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乐网
当前位置: 首页 >娱乐 >电视 >正文

柴科夫斯基的“生命绝响”

2018-06-07 03:21    

柴科夫斯基作为19世纪俄罗斯著名的音乐大师,在西方古典音乐世界中占据着不可替代的位置,享有极高的声誉,拥有着众多的乐迷。直到今天,他的众多经典作品仍在频繁地上演,中国乐迷们也亲切地称呼他为“老柴”。

19世纪是俄罗斯从传统农业国家向现代工业国家艰难转型的时代,这样的时代趋势自然也时常伴随着苦痛挣扎。柴科夫斯基所生活的时代正是俄国沙皇统治相对保守和封闭的年代,作为古典音乐史上情感表达最丰富的浪漫主义音乐家之一,他将一切困惑、无助、挣扎、期盼谱写成了最具浪漫色彩的音符,而对祖国的未来、人生的思考也逐渐成为他在创作中探寻的核心命题。

“老柴”被誉为旋律大师和戏剧大师,作为浪漫主义成熟时期的音乐家,他的旋律优美、典雅,同时又时常透露着一种忧郁与哀伤。在音乐激烈而紧张的情节中折射出深刻的哲思性。他注重描绘“我所经历过的或看到过的,能使我感动的情节冲突”的题材,再联想到他那感情坎坷的一生,我们也不难明白,也许正是那失败的婚姻与对祖国的担忧让他对前方的道路感到孤独与迷惘。

也许正是由于他对个人内心世界艺术化表达的不断突破,标志着柴科夫斯基的创作真正进入成熟时期,那种对命运的重压、痛苦、欢乐等一系列复杂情绪在他的作品中表达的淋漓尽致。尤以《第六号交响曲“悲怆”》最为典型,似乎正是作曲家一生的写照。

1893年,柴科夫斯基完成了自己的《第六号交响曲“悲怆”》,这部作品的创作历经了一个漫长的过程,早在1889年他写给友人罗曼诺夫的信中便提到:“我非常想写一部宏大的交响曲,它将仿佛是我整个创作事业的完结……”。其后柴科夫斯基曾将这一作品最初的草稿赋以“生活”这一标题,其核心思想是“生活、青春、爱情、叹息”。据说在作品最终完成后,当柴科夫斯基亲耳听到了自己的音乐时,不住赞叹道:“多么美!多么悲怆!”作曲家的弟弟正想给这首曲子拟个题目,听到这话,便鼓励他在谱上写下“悲怆”二字。

《“悲怆”交响曲》的第一乐章以柔板开始,由巴松在弦乐铺陈的寂静之中奏出低沉如叹息般的声音,使得乐曲一开始就在在沉闷与压抑中蔓延开来,之后似乎是进入了睡梦之中,一切烦恼都被暂时的抛开,一种梦幻、平静、柔和之感静静地伸展开来。而柴科夫斯基那富有歌唱性的第二主题旋律哀伤而美丽,使得这一乐章结束部分异常的柔美,仿佛在忧郁绝望中带着对美好未来的期盼。

第二乐章“优雅”的快板使用了别致的五拍子舞曲,充溢着俄国民族的诗情画意。

第三乐章是“谐谑曲”与“进行曲”相结合的快板乐章,弦乐与单簧管奏出短小而有力的主题,使音乐充满活力。

这部交响曲的最后一个乐章与传统交响曲所用的快板乐章相反,使用哀伤的慢板充分强调了极度晦暗、阴沉的“悲怆”主题。由弦乐奏出哭泣般的旋律引入,仿佛一个历经坎坷之人正筋疲力尽的与命运做着最后的挣扎,在奋起最后的反抗后再一次的陷入绝望与茫然无措,最终消失在忧郁悲哀的B小调中。

《第六号交响曲“悲怆”》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视作柴科夫斯基对自己一生音乐创作的总结,也是他对人生感悟的终极阐释。整部作品的主题虽然呈现出一种哀伤、凄凉之感,但却拥有着崇高的精神内涵,无时无刻不在提醒着人们,即使现实十分残酷,前路依旧黑暗,都不应选择逃避,只有在拼搏过、努力过,这才是真正的人生,虽然结局也许是失败,但这才更能彰显斗争的意义、活着的意义。

1893年11月6日,柴科夫斯基在这部作品首演六天后便与世长辞,《第六号交响曲》为他的音乐人生画上了圆满的句号。作为一部成就卓越、发人深省的悲剧性作品,《第六号交响曲》是柴科夫斯基生命的绝响,同时又是一盏生命的长明灯,亘古不灭。

*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本期内容:翟浩然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 寻求合作 ››

榜单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