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乐网
当前位置: 首页 >头条 >情感 >正文

爱在华师大,用爱情拯救阅读

2018-05-19 06:31    

文 | 河 西

2017年2月14日,情人节。华东师范大学开了一门网红的通识课程:20世纪中国爱情文学。主讲教师:朱康、毛尖和罗萌。

据说,上海高校最令人激动的招生广告是“爱在华师大”。那颜值、那神仙眷侣、那师哥师姐的旷世爱情传奇......要是费了老大劲进了华师大却没好好处个对象还真是感觉白读了呢。

现在,不仅要谈恋爱,而且还要上升到理论的高度,高屋建瓴,方显高校本色。你为什么要谈恋爱?谈恋爱和中国文学的发展有什么关系?革命与爱情的现代性叙事图景是如何在小说中呈现的?谈恋爱如何让王朔过把瘾就死赵树理小二黑结婚张爱玲倾城半生缘?

醉翁之意不在酒,而在乎山水之间也。憧憬爱情的莘莘学子兴冲冲冲着爱情跑去,一去了才发现,爱情是表,文学是里,为了让学生爱上学问,诸位老司机老师真是用心良苦啊。

始作俑者毛尖老师一直倡导通识课,博与专,有时就像爱情与文学,表与里,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有博,才有所谓专;有专业技能,如果能多一些博雅通识方面的修养,人生更丰富多彩,何乐而不为?

在毛尖老师的积极筹备下,10月29日,在华东师范大学召开了文学阅读与通识教育研讨会。王安忆、格非、毕飞宇、韩少功、孙甘露、翟永明、汪晖、王晓明、陈思和、贺桂梅等大神级的著名作家、学者齐聚一堂。

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贺桂梅就盛赞毛尖的“20世纪中国爱情文学课程”有想法有创意:“爱情是一个社会学的话题,也是一个心理学的话题,是各种社会科学都会触及的话题。如果立足文学把其他学科都打开来谈的时候,它不仅激活了文学,其实也把各种社会经验都激活了,它们还谈了一个主题是城市,其实也有相应的,这种设计很有效,可以跟学生的经验发生关系,可以从感性出发,可以到达各个层面。听起来有点文学中心主义,我只是说可以立足文学通其他学科。”

和毛尖一起教授“20世纪中国爱情文学课程”的朱康老师就谈到他们设计这门课的初衷:“2009年法国哲学家阿兰·巴迪欧出版了一本以爱为主题的访谈著作,中文翻译为《爱的多重奏》,在这本书里,他特别谈到爱情的危机问题。当代人的社会生活里面爱情正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困难。”

而在美国,1993年,著名的思想家阿兰·布鲁姆出版了一本《爱与友谊》,在这本书中,阿兰·布鲁姆希望通过阅读拯救爱情,而朱康们却想在他们的通识课程中逆转阿兰·布鲁姆的方法,即希望通过爱情拯救阅读,用爱情这样和每个人相关的话题唤起他们阅读与爱有关作品的兴趣。

我爱故我在,陶晶莹曾经理直气壮地如是说,在华师大尤其如此。

爱情,可以变成罗兰·巴特神神叨叨的《恋人絮语》,可以成为让马原深深着迷的小说《爱情故事》,也可以成为英伦才子阿兰·德波顿细述一段情缘中的邂逅、迷恋、平凡中的幸福直至爱情完全消逝的《爱情笔记》。他们关于爱情的写作,激活了我们全新的阅读体验。

与会的诗人翟永明曾写下过这样的诗:

给我爱情 我就爱他

犹如给我花 我就香

给我夏天 我就明亮

——《给我爱情我就爱他》

爱情点亮了翟永明,而反过来,阿兰·布鲁姆设想的阅读拯救爱情也不是空想。阅读,甚至可以更伟大。《红楼梦》就曾经拯救过一位抑郁症患者。

清华大学教授、著名小说家格非在会上讲了一个故事。一个外系的学生来上他的课,可是每次来都睡觉,有一次,他醒来,发现格非正在讲《红楼梦》,听了两耳朵,他想:《红楼梦》难道对治疗我的疾病,对我认知这个世界有用吗?回去,他就开始认真地读《红楼梦》。

他读了四遍,都没读懂,可是当他真正读懂《红楼梦》的那一天,他的病也就痊愈了。他给格非写了10多页的长信,格非非常激动,他说:“这是我们做教师最大的自豪!文学可以以这样的方式帮助普通人,恐怕曹雪芹也没有写到若干年以后他的作品挽救了一个人!”

格非老师总是有些神秘,《红楼梦》如果有这样的奇效,贾宝玉也不用看破红尘出家了是不是?《红楼梦》的繁华绚烂,最终都走向了一本痛苦之书,但不管怎么说,在一个神秘的节点上,它成了一种拯救。

阅读与爱情,在这个时候是等效的。抑或我们也可以这样说,当你的人生经验到了一个神秘的临界点,你就可以真正进入《红楼梦》的世界,你就可以真正懂得爱情乃至人生的真谛。

而这种人生经验,需要阅读文学作品,也需要通识,需要你对外部世界有更多的了解,这恐怕是10月29日在华东师范大学召开的文学阅读与通识教育研讨会特别需要听者去领会的地方。

转载请后台联系周刊君,获得授权!

转载时,须注明作者、出处和微信号。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 寻求合作 ››

榜单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