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乐网
当前位置: 首页 >娱乐 >电影 >正文

我眼瞎了吗?《银翼杀手2049》评分比《纯洁心灵》还低

2018-05-22 23:36    

奇爱博士按:

昨天,年度科幻大戏《银翼杀手2049》在内地公映,这是影迷翘首企盼的事。

但影迷毕竟还是小众。

上映首日,《银翼杀手2049》票房并不如意,只录得1624万人民币,被同天的《全球风暴》碾压。

尽管票房成绩令人感到遗憾,但真正让人哭笑不得,还不是这事儿。

在权威电商“猫眼”——“猫眼”和“豆瓣”评分被视为当下中国电影市场表现最重要的评分风向标上——的观众打分中,在IMDB中评分高达8.4的《银翼杀手2049》,竟然只拿到了6.6的分数。

6.6分,听起来似乎也不是那么“差”。

可当我们看到著名的《纯洁心灵·逐梦演艺圈》都已经斩获7.5分的时候,整个事情就变得魔幻起来了。

敢情索尼投资了1.5亿,搞了一个全球顶级的班底,折腾了这么久,最后成绩还不如毕导的影片。

呜呼哀哉!

这种反常的低分现象,过去也不是没有发生过。

侯孝贤斩获戛纳最佳导演奖的《刺客聂隐娘》——这大概也是侯导第一次在大陆公映的电影,同样的精工细致——“猫眼”的打分也定格在了6.3分,比《银翼杀手2049》的分数还低0.3。

或许都是因为“盛名在外”,当《银翼杀手2049》和《聂隐娘》真正和大众的观影习惯相碰撞后,出现了逆反心理式的“报复性”低分。

在此,葛格并不想埋怨那些打低分的观众。和文青扎堆的豆瓣相比,“猫眼”的打分出自真真实实每一张购票的观众(没有购票,无法打分)——我只能说,这就是中国观众消费心理的现实反映。

领导经常劝我,你们这些当影评人的,不要太高高在上,藐视观众,所谓金杯银杯不如观众的口碑,即便出现魔幻式低分,也不要跺脚骂娘,一幅“中国观众就是不配看好电影”、“世人皆醉唯我独醒”的装X犯儿,最当务之急的,是要对他们进行有效的引导和培养。

我深感同意。

昨天在做《银翼杀手2049》观影团活动当中,我身边一个女生,电影上面演着,她大约20分钟后就开始不耐烦地刷起了手机,一个小时后拎包走人。

观众用脚投票。这说明,《银翼杀手2049》对于普通、抱着娱乐心态的观众而言,确实还是比较有障碍的。

可是,真的有那么难懂吗?我相信,您但凡打起精神,投入到电影的剧情中去,这电影哪有那么难懂——不就是节奏慢点嘛?

不慢,能叫赛博朋克科幻电影吗?

但是,《银翼杀手2049》作为一部全新境界的续集,确实和1982年的原版有着各种千丝万缕的联系,不看前作,这部的“好”就较难体会——尤其是影片高潮部分,西恩·杨“青春焕发”地走到约翰·福特的面前那幕,葛格心里“卧槽”“妈呀呀呀呀”“屌炸天”各种三字经唤起的时候,看看周遭,观众完全冷漠毫无反应的时候,心情多少还是有点小失落的。

中国观众的观影水平,需要不断地提升,借由好的作品,也借由好的影评。我起码希望我们“文慧园路三号”(未来也不知道叫啥)的读者,至少能成为国内最优秀的、最投入的迷影分子。

下面为大家推荐影评人张琦为大家带来的特稿《如此混乱,如此黑暗,又如此迷人——重读<银翼杀手>》。读完,再进电影院,我不相信你还能打6.6分!

文 | 张琦

即使放到现在看,1982年问世的《银翼杀手》对于很多观众来说都仍然是一部“有门槛”、“有距离感”的科幻电影。

喜欢的人将它奉为比肩《2001太空漫游》的影史杰作,一遍遍地反复观看沉迷其中;

不喜欢的,可能看不了半小时就因无法忍受它的缓慢沉闷而选择放弃。

导演:雷德利·斯科特

主演:哈里森·福特、鲁特格尔·哈尔、肖恩·扬

我大约是在20岁时第一次看了这部电影,很诚实地讲,那不是一次愉快的观影体验。虽然不至于看上半小时就把它关掉,但也是硬撑着看完(或许中途还睡着过)。

除了记得那没完没了的雨夜、未来都会中的可口可乐、日本艺妓以及“复制人”“赛博朋克”等概念外,当时还没能理解这部影片的更多内容。

但当代影迷们幸运的是,DVD与网络资源为我们提供了便捷的二次观看的机会。

你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随时让画面前进、暂停、倒退(“DVD让电影变得更像一本书”-大卫·波德维尔),或重复播放某一段落,或细细探究某个画面。

