,轮胎的抓地力也随之提升。但跟轮胎滑移角一样,如果温度提高太多,轮胎的性能还是会降低。这是橡胶这种材料本身的特性,不同种类的橡胶,对温度的敏感度也不一样。

像我们经常听说的热熔胎,在温度升高之后,轮胎表面会融化成凝胶状态,能提供极佳的抓地力。但在这个状态下的轮胎,自身磨损也很快,使用寿命很短,属于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办法。

【总结】

轮胎打不得骂不得,若是稍微做点出格的事,它就可能让你后悔一辈子。

下压力,接地面积,都会影响轮胎性能的发挥。纵向力和横向力此消彼长的关系,又把轮胎限制在了一个不敢轻易突破的禁区。

另外,由于惯性,车辆在加速、减速、转弯的时候,会导致载荷转移,最终的结果就是影响轮胎受到的下压力,影响滑移角,从而影响轮胎的抓地力。除此之外,幅度过大的车身动态,还会波及到车轮,使轮胎得接地面积和滑移角发生变化,这又会影响到抓地力。

所以要想让轮胎乖乖听话,就得顺着它的这些性子来,摸透它的性格,然后才有可能将其玩弄于鼓掌之间。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 寻求合作 ››

榜单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