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乐网
当前位置: 首页 >头条 >财经 >正文

黄益平:中国发生明斯基时刻的可能性不大

2018-06-15 07:04    

黄益平:中国发生明斯基时刻的可能性不大

中新经纬客户端11月16日电(罗琨)近日,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在回答记者提问时细数了金融危机的表现形式,并重点警示了“明斯基时刻”。

明斯基时刻(Minsky Moment)是指美国经济学家海曼•明斯基 (Hyman Minsky)所描述的时刻,即资产价值崩溃的时刻。明斯基观点主要是经济长时期稳定可能导致债务增加、杠杆比率上升,进而从内部滋生爆发金融危机和陷入漫长去杠杆化周期的风险。从国际经验看,债务高企的国家一旦央行紧缩货币政策,很可能触发明斯基时刻。周小川强调,如果经济中的顺周期因素太多,使周期波动被放大,在繁荣的时期过于乐观,也会造成矛盾的积累,到一定时候就会出现所谓“明斯基时刻”,这种瞬间的剧烈调整,是我们要重点防止的。

那么,中国经济是否有可能出现明斯基时刻?在15日召开的第八届财新峰会间隙,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副院长黄益平向中新经纬客户端(微信公众号:jwview)表示,中国经济触发明斯基时刻的可能性不大。

债务水平是衡量“明斯基时刻”是否即将到来的重要经济指标。此前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驻华首席代表席睿德表示,目前中国的公共债务的数字非常具有争议。通常认为公共债务占GDP的比重为37%,但是其中有一些隐性债务可能会成为公共债务,比如地方政府的一些融资平台、政府主导基金等。尽管它们在帮助中国融资方面发挥了很大的作用,但实际上也推高了公共债务水平,算上这一部分,公共债务是GDP的65%。在此前的一次访谈中,黄益平认为这个数字不是很低,但也还是属于可控的范围以内。

资料图。中新社记者 沈殿成 摄

不过他也在本次峰会上提醒称,中国本轮经济增长速度下行面临的最大挑战是新旧产能转换。“经济看上去好了,却并没有更多新的引擎来支持经济增长,如果就是靠基础设施投资、靠房地产,当然是对经济增长有正面的影响,但这样的经济增长到底能支持我们走多远、走多久值得思考。”黄益平称。

黄益平指出下一步他最关心的就是金融改革,而其中又有两大改革重点:一是针对市场化的不彻底,很多本来应被覆盖的服务群体没有被覆盖;二是提升风险把控的精准度、成立完善的监管体系把控金融风险。

黄益平建议,在推进金融改革的同时应加深市场化程度,并构建良好的监管体系。而改革的核心,即是在“十九大”中提出的“加大支持实体经济的力度”。

“衡量金融活动的最终标准,应该是它有没有支持经济增长、提高经济效率。如果效率和增长是真正的目标,人们就不应把信贷指标、融资数量,作为最重要的衡量标准。”黄益平如是说。(中新经纬APP)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 寻求合作 ››

榜单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