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乐网
当前位置: 首页 >头条 >人文 >正文

周世宗去世前为何连出昏招?赶走自家人,引来赵匡胤这个中山狼?

2018-05-11 14:12    

公元960年正月,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夺取了后周政权。赵匡胤之所以成功,有其自身原因,不过从后周一方讲,也问题多多。当赵匡胤入城时,除了负责京城安全的大将韩通,曾经试图抵抗,各路官员几乎都是坐以待毙,甚至主动投降。周世宗虽然被后人称为五代时期第一明君,但从后事安排上,却可说糟糕透顶,而一切,都源自周世宗用人不明,把个人的好恶当成用人的主要准则。

960年,赵匡胤夺取政权的时候用了制造舆论,伪造天命的老招数,在率军离开京城时,军中民间就流传着“点检作天子”的谣言。于是,当殿前都点检赵匡胤起兵夺位时,无数军民望风而降。其实,这一招在周世宗在世时期,赵匡胤就已经用过,并且效果奇佳。

在959年的时候,赵匡胤担任殿前都指挥使,是后周禁军高级将领,但上面还有殿前都点检张永德。张永德乃后周名将,多次出战,,屡建奇功,在后周军中威望极高。若有张永德在,赵匡胤想要夺权必定千难万难。张永德为人严谨,根本不存在贪污受贿、虐待军士等等寻常将帅常有的问题,走正常法律路线是不可能扳倒张永德。于是,赵匡胤只能来阴的。当周世宗率军出征时,张永德在前方指挥作战,经常发送一些公文回到行军大营。有一天周世宗正在批阅公文,忽然发现公文中夹杂着一个皮口袋,里面有一份文件,打开一看,里面写着五个大字“点检作天子”。周世宗大惊。

若是在几年前周世宗或许能够比较冷静的对待,进行调查再做处理。可当时周世宗已经多病,心情焦虑,儿子不过是六岁,一旦自己驾崩,能否保住龙椅,是个问题。而在诸多潜在祸根中,张永德首当其冲。几年来,张永德对周世宗忠心耿耿,为人也谦恭有礼,根本就没有任何不臣形迹,可是,张永德身份实在特殊。周世宗柴荣是以后周太祖郭威内侄(妻子的侄子)的身份继承皇位的,而张永德这是郭威的女婿,其子也算是郭威的嫡系血脉,加上张永德乃是后周军队一把手,有名分有实力夺取天下称王称帝。于是,周世宗在没有经过核查的情况下,轻率的下令将张永德的都点检职位罢黜,而任命自己的另一个心腹赵匡胤出任都点检这个要职。

其实,周世宗不明白,这一切当是赵匡胤的计策。虽无明确证据,但从陈桥兵变军中二度流传“点检作天子”的谣言看,赵匡胤蓄谋已久。至于张永德没有作天子,人们会理解成,原来不是那个张点检,而是这个赵点检要做天子呢。

不过,若周世宗能够在去世前安排好顾命大臣,那后周也未必会灭亡。

在陈桥兵变时,后周的宰臣有三位,一个是王溥、一个是范质,一个是魏仁浦。这三个人很有才,为相几年,多有建树。宋朝建立之后,范王二人帮助赵匡胤推行了许多善政。不过,这两个人却属于没有品格,见风使舵的人。当范质去世时,朝廷大臣建议给个比较好谥号,宋太宗说:“宰辅中能循规矩,慎名器,持廉节,无出范质右者。”

范质是夺位宰臣当中最能够遵循规矩,谨慎处世,廉洁奉公的那位,但是,宋太宗也说:“惜乎终欠世宗一死!”宋太宗兄弟用范质治理天下,当范质去世时,却认为范质应该在北宋代周的时候自杀殉国以报周世宗的恩遇。宋太宗说得比较刻薄,却也体现出时人对范质品格的批评。至于王溥,看到赵匡胤带着无数军士闯入中书省,在范质之前抢先下跪了。于是,在宋朝建立之后,赵匡胤将王溥明升暗降,供起来了。

三宰相中,魏仁浦最有气节。 周世宗任命枢密使魏仁浦兼任宰相,当时也有人有不同意见,认为魏仁浦不是科举出身,当管理武将的枢密使还可以,当统率士大夫的宰相则有失体统。可周世宗却认为自古以来选拔辅佐大臣,主要看重的是其人文武方面的才略,至于是不是科举出身,那又有什么关系呢?应该说,周世宗的这个理由很充分,也显出他用人不拘小节的长处。后来,魏仁浦的表现也确实让人称道,周世宗身体不适,又忧心国事,对待身边的人往往比较暴躁,许多人因此被责罚乃至下狱,魏仁浦常常包揽罪过,保全救活的竟然占十分之七八。只是,魏仁浦此人仁慈有余,刚勇不足;谨慎有余,决断不足。于是,在离开京城之前,赵匡胤散布流言,京城无数百姓都已经在议论“点检作天子”的时候,魏仁浦以宰相兼任枢密使的身份,完全有权力有能力迅速行动,控制起赵匡胤。可是魏仁浦毫无作为,错过了最佳时机。等到赵匡胤率领大军进攻京城时,魏仁浦再想反抗,已经为时已晚。当然,魏仁浦比之王溥、范质之流还是不错。在入宋之后,魏仁浦一直心念世宗,常年称病,最终郁郁而终,也算是保全了一份臣子的节操。但是,周世宗把一个完整的后周江山,把幼子柴宗训交托给魏仁浦,魏仁浦在后周亡国之后再痛心疾首、后悔万分又有何用呢?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 寻求合作 ››

榜单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