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乐网
当前位置: 首页 >头条 >人文 >正文

明朝最牛掰的十大太监,这一个号称“九千岁”,你认识几个?

2018-05-11 22:25    

于历史,明太祖朱元璋唯恐宦官专权,于是在洪武(明太祖朱元璋年号)十七年,老朱专门铸造了一块铁牌,悬挂在宫门上。上书十一个大字: 内臣不得干预政事,犯者斩。 但老朱万万没想到的是,他呕心沥血创建的大明王朝,恰恰被耻笑为中国历史上“最大的太监帝国”。

今天我们一起来看看明朝最牛的十大太监,就算是有如何本事?

01、郑和

郑和(1371-1433),明朝太监 ,原姓马,名和,小名三宝, 又作三保,云南昆阳(今晋宁昆阳街道)宝山乡知代村人。中国明朝航海家、外交家。

郑和于明洪武四年(1371年)出生,是马哈只第二子,郑和有姐妹四人 。洪武十三年(1381年)冬明朝军队进攻云南,马和仅十岁,被明军副统帅蓝玉掠走至南京, 阉割成太监之后,进入朱棣的燕王府。永乐元年(1403年),姚道衍和尚收马和为菩萨戒弟子 ,法名福吉祥 。

永乐二年(1404年),郑和立下赫赫战功。明成祖朱棣在南京御书"郑"字赐马和郑姓,以纪念战功,史称"郑和"。并升任为内官监太监,官至四品,地位仅次于司礼监。郑和有智略,知兵习战,明成祖对郑和十分信赖 。1405到1433年,郑和七下西洋,完成了人类历史上伟大的壮举,宣德八年(1433年)四月,郑和在印度西海岸古里国去世,赐葬南京牛首山。

郑和下西洋,支费浩繁荣,库藏为虚(《明史》卷三百三十二)。据粗略统计,永乐年间,新建和改建了约二千艘海船。另据计算,每只宝船造价约五六千银两,由此可见,下西洋船舶耗资之巨。 这还只是一部分,此外,对大量的外邦来朝贡者,论级行赏,数字极为可观,《永乐实录 卷一百一十九 》:明成祖曾说:"朝廷取四夷,当怀之以恩。今后朝贡者,悉以品级赐赍,虽加厚不为过也。"

02、王振

王振,男,汉族,明朝蔚州人,今河北蔚县,略通经书,后来又做了教官,但是中举人、考进士这条荣身之路对他而言是太难了些。于是他便自阉入宫。史称王振"狡黠"、是明朝第一代专权太监,王振善于伺察人意。

王振入宫后,宣宗皇帝也很喜欢他,便任他为东宫局郎,服侍皇太子也就是后来的英宗皇帝,英宗即位后,掌司礼监,以防备大臣罔上为由,劝皇帝以重典治理。正统七年(1442),太皇太后死 ,王振勾结内外官僚,擅作威福。在京城东造豪华府第,大兴土木;逐杀正直官员。英宗称他为先生,公卿大臣呼他翁父,争相攀附。十四年,瓦剌大举入侵。王振鼓动帝亲征,又邀英宗幸其蔚州宅第,以致耽误行程,行至土木堡(今河北怀来东),被瓦剌兵追至,全军覆没,英宗被俘,王振被杀(见土木之变)。

03、汪直

汪直(1501年4月3日-1559年),明朝南直隶徽州府歙县人,又名五峰,号五峰船主,明代海上贸易商人,著名海盗。

在火枪传入日本的事件中为关系人物而有较大历史知名度。明政府的海禁政策使得海上贸易中断,汪直召集帮众及日本浪人组成走私团队,自称徽王。

后时任浙直总督胡宗宪(徽州绩溪人)和其幕僚徐渭主张对其招安, 但却被时任浙江巡按使的王本固所杀。

汪直(1501年4月3日-1559年12月25日),本名铨,绰号"直"。日本侧和民间史料称之为"王直",认为他在海上违法贸易时冒用母姓而在自称为"汪直"。明朝人士,又名五峰,号五峰船主;明代海上贸易商人,著名海盗。徽州歙县雄村拓林人,在火枪传入日本的事件中为关系人物而有较大历史知名度。

04、尚铭

尚铭,(生卒年不详),明成化年间东厂总管太监。善于欺压富人,藉以敛财、或卖官求财,无所不作。成化十七年(公元1481年)联合上林监丞李孜省弹劾西厂总管汪直,此后不久便被李孜省上书弹劾,遭到抄家,被罚到明孝陵扫地(一说罚到南京充"净军","净军",即用宦官组成的军队),后不知所终。

明皇帝出警图东厂白靴校尉就这样以皇家禁卫军和皇帝私人秘密警察的双重身份,横行不法,为所欲为,人人闻厂卫缇骑和校尉而色变,惶惶不可终日。东厂从设立到明亡,也是几起几落,出了几个很有代表性的人物。明成祖时,东厂和锦衣卫并重,但东厂初设,锦衣卫有卫指挥纪纲、门达受皇帝宠幸,所以,东厂略逊于锦衣卫。明宪宗时,尚铭领东厂,又另设西厂以心腹内侍汪直统领,西厂缇骑数倍于东厂。