就像影片中哈里森·福特在屏幕上通过一步步地放大和暂停一张寻常的照片而惊奇地发现了关键线索,《银翼杀手》也正是在不断地重复观看中让人渐渐沉迷,继而恍然大悟,再次印证了只有时间才能试炼出经典。

在《星球大战》《星际迷航》两大系列以及斯皮尔伯格的《夺宝奇兵》《外星人E.T》风靡全美的80年代初,晦暗的《银翼杀手》不论在视觉外观、故事讲述还是基调主题上都明显是在反其道而行之。

永远阴雨的黑夜、昏暗的街巷、冒着蒸汽的下水道、闪烁的霓虹灯、着装各异的行人、一个孤独的男主人公、一项神秘的侦查案…

与同时期的重磅大片相比,《银翼杀手》有意摆脱明亮与鲜活,反倒是更靠近黑色电影的气质,而黑色电影又与二十世纪初的德国表现主义(《银翼杀手》可与《大都会》相关联)和法国存在主义紧密相关。

来自英国的雷德利·斯科特正是在欧洲先锋意识和美国类型电影的基础上第一次在银幕上完美展现了兴起于80年代初的赛博朋克(Cyberpunk)美学,这无疑是具有开创意义的一次联姻。

玛雅式的金字塔、东京上海的夜景、香港九龙城寨的空间

融合了赛博朋克风的《银翼杀手》拥有着至今看来仍毫不落伍的非凡视觉效果。它如此混乱,如此黑暗,又如此迷人,以至于后世的一大批科幻电影都自觉或不自觉地以此为参照——

《攻壳机动队》,1995

如90年代中后期集中出现的《攻壳机动队》《第五元素》《移魂都市》《黑客帝国》;

再比如,新版的《全面回忆》完全复制了该片的场景美术;

《全面回忆》,2012

视《银翼杀手》为“改变了我一生”的著名导演吉尔莫·德尔·托罗也在《地狱男爵》和《环太平洋》中向之进行了致敬。

《环太平洋》,2013

今年上映的《攻壳机动队》真人版更是鲜明一例。值得一提的是,《银翼杀手》中的所有特效场景全部是由传统的机械模型和背景绘图技术实拍而完成,这也几乎可以说是在CG技术到来前电影史上最后一部大型的纯物理特效科幻片。

还有必要提一些细节。相信看过影片的观众会对那无处不在的烟雾、水汽印象深刻,其实除了赛博朋克范儿的需要外,也是由于要近距离地拍摄模型,而为了增加层次和真实感,只好加入烟雾将各个场景弄得模糊。

看来,一种风格的出现,有时并不全是纯粹出于审美的考虑,也有可能是现实条件所限。

另一个细节,也是雷德利所坚持的,是画面中要有闪耀的光。于是我们看到了《银翼杀手》中有非常多的人工光源所形成的光线在室内空间里闪来闪去,形成阴暗对比和气氛营造,其中蓝色炫光在画面中尤其抢眼。

《银翼杀手》里有大量闪耀的光

而后来我们熟悉的很多商业片大导演,如迈克尔·贝、J·J·艾布拉姆斯两人就十分喜欢在动作/科幻片里使用炫光。

《变形金刚》,2007

特别是J·J,耀眼动感的炫光几乎成了他的视觉标签,在《碟中谍3》、《超级八》、《星际迷航》系列中有着越发泛滥的使用。

《星际迷航》,2009

除了夺目的视觉以外,不论对于当时的、或是当下的观众而言,作为一部科幻片,《银翼杀手》的散漫叙事、默片式风格和内省的倾向还是显得过于个人化了。

全片在开头交待了关于追捕私逃的复制人的信息后,并没有继续展开戏剧性的段落,而是把大量的时间和缓慢的镜头用来展示而非叙事,比如空中飞行、城市鸟瞰、巨型建筑、杂乱的街道等。

