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乐网
当前位置: 首页 >头条 >育儿 >正文

孕吐、头晕、便秘..这些妊娠反应别担心,专家教你妙招巧应对!

2018-06-04 12:07    

怀孕一个月的时候准妈妈的肚子虽然看不出来,但身体却会出现一系列的怀孕信号。比如说“害喜”,不过怀孕反应可不只“害喜”这一种哦!女性在怀孕后都要面临一些生理反应,这些反应都被称为妊娠反应。今天就和大家聊聊孕期的各种反应及应对方法。

1、孕吐

怀孕后大约5周左右(有时可能更早)开始出现妊娠反应。清晨或晚上出现恶心、呕吐,而且什么也吐不出来。对以前常吃的东西,仅闻其味,也可能出现恶心。食欲变得很差,不知不觉流口水,体重也下降,不少孕妇出现各种各样的头痛。她们不知这种情况是否会持续到分娩,常会产生不安情绪。但妊娠反应并不会引起胎儿死亡,一般16周后消失,也不至于因此而营养不良生出小的婴儿。

尽管不停地呕吐,也不要禁食,可采取少量多餐。可用冰激凌、果子露、冷果汁等补充营养,同时应注意补足水分。早晨起床时如感觉不舒服,可在床上吃些饼干等。什么也吃不下去时,可含吃冰块使胃凉爽些。有称之为妊娠反应时的食谱,但很少有人请他人制定专门食谱。去外面吃饭是在妊娠反应时的一种饮食方法,但要避免闻到其他人食物的气味,就只能去那些好一点的餐厅。

如果确定是妊娠反应,最好不要去看医生。千万不要忘记反应停曾是控制妊娠反应的新药。如果去就诊,医生就有可能给你开一些新药。

2、头晕目眩

站立时头晕目眩即从怀孕初期开始,时常出现起立时头晕、目眩之感。虽然站起来时感到头晕目眩,但坐下后症状就消失了。有时还可出现呕吐、出冷汗,像要失去意识的感觉。此时无需使用特殊的药物治疗,可自然恢复。随着孕期增加,腹部增大,仰卧睡眠时可引起脑缺血。这是因为增大的子宫压迫大静脉,影响了血液向心脏回流,采用侧卧睡眠即可缓解。

3、白带异常

带下怀孕早期开始常可见到白带。用消毒棉擦拭的时候,如果养成注意观察的习惯,则不容易漏掉出血的情况。只要不出现黄绿色脓样物,清洁局部就可以了。

4、便秘

便秘在整个妊娠期都很常见。其原因与活动少有关,所以不能懒惰,应常去外面散步。也可吃些新鲜的水果、蔬菜,喝点乳酸饮料等。使用泻剂前,为安全起见,应先咨询产科医生。有时还可出现与便秘相关的痔疮,此时应先治疗便秘,而不要就诊痔疮专科。因为痔疮不影响分娩,而且婴儿出生后肯定会自行痊愈,所以产科医生不主张手术治疗。将痔疮突出部分还纳回肛门,涂上痔疮外用药即可。

5、失眠

失眠是妊娠初期多见的症状。这主要是由于体内发生了未曾经历过的大变化,适应之后即可自愈。睡眠持续不好也不必担心,对胎儿不会有任何影响。最好不要使用安眠药,尤其是新上市的安眠药,绝对不要使用。

鼻血也不少见。取坐位让出血部位高出心脏的位置,紧紧地捏住两侧鼻翼即可止住,不必去耳鼻喉科就诊,可将新鲜果汁当药服用。

6、牙龈肿胀

牙龈肿胀常常发生牙龈肿胀,使用牙刷时出现出血。这种情况不需给予特殊治疗。有时唾液分泌过多则比较麻烦,往往同时伴有恶心。因害怕呕吐而不吃东西,造成唾液过剩,有时并无恶心,仅唾液不断分泌出来,无需处理,可自行恢复。

7、静脉瘤

静脉瘤所谓静脉瘤是指由于血液循环不良,静脉明显突出,形成瘤样扩张。这是因为增大的子宫压迫大静脉,静脉壁的肌层受激素的作用变松弛所致,分娩后可缓解。静脉瘤常出现的部位有足背、小腿、大腿的内侧及会阴部等。少站立,睡觉时可用毛巾或被子垫在下面,使脚抬高,伸腿后从下往上进行按摩。这种情况也不宜使用血管收缩药。

8、水肿

水肿40%的孕妇在妊娠后期出现水肿。这可能是由于增大的子宫使血液回流受阻所致。站立时下肢出现浮肿,手指用力按压胫骨前部可出现凹陷,并持续一会儿,清晨起床时浮肿消退。如浮肿在清晨也出现,难以脱下戒指时,应称量体重。如体重在1周内增加500克以上,则属异常浮肿,应马上就医。轻度浮肿时,可不必处置。浮肿时可能会导致神经受压,有时引起大腿外侧发麻、指尖刺痛,或感觉丧失。

9、胃部不适

胃部不适感胃部不适并不少见。一般认为这是由于腹腔内压力增高,胃酸经松弛的贲门返流至食管所致。少量服用碳酸氢钠可缓解。

10、腰痛、腿肚子抽筋

腰痛、腓肠肌痉挛(腿肚子抽筋)多发生在妊娠后期,与走路时为7承了受增大的子宫,胸部须向前挺而导致腰部肌肉疲劳有关。腓肠肌痉挛也与肌肉负荷过重有关。出现上述症状时,必须减少站立的时间。

11、皮肤变黑、妊娠纹

皮肤有色素沉着乳头周围因皮肤色素沉着而变黑,面部、会阴、阴部也可出现色素沉着。从下腹部向肋骨方向出现数条褐色条纹,称妊娠纹。初期由于血管显现而呈紫色,以后变白,产后几乎全部消退。有的人根本不出现妊娠纹。

12、贫血

回到故乡在第1次就诊的医院验血时有时会发现贫血。一般情况下,血红蛋白低于110克/升时诊断为贫血,在妊娠晚期不少孕妇的血红蛋白可低至104克/升。红细胞也可低于4×10^12/升,但经验丰富的产科医生可能并不将其作为病理情况来处理。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 寻求合作 ››

榜单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