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乐网
当前位置: 首页 >头条 >国内 >正文

保山“渡口竹筏”直接跳级到“码头轮船”

2018-05-08 08:25    

原标题:保山“渡口竹筏”直接跳级到“码头轮船”

从竹筏到轮船,是时代的变迁,它记录了昌宁县珠街乡各民族的生活巨变。昔日,“渡口、竹筏”,是黑惠江上的热闹景象;而今,“码头、轮船”,是黑惠江上的亮丽风景。

从“渡口、竹筏”到“码头、轮船”,充分体现出了保山水上交通建设的巨大发展。近日,市交通运输局组织省市主流媒体到小湾库区采访,采访组沿着澜沧江小湾库区瓦窑码头、兰津古渡码头、竹篓洼码头、江桥码头、珠街码头对保山水上交通建设进行采访,一路走来记者们充分感受到了保山水上交通之变。

市交通运输局的张国军向记者介绍,近五年来,保山市水运基础建设累计完成投资5812.53万元,建成澜沧江流域小湾库区保山境内瓦窖、江桥、珠街3个码头及相关配套设施,填补了保山无航运码头的历史空白,完成了16道渡口改造,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沿江两岸人民群众“出行难”的问题,实现了水上交通建设便民利民。

在昌宁珠街码头,每天早上9点,船长胡应祥驾驶的沧江一号准时驶向对岸,摆渡过往群众。据胡应祥介绍,珠街渡口航班在正常情况下每天发四个班次,客流量平均每天达100人次左右,高峰期可达300多人次。

在珠街彝族乡境内的黑惠江上,过去共有四个渡口。分别是珠街渡口(又叫大渡口)、子堂渡口、阿列母祖渡口、鲁古址渡口。竹筏作为黑惠江上古老的交通工具,千百年来为服务于两岸人民,老百姓对它饱含深情。上世纪80年代中期,四个渡口均把竹筏改进成柴油机带动的机动竹筏,从此摆渡工人的劳动大大减轻,全部性能也得到提高。1993年8月由乡政府筹资为珠街渡口购进一艘小轮船,但是由于当时的黑惠江水流较小,旱季不能渡船,还得用竹筏渡,只有到了夏秋丰水季,江水涨起来的时候才能渡轮船,其他的几个渡口仍然靠竹筏摆渡,竹筏一直使用到了2010年7月,小湾电站截流回水上涨,竹筏才结束了它为珠街腊罗巴民服务的光荣使命,成了黑惠江上永久的历史,成了彝乡人永久美好的回忆。

2010年澜沧江小湾电站枢纽工程竣工投入使用后,澜沧江在昌宁县境内情况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由原来的泾流水域变成了相对稳定的库区。形成澜沧江干流及支流黑惠江301公里的深水航道(澜沧江干流178公里及支流黑惠江123公里),昌宁县境内96.3公里,其中澜沧江64.05公里、黑惠江32.25公里,涉及昌宁县漭水、大田坝、耈街、珠街4个乡镇。

据昌宁县地方海事处处长张再荣介绍,小湾库区在昌宁县境内现建成并投入使用江桥和珠街2个码头,另有渡口7个,正在建设的竹篓洼滚装码头和德斯里码头将于2018年6月投入使用,两个码头投资估算1200万。安澜码头和黑马码头已列入国家集中连片贫困地区建设项目,有望近期开工建设。目前有管理性船舶2艘,营运性客船9艘,货船1艘,分布在珠街、耇街、漭水、大田坝四个乡镇。现有经省市培训合格持证船员39人。库区水上交通营运主体是保山交通运输集团澜津港务有限责任公司。各种经营性船舶都由公司负责运营,公司将逐步实施水上交通运输和旅游开发建设,正在建造50客位和200客位游船各一艘。

如今,黑惠江上的四个渡口还在,不同的是摆渡工具全部换成了机动轮船,过去的渡口,如今改建成了现代化的码头,沿江两岸的老百姓,把各种车辆稳稳当当的开进大船、开出大船,轻松而安全。小湾库区热闹繁荣的景象已初现,一幅“百里长湖好泛舟”的画卷正徐徐展开。(李洪才)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 寻求合作 ››

榜单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