汪直倒台后,尚铭独领东厂,东厂风光了一阵,后尚铭失欢于皇帝,驱逐出宫。弘治元年,员外郎张伦奏请废黜东厂,没有结果。但弘治皇帝仁厚施政,厂、卫不敢横行,领东厂的罗祥、杨鹏也只是恭谨奉职。

05、刘瑾

刘瑾(1451-1510),陕西兴平人,本姓谈,六岁时被太监刘顺收养,后净身入宫当了太监,从此改姓刘。

刘瑾在明孝宗在位时侍奉太子朱厚照,他对这个难得的机会很知道珍惜,因为他知道太子将来登基即位后他这个日夜服侍的太监就是功臣了,权势与富贵唾手可得。于是,刘瑾便千方百计地讨好太子,侍奉当时只有十多岁的太子。

弘治年间犯罪赦免后侍奉朱厚照,博得明武宗的宠爱,数次升迁,官拜司礼监掌印太监。掌权后趁机专擅朝政,作威作福,鱼肉百姓,为"八虎"之首,时人称他为"立皇帝",武宗为"坐皇帝"。刘瑾被捕后,从其家中查出金银数百万两,并有伪玺、玉带等违禁物。他被认为是当时的"世界首富"。正德五年(1510年)八月,刘瑾被判以凌迟。

06、冯保

冯保(1543-1583年),字永亭,号双林,衡水市赵家圈乡冯家村人。明代太监。冯保于嘉靖年间入宫,隆庆初年掌管东厂兼理御马监。万历皇帝即位,历任司礼秉笔太监和司礼监掌印太监。穆宗驾崩时成为顾命大臣。掌权后支持张居正推行的"一条鞭"法,使大明政权一度出现复苏局面。冯保有着较好的文化素养,他在司礼监监刻了《启蒙集》、《帝鉴图说》、《四书》等很多书。最后冯保因为明神宗对他的忌恨被放逐到南京,后因病而死,家产亦被抄收。

冯保,河北深县人,字永亭,号双林,明朝太监。明朝著名改革家,万历首辅张居正的政治盟友。嘉靖时任司礼监秉笔太监,隆庆元年(1567年)提督东厂,万历元年(1573年)神宗顾命大臣、司礼监掌印、提督东厂兼掌御马监。万历六年(1578年),冯保在《清明上河图》上题跋,自署官称“钦差总督东厂官校办事兼掌御用司礼监太监”,兼总内外,权倾一时。

冯保有很高的文化修养。他在司礼监任上刻了许多书,如《启蒙集》、《四书》、《书经》、《通鉴直解》、《帝鉴图说》、《经书音释》等,直至崇祯年间,还在宫中流传。他的书法颇佳,通乐理、擅弹琴,并造了不少琴,“世人咸宝爱之”(《酌中志·卷五》)。

万历四年(1576年)五月,冯保会同三法司进行全国“大热审”,平反昭雪了许多冤狱(同前引)。

他的政治盟友张居正评价他:“勤诚敏练,早受知于肃祖,(世宗)常听为“大写字”而不名。”(《司礼监太监冯公豫作寿藏记》)

07、王安

王安,明神宗皇宫太监,河北省雄县人,万历二十二年(1594年)由太监陈炬推荐,命为皇太子伴读。当郑贵妃谋立己子为皇太子,皇太子处于危机之时,多由王安保护。光宗即位,擢司礼秉笔太监,并劝光宗重用东林党人杨涟、刘一燝等人。光宗去世,熹宗即位,王安协助天启将李选侍移出乾清宫,迁住哕鸾宫。魏忠贤、客氏得势后被杀。

王安最早隶属于宦官冯保名下。万历六年(1578年)时选入内书堂读书。 万历二十二年,王安由陈矩推荐给皇帝,受命为皇长子伴读。当时郑贵妃图谋立自己生的儿子为太子,所以经常使人搜集皇长子的过失。然而皇长子在王安周旋保护下,使得郑贵妃一无所获。

万历四十三年五月初四(1615年5月30日)中午,张差手执木棍,闯进太子住的慈庆宫,打伤守门太监。张差被抓后供出是由郑贵妃手下的太监庞保、刘成引进。因此人们便怀疑郑贵妃欲谋杀太子。梃击案发生后,郑贵妃心怀恐惧。王安给太子起草诏书,颁下令旨,解除群臣的疑虑,以安郑贵妃之心,皇帝对此也甚为满意。

明光宗即位后,王安被提升为司礼监秉笔太监。之后,王安采用门客中书舍人汪文言的意见,劝皇帝实行各种有利于国家的政治措施,发帑金接济边费,起用忠直的大臣邹元标、王德完等,朝廷内外都异口同声的称赞他品德好。大学士刘一燝、给事中杨涟、御史左光斗等,都很尊重他。

