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乐网
当前位置: 首页 >头条 >教育 >正文

女生上课玩手机家长当众夹碎:中小学生该带手机上学吗?

2018-06-15 22:11    

大大君说

高二女生上课玩手机被叫家长,母亲“恨铁不成钢”掏出钳子当众将手机夹碎。

近日,这则发生在陕西省某中学的事件把“中小学生该不该带手机上学”这个话题再次带入公众视野。

在这个手机功能日益丰富的互联网时代,手机监管也成为了不少家长和老师头痛的难题,中小学生该不该带手机上学?广州的学校对手机say no吗?

管理手机,学校“各出奇招”

不久前开学时,广州一中对手机管理出了新招:开设“手机保管室”!按照学校新的手机管理办法,学校高中部的2000多名学生若携带手机进入校园,每逢周日晚上都会把它统一地存放到“手机保管室”里,直到周五放学才会领回来。

为何会用“手机保管室”管理手机?该校学生处贺主任表示,手机是学生接触外界信息的窗口,但中学生的自控能力比较弱,沉迷其中必定会影响学习。在不少学校里,学生上课偷偷玩手机、拿着手机通宵看小说并不鲜见。该校此前也曾多番考量,比如说由老师代为保管、在校园屏蔽手机信号等等,但是综合多方因素,最终认为“手机保管室”的办法更为妥当。由于这样的做法曾征询学生意见,所以得到绝大部分学生的认同。

记者了解到,为了对手机进行管理,广州许多学校想出了不少招数应对管理难题。有学校采用的是民主自治法,把手机管理的问题交给学生决定,由学生开展广泛的调查后,最后由学生制订出手机的使用办法——学生可以带手机回校,但在教学区不得使用,让学生养成自觉自主自我管理的良好习惯。有学校则将学生手机交由老师保管或者由学校统一存放,在周五放学后再交还给学生。也有学校严禁学生带手机上学,若被发现,则会对学生采取如取消评优资格、没收手机等相应的处罚措施。

学生要不要带手机上学?

大部分人持否定态度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大部分学校老师和家长对中小学生持手机上学都表达了否定的态度。“手机的原始功能就是通讯,后来又具备了各种娱乐化的功能。而在我们学校也有安装固话供学生与家长联系,如果学生需要网络学习,也配备了相应的工具和设备,所以手机对中小学生来说并不是必需品。”广州某中学校长表示,考虑到学校的学生都是走路,故学校原则上是不倡导学生带手机回校的。若家长和孩子商量之后一致认为有必要携带手机,则必须提供书面申请等步骤。

事实上,随着手机的娱乐性功能日益丰富,对孩子的手机管理已成为“世界性难题”。“学校和老师要引导学生合理、按需使用手机,有目的、有计划地利用手机查找自己需要的学习资料和学习知识,而非一机在手,漫无目的地上网刷屏,变成‘手机控’。”广州某中学校长表示,在家庭教育方面,家长给需要肩负起管理孩子正确使用手机的责任,有要求、有原则、有底线、有约定, “有些家长先是放任不管,后来是想管没法管。所以家长一定要坚持。”

管孩子的手机瘾还需巧心思

“家长最担心的是孩子有了‘手机瘾’。大约十年前,关于诫除网瘾,曾有过一番讨论。而那时界定孩子有了网瘾的标准是持续上网6小时。如果以这个标准来算,现在的大人全部都有‘手机瘾’。”曾获广东省十大杰出母亲的家长刘云表示,从这个角度来看,如果再如同以前的标准尺度或者老观点来管教孩子,不仅难以说服,获得认同,也会起到事得其反的效果。刘云建议,管孩子的手机问题, “强制性地禁止”不如改为“约法三章式的引导”。

刘云建议,校方和家长首先需要和孩子做好一个约定,对其使用手机的时间、场合以及时长,提出要求。校方是以制定规章制度的方式,明确孩子手机的使用要求;家长可以在家里适当给予孩子“与手机接触”的时间,但前提是完成学校布置的学习任务的前提之下。同时,更重要的是,引导孩子发现一些手机之外的兴趣,或做一些可以放下手机的事,如运动,阅读,观影,聚会等,让孩子们发现,除了手机之外,还有很多“不通过手机”而产生的快乐,慢慢地平衡掉对手机的依赖。“此外,家长在和孩子们做这些事情的时候,也要减少自己与手机的接触时间。不能给孩子留下“说一套、做一套”的负面印象,从而产生影响教育效果的不良因素。”

文字:羊城晚报记者 叶志垚

编辑:艾琳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 寻求合作 ››

榜单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