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乐网
当前位置: 首页 >头条 >国内 >正文

东营铁路规划建设实现重大突破 立体大交通造就发展快车道

2018-05-18 15:36    

原标题:东营铁路规划建设实现重大突破 立体大交通造就发展快车道

“两横一纵”铁路格局形成,高铁项目积极推进,东营港区10万吨级航道预计明年可完工,公路交通体系日益完善,机场客运航线通达13个大中城市,大飞机C919将来东营基地试飞……近五年来,东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交通事业发展,科学谋划,大力推进,对内对外交通条件得到了很大改善,初步形成了集铁路、公路、水路、民航为一体的立体化综合交通网络。交通发展,市民出行更加便捷,对经济发展的助推作用也愈加显现。

胜利机场待飞的航班。 通讯员 李海涛 摄

铁路规划建设实现重大突破

高铁项目前期工作全面启动

2015年9月底,德大铁路通车,东营-北京火车吸引不少市民关注,其中不乏买票上车体验者。“原来只有到济南的火车,现在到北京也能坐火车了。”爱好旅行的张燕,这两年曾多次从东营南站坐火车,“南站刚建成的时候,还特意带老妈来看了看。等到通高铁后,东营出行将更加方便。”

铁路建设,在不少东营人心中都有一个期盼。近五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下,东营铁路规划建设实现重大突破。截至目前,东营境内已有了“两横一纵”三条铁路,其中,“两横”是德大铁路和寿平铁路、“一纵”指淄东铁路,线路总长111公里。

除此之外,东营正在积极推进天津-东营-潍坊高铁、济南—东营城际铁路、东营港疏港铁路等重大铁路建设。其中,东营港疏港铁路已开工建设,建成后,将大大提升东营港的内输外送能力;天津-东营-潍坊高铁已上升为国家规划,被列为环渤海快速铁路和沿海通道、京沪通道三大铁路通道的重要节点,该段高铁建成后,与拟建的潍坊-烟台高铁相接,将贯通环渤海高铁通道,打通国家沿海高铁通道的最后“一公里”,并通过与拟建的津雄高铁相贯通,为我省新开辟一条进入京津和雄安新区的快速通道。目前,中国铁路总公司已全面启动天津--东营--潍坊高铁项目前期工作,勘察设计招标已经展开,年内将完成预可研报告审查,明年具备条件后争取全线开工建设。另外,铁路总公司正在加快推动京沪第二通道贯通工程,江苏段已全部开工建设。

港口建设实现跨越发展

10万吨级航道预计明年完工

东营港是我省地区性重要港口,是国家一类开放口岸,辖东营港区、广利港区、广北港区和广饶港区。近年来,东营重点推进以液体化工码头为主的东营港区和以通用码头为主的广利港区建设。特别是牢牢把握液体化工发展定位,大力推进东营港区建设,与周边的青岛港、烟台港、黄骅港等实现错位发展。

目前,东营港区已建成泊位56个,其中液体化工码头32个,最大靠泊能力5万吨级,港口货物吞吐能力突破5000万吨。坚持港区一体化发展,通过港口带动了开发区发展,2016年东营港开发区规模以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同比增长84.8%,进出口增长515%。东营港开发区引进实施了总投资80多亿元的中海油、万通、宝港三大“临港物流园”,液体化工品一次性仓储能力突破650万方。东营港区发展成为以液体化工品为主,兼顾集装箱、散杂货、件杂货、客货滚装等功能的综合性重要交通枢纽。

此外,东营加快推进东营港区10万吨级航道建设,计划2018年完工;同时,积极推进实施25万及30万吨级单点系泊原油码头项目。记者从东营交通运输部门了解到,在东营港区建设大型原油接卸码头,有自然优势、腹地优势、成本优势、效率优势、体制优势等多个有利因素。据测算,鲁北地区自东营港上岸原油运输成本比烟台港、日照港、青岛港每吨可节约20-30元,再加上成品油回输和化工品,每年可节约成本约40亿元;项目建成后,对推动国家级石化产业基地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公路交通体系日臻完善

4条骨干道路建设加速推进

公路交通一直是东营人出行的主要选择之一。据了解,东营市境内现有荣乌、长深、济东和东营港疏港高速4条高速公路,以及东营—深圳、东营港—子长、沾化—青州3条国道。截至2016年底,全市公路通车总里程达到9098.24公里。

东营公路交通仍在进一步完善发展,4条骨干道路建设正在加快推进中,这四条道路建成后,将形成“七纵八横一环”的公路网络,公路交通体系基本完善。

其中,长深高速高青至广饶段贯穿东营市广饶县、淄博市高青县和滨州市博兴县、滨城区,全长54公里,双向4车道,设计速度120公里/小时,估算总投资45.3亿元。目前,项目已全面开工,计划2019年建成通车。

长深高速西延项目,计划将长深高速高青至广饶段继续向西延伸到济南,项目全长85公里,估算总投资55亿元。目前,该项目已列入山东省“十三五”发展规划,近期开展前期工作。

环渤海高等级公路贯穿东营市东部和北部沿海,全长141.3公里,为一级公路标准,估算总投资99亿元(含两座黄河特大桥)。目前,项目工可报告已通过省交通运输厅审查。

河广大道项目(河口—广饶)贯穿东营南北,全长99.1公里,为一级公路标准,估算总投资86亿元。目前,路线段项目建议书通过省发改委批复,工可报告通过省交通运输厅审查,计划今年年底开工,2019年建成;黄河大桥段工可报告通过省交通运输厅审查,计划2018年开工,2021年建成。

航空事业加快发展

大飞机C919来东营试飞

10日至14日,在东营机场,我国自主研发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首次在ARJ21-700飞机103架机上进行了测试试飞,试验取得圆满成功,正式拉开了国产卫星导航系统在国产民用客机应用的序幕。中国商飞民用飞机东营试飞基地,一时间吸引不少人注意。

东营胜利机场2001年通航,2009年被国务院定位为黄河三角洲区域中心空港。现有通达北京、上海、西安、成都、深圳等13个城市的航线,今年旅客吞吐量将突破50万人次。

2012年以来,东营市加强与中国商飞公司合作,努力建设高标准、高技术、高效率的重要民用飞机试飞基地,试飞基地一期工程建成投用,二期工程已开工;正在实施机场跑道延长及配套改造工程,春节前后,C919国产大飞机将来东营机场试飞。

下一步,将规划建设4000米第二跑道,作为试飞专用跑道,项目建成后,东营基地将成为国内唯一一家可以同时满足中国商飞、中航工业等国内外制造生产的各种民机专用试飞基地;积极推进飞机维修、改装、飞行培训、航校建设等项目,打造集飞机研发、制造和服务于一体的空港产业园。此外,还将积极争取东营胜利机场成为国家一类开放口岸,争取到2020年旅客吞吐量突破100万人次。

目前,东营市还在组织编制全市综合交通中长期发展规划,综合考虑区域协调、城镇格局、产业布局、资源禀赋等要素,对铁路、公路、水路、民航、管道等综合交通网络进行“顶层设计”,进一步明确综合交通发展方向和系统性框架结构,加快构建安全、便捷、高效、绿色、经济的综合交通运输网络,努力打造经济发展新优势。

黄三角早报记者 张园园 通讯员 赵秀来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 寻求合作 ››

榜单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