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乐网
当前位置: 首页 >头条 >房产 >正文

长春公寓市场:“高潮”还未到“前戏”才开始

2018-06-14 20:52    

进入2017年,长春楼市蓦地刮起“公寓风”。无独有偶,新城、中懋、大众、大禹、新大等房企均有相应产品入市,公寓市场可谓百家争鸣,各显身手。

在大多数人看来,公寓入手门槛低,回报率相对高,越来越多购房大军开始从住宅市场转向公寓市场,然而公寓市场火热的背后,并非你想象的那么简单...

现状:公寓迭出,开发商也是“被逼”的

你以为开发商真的愿意建公寓产品么?未必!多半开发商是因为容积率、规划所限,无奈之下才去触碰公寓产品。想必多数开发商的产品逻辑是:公寓起码要比写字间、门市容易去化。因此在体量上,开发商宁肯多建一些公寓也不愿意触碰写字间这样的高段位产品。

此外,客观上讲,往年公寓其实也不少,只不过在住宅高库存的背景下,没有那么聚焦,被弱化了。而今年则不同,住宅市场的火爆,也拉动了公寓市场的集中井喷。一方面购房者和投资客的基数变大,普遍对楼市前景看好。另外一方面有些投资客对大面积的、总房款高的住宅产品开始打退堂鼓,进而拥抱公寓市场,让曾经一大段时间有点不受待见的公寓产品,开始峰回路转,柳暗花明。

因此我们这样讲,公寓产品的陡增,并非开发商有意而为之,更多的是巧合。在正确的时间节点,遇到了对的市场。

把脉:出租容易,更适合“细水长流”

长春的在售公寓产品多数呈现出这么几个特点:精装修,小面积、低首付。从产权性质上看,可分为住宅和商业。前者产权年限长,缺点是限购。后者不限购,但水电费为商业。截至目前为止,2017年的长春公寓市场数据我们尚未得知,但敢肯定的是,今年无论在成交面积上还是在成交金额方面,从各家表现看,同比创新高,已是不争的事实。然而投资公寓,我个人觉得目前的市场也并非一点风险没有。

众所周知,公寓存在一个难以逾越的鸿沟,那就是容易出租,但转手较难。很多投资公寓的购房者往出租时,很轻松,每个月“以租养贷、略有剩余”的日子不紧不慢,毫无压力,而一旦需要用钱不得不把这套公寓兜售时,或许你会发现,询问二手公寓的人凤毛麟角。以至于急于变现时无所适从。至于原因,无外乎就这么几种——

首先就是二手公寓在交易过程中,所产生的费用相对较高。此外,二手公寓不像一手公寓那样——首付一两万就能入手,能把银行杠杆发挥到极致。再者,二手公寓展现在人们面前时,对于买者而言,往往失去了购房者对它处于期房时的神秘感,而新房在出售时,总是能够托付给购房者一个美好的想象与蓝图。

预测:玩概念已过时,产品力是王道

公寓产品百花齐放,对购房者而言不是坏事。那些整体预算捉襟见肘的刚需客而言,小面积公寓的确是一个选择,尤其是年轻人,选择公寓产品自住并不难接受。对于早已习惯被“打击”的投资客而言,投资公寓风险总要比投资写字间和商铺来得实惠。况且在目前长春写字间和商铺供大于求的现实面前,公寓这种类型的产品还有很大的潜力可挖,那对于开发商而言,也绝对是一个空前绝后的好机会。以前公寓是负担,现在公寓整好了就是成绩单。

未来一两年的时间里,长春的公寓市场依旧不会遇冷,且极可能呈现出爆发之势。在房价上涨,面积段增大的现实面前,挤压效应让一些购房者不得不放弃住宅,奔赴公寓。

我们复盘近几年长春公寓市场发现,但凡去化较好的公寓都有自己独特的亮点。要么在“偷”面积方面做足了文章,要么在首付上降低了门槛。

今后一大段时间里,我坚信公寓产品比拼的不是概念,而是产品力,也就是说你的产品必须优点突出,缺点还不分明。复式双钥匙、功能细分、智能化极可能是今后公寓发展的一个轨迹与方向。

当然,业界也存有另外一种声音,那就是未来一两年内,长春公寓是否会存在产品严重过剩的问题。前几年我们谈到长春写字间市场现状时,经常用到的一种说法是:同质化严重,供大于求明显。但从目前长春公寓市场表现来看,客观一点说,还不存在这样的问题。仅从大众和新城吾悦的去化表现来看,长春的公寓市场还有文章可做,衍生出来的产品红利起码还会持续1-2年,但利润点不高,倒是真的。

谈到长春公寓发展史,有一些颇具代表性的事件,也不得不提,它们时而划破天际,时而燃烧自己。比如:2003年,长春LOFT鼻祖中大世纪城;黄金地段码上小房子的国信左岸丽景;2007年一线房企首度试水长春公寓市场的中海金域中央;今年入市便开始注重家居智能化的万隆青年公馆和新大E+时代。

在我们谈到有大量溢出人群把投资目光转向房地产时,其实我们还要感谢一拨人,那就是——那些把炒股看透看破的人,那些把互联网金融产品玩臭的人。

趁楼市尚好,我们赶紧妖娆...

来源:马哥购房帮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 寻求合作 ››

榜单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