08、魏忠贤

魏忠贤(1568年-1627年12月11日),字完吾,北直隶肃宁(今河北沧州肃宁县)人,汉族,原名李进忠。由才人王氏复姓,出任秉笔太监后,改名魏忠贤。明朝末期宦官。明熹宗时期,出任司礼秉笔太监,极受宠信,被称为"九千九百岁",排除异己,专断国政,以致人们"只知有忠贤,而不知有皇上"。

朱由检继位后,打击惩治阉党,治魏忠贤十大罪,命逮捕法办,自缢而亡,其余党亦被肃清。

魏忠贤(1568年-1627年),中国明朝末期宦官,原名李进忠,北直隶肃宁人。出身于市井无赖,父母为街头杂耍艺人或小手工业者,好赌成性,曾卖掉自己的女儿作为赌债。认魏朝作为 “干父” 而改名换姓(据《明清宫廷秘史》)。后为赌债所逼遂自阉入宫做太监,在宫中结交太子宫太监王安,得其庇护。后又结识皇长孙朱由校奶妈客氏,与之对食(太监宫女之间的婚配)。对皇长孙,则极尽谄媚事,引诱其宴游,甚得其欢心。泰昌元年(公元1621年),朱由校即位,是为熹宗,年号天启。魏升为司礼秉笔太监。

魏忠贤少年时原本是一个无赖,万历时因赌输自阉入宫,事中官魏朝,得识熹宗乳媪客氏,并与之私通。

明熹宗即位时,客氏封奉圣夫人,而魏忠贤任司礼秉笔太监兼提督宝和三店,以善导帝倡优伎乐及狗马射猎得帝信任,命兼掌东厂。手中有了权力后,他们在宫中树党揽权,排挤不依附的宦官,逼迫妃嫔,甚至诬陷皇后和正直的大臣,专断国政。他逐魏朝,杀王安,结王体乾、李承贞为羽翼,诸宦官皆俯首听命。继而结大学士沈榷为外援,复引其私人魏广微入内阁,由此权势日盛。

熹宗在位期间,东林名士把柄朝政,力持清议,邪党多被废斥。被黜者多趋附魏忠贤,遂结成死党,致有“五虎”、“五彪”、“十狗”、“十孩儿”、“四十孙”之称。

大臣、监察官员七十多人上章揭发魏忠贤,魏忠贤在阉党官员煽动下,屡次兴起大狱,杀害了杨涟、高攀龙等一大批东林党官员,清洗中央和地方的异己者,而在内阁、六部、各处督抚中遍置死党。全国刮起了一股为九千岁魏忠贤歌功颂德、大建生祠的歪风。魏忠贤全家族也都受到封荫,侄子代皇帝主持最隆重的祭天地、太庙的仪式。

崇祯帝即位后,乘嘉兴贡生钱嘉征弹劾魏忠贤十大罪,将他安置到凤阳,不久下令逮捕法办,魏途中闻讯自缢死。

09、曹化淳

曹化淳,字如,道号止虚子,家境寒微,十二三岁左右入宫,诗文书画,无一不精,深受司礼太监王安赏识。后入信王府陪侍五皇孙朱由检,极受宠信。朱由检继位后,曹化淳负责处理魏忠贤时的冤案,平反昭雪两千余件。

崇祯十一年,任司礼秉笔太监、东厂提督,总提督京营戎政的曹化淳因病乞准告假,向崇祯帝连上三疏。 大清康熙元年(1662年),吴三桂在昆明杀了永历皇帝朱由榔,至此,统治中国二百四十七年的朱明王朝正式灭亡。 同年,郑成功迫于抗清压力,从厦门挥军台湾,荷兰人撤退,台湾被收复。 同年,曹化淳逝世,临死前写了一首叫《忽赌南来野记内有捏诬感怀》诗,原文如下: 报国愚衷罔顾身,无端造诬自何人? 家居六载还遭谤,并信从前史不真。

10、王承恩

一个受到清朝皇帝称赞的明朝太监 王承恩(?-1644年),汉族,河北邢台市邢台县人。 王承恩隶属曹化淳名下太监,官至司礼监秉笔太监。 崇祯十七年(1644年)三月,闯王李自成攻克北京。三月十九日早上,崇祯皇帝朱由检在王承恩陪伴下登上煤山(景山),吊死在山腰寿皇亭附近的歪斜老槐树上。王承恩也吊死于旁边的海棠树上。

中午,李自成进入皇宫,下令“献帝者赏万金,封伯爵。匿者灭族”。意思是说出崇祯皇帝下落的人赏赐黄金万两,封为伯爵。藏匿崇祯皇帝的人将会被灭九族。 三月二十一日,在树上吊了三天的崇祯和王承恩尸体才被发现,被停放在东华门外,装入柳木棺内。李自成命令于四月四日埋葬崇祯。并将王承恩附葬陵侧。 南明弘光帝听说后,赐谥王承恩“忠愍”。 清朝顺治皇帝为王承恩题碑“贞臣为主,捐躯以从”;康熙大帝也曾在思陵附近为王承恩树碑立传。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 寻求合作 ››

榜单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