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乐网
当前位置: 首页 >军事 >大V观点 >正文

中美两军开展人道主义救援减灾交流活动的回顾与展望

2018-05-09 03:05    

原标题:中美两军开展人道主义救援减灾交流活动的回顾与展望

跨越太平洋的合作交流之桥

——中美两军开展人道主义救援减灾交流活动的回顾与展望

携手并肩,为世界和平发展贡献力量。记者尹航摄

携手应对挑战,共创美好未来。

11月13日至21日,中美两军人道主义救援减灾联合实兵演练和第十三次研讨交流在美国俄勒冈州波特兰市及州国民警卫队拉里叶军营举行。

此次联演和交流,是落实习近平主席和特朗普总统北京会晤涉军成果共识的重要军事外交活动,也是加强中美两军官兵交往、深化务实合作的实际举措。

寒暑更迭,时光荏苒。自1997年开展首次研讨以来,中美两军人道主义救援减灾交流活动已走过整整20年历程,双方共开展了13次研讨交流、6次指挥所推演和5次实兵演练,实现400多人次互访。

从北京到华盛顿,从昆明到西雅图,从海南岛到夏威夷……持续深入的交流活动,不仅为中美两军互学互鉴、深化互信提供了重要平台,更释放了超出双边范畴的丰富战略意涵,体现了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美好意愿。

两军官兵正在进行联合作业 黄远利摄

研讨交流现场 黄远利摄

一系列新特点新亮点,标志着两军联演和交流再次迈上新台阶

“一,二,Go!”,“一,二,起!”

急促响亮的中英文混合口号声此起彼伏,中美两军官兵混合编组,在一条小河上快速架起简易绳桥,救援人员仰身飞速沿桥抵达对岸,随后装载伤员的担架也通过绳桥送到了安全地带……

这是11月19日,在拉里叶军营进行的中美两军实兵演练现场的一幕。

此时,自13日开始的演练和交流已步入尾声,几天下来,两军官兵的配合已十分默契,一个手势、一个眼神就明白彼此的意思。

指挥所推演现场,双方人员正在紧张作业 黄远利摄

今年的活动,中美两军共派出170余人参加,分研讨交流、指挥所推演、实兵演练3部分组织实施。

在研讨交流阶段,中美30名军地专家,以应对洪涝灾害为背景,围绕“洪水灾害威胁的气候模式及预警领域的国际合作”“洪涝灾害管理机制及军民协作”等问题开展深入研讨,8名专家作了主题发言,近百人次就73个问题互动探讨,互相分享参加国内国际救灾的成功经验,有效深化了对彼此抗洪抢险工作体制机制的认识。

在指挥所推演阶段,双方各派出35人参加多国协调中心,以今年3月某国发生严重洪灾为想定背景,采取临机导调的方式提供作业条件,演练了中美两军在被困人员救援、道路桥梁等基础设施应急抢修和任务移交等方面的联合行动筹划,处置各类情况11种,形成近50份简报。

在实兵演练阶段,中方官兵与美太平洋陆军和俄勒冈州国民警卫队人员混编为2个搜救组、2个工兵组,围绕搜索、绳索救援、单绳桥等6项内容展开演练。两军官兵在肩并肩演练中相互借鉴优长,在顶撑支护、狭小空间营救等课目中,双方通过相互观摩、探讨交流,不断优化操作程序,大大缩短了原有作业时间。

美国海岸警卫队向双方演示直升机水面搜救课目  记者尹航摄

演练中,美方人员对我军官兵精湛的专业技能和顽强的战斗作风表示赞叹,多次邀请中方演示作业。美俄勒冈州国民警卫队搜救指挥官卡勒布托姆蒂说,从中国军人展现出了很高的水准,可以看出中国军队非凡的专业程度和训练态度,令人印象十分深刻。

与往年相比,今年的演练和交流有许多“不同寻常”之处:邀请国家民政部、防汛抗旱总指挥部及美国家气象局、海洋局等单位人员全程参加,进一步提高了研讨交流的层次,拓展了军民融合深度;在指挥所推演中首次采用东盟防长扩大会通过的多国部队救援标准作业程序,并首次使用信息系统,加深了双方对国际救援行动方法程序的理解认识;我方参演人员首次全部入住美军营,两军官兵同吃同住同训练同娱乐,让交流更加深入,进一步增进了解互信……

这一系列的新特点新亮点,标志着双方交流活动再次迈上新台阶,也在中美两军交往史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研讨交流中,双方围绕应对洪涝灾害问题展开深入交流  记者尹航摄123下一页尾页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 寻求合作 ››

榜单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