雷德利固执地专注于细节、黑暗、暧昧,故事主线和矛盾冲突被冲淡,并且据说当时他还与剧组工作人员之间关系紧张,很多人并不明白他在做什么。

不过在幕后纪录片《危险的日子:制作银翼杀手》(2007)中倒是披露了一个不被人知的背景。

《银翼杀手》在找到雷德利时他正在筹备另一部科幻片《沙丘》,本已对导演一职表示了拒绝。

1984年版《沙丘》

但由于《沙丘》项目进度出现问题(后来由大卫·林奇接手),并且不幸的是他的哥哥也在那时因癌症去世,亲人的突然离去对他情绪的打击巨大。

雷德利·斯科特的儿子回忆讲述

状态不佳的雷德利急需通过工作来释放,所以他最终接下并全身心投入的这部讲述“复制人”和“未来”思考的电影与他切身的生命体验(也渗入了一定的黑暗面)很有重合度。

因此也就不难能理解《银翼杀手》为何有着既古典优雅又黑暗绝望的混合气息;

更不难理解结尾处复制人罗伊在雨中怀抱和平鸽(鸽子在二人的暴力对抗中多次出现VS吴宇森?)讲出的那段带有升华、超脱与诗意(可类比《2001太空漫游》结尾)的经典独白:

“我曾所见过的事物,你们人类绝对无法相信

我曾见证战舰在猎户座的端沿起火燃烧

我曾仰望C射线在唐怀瑟之门闪耀星空

然而,这些璀璨的瞬间终将是沧海一粟

一如雨中的泪消失无痕...”

就像当初耗费了莱昂内极大心血、但又遭遇来自片厂的剪刀手噩运的《美国往事》(1984)一样,加入了太多雷德利个人志趣的《银翼杀手》在发行时也被大动刀子。

由于怕过于晦涩,片方在公映版中不仅添加了一条哈里森补录的说明性旁白,还硬生生地续上了一个男女主角一起驶向远方的大团圆结局。其中的收尾航拍画借用了库布里克拍《闪灵》时剪余的素材。

公映版的明亮结尾与借用《闪灵》的航拍素材

这两处改动,无疑与影片的整体基调不协调。同时,很多被认为无实际意义的段落被要求删去。

而雷德利恰恰拍了很多看起来并不知道它的具体意义,但又会被它的美丽所迷惑的诗意画面(幻境中奔跑的独角兽一幕便是其一),于是创作者与营销者之间就产生了角力与拔河。

林中奔跑的独角兽一幕是神来之笔

当然,最终的结果就是很多专属于影像的不可言说的微妙之处被大大删减。

公映版《银翼杀手》尽量地想避免过度地“冒犯”观众,但成片距离导演的设想已差距很多,影片不仅票房惨败,而且口碑糟糕。

这种遗憾直到1992年雷德利重新制作导演剪辑版才得以弥补。

好的电影总能留给观众以想象的空间,关于《银翼杀手》的一个重要解读就在于哈里森·福特饰演的侦探是否也是一个复制人?

而这又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影片各版本所提供的信息。

据传这部不合时宜的另类电影自拍摄完后至少出了7个不同的版本,由于我看的是2007年发行的终极版,所以关于他复制人身份的暗示是很明显的(梦境中的独角兽和结尾时的独角兽折纸形成呼应)。

另外,如果仔细观察男主角与女主角瑞秋在公寓里的一个同框画面的话,可以发现处于虚化后景中的哈里森的眼中也明显泛着复制人眼里所特有的橘色光。

结尾最后一刻出现的独角兽折纸

实际上也只有在暗示了哈里森亦是复制人的身份后,整个故事的苍凉与讽刺、以及黑色科幻/反乌托邦的类型定位才更加有力量。

《银翼杀手》诞生的1982年算是科幻电影史上的一个大年,另外几部包括了《星际迷航2:可汗之怒》、《电子世界争霸战》(第一部有纯CG生成图像的电影)、《E.T.外星人》、《怪形》。

其实它们每一部都是足以步入经典的科幻电影,可是像《银翼杀手》、《怪形》这样具有大胆意识的探索之作往往在多年之后才会被重新发现。

时隔三十多年后,日渐封神的导演丹尼斯·维伦纽瓦选择续拍《银翼杀手》,本身就是一件既让人好奇又倍感兴奋的消息。

《银翼杀手2049》由雷德利·斯科特做监制,瑞恩·高斯林与哈里森·福特加盟,北美上映三周后烂番茄新鲜度维持在88%,已经证明了这是一部口碑满满的续集作品,喜欢的朋友不要错过。

小贴士:

1、影片时长162分钟,是近年来最长的院线大片(请保持体力)

2、尽量选择2D观看,尽情享受维伦纽瓦+罗杰·迪金斯的视觉之美

视频推介 | 133带你重温,35年前的《银翼杀手》,如何从票房毒药蜕变成黑马,成为一代科幻遗珠经典。别怕,我们坚持《银翼杀手2049》零剧透,请放心观看。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 寻求合作 ››

榜单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