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乐网
当前位置: 首页 >头条 >人文 >正文

原创丨天津基督教青年会

2018-06-16 21:50    

现在的天津市少年宫原系“天津中华基督教青年会”,坐落于南开区东马路104号。该宫始建于1913年,落成于1914年。楼高三层,另有地下室一层,每层1000平方米,共4000平方米。砖木结构,平顶,屋檐外越如盖,属中西结合的近代建筑。

基督教青年会创立于英国(英国人威廉佐治于1844年6月6日在伦敦创办),盛行于美国。在中国城市青年会中,天津是第一个。北美协会的来会理是天津青年会的创办人。最早的会址在当时大沽路的北洋大学附近,建立于1896年,后迁至法租界巴黎道的两幢楼房里(即今吉林路60至62号)。义和团运动后,在天津青年会工作的格林为了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把大沽路的会产卖掉,作价白银一万八千两出售(原先是租给德军做医疗部),1903年秋,在海关道唐绍仪的帮助下,租到东门里经司胡同11号的一所四合大院作为会址。后来为了扩大影响,美国干事提出“原会址不敷应用,必须另立新基”。为此举行募捐会,有湖南籍富绅欧阳旭德捐银二万两,在东马路购买空地一块。后来又有美国友人捐资美金八万六千元,又将坐落在东马路的崇仁宫买了过来,扩充了地盘。于1913年5月23日奠基,次年建成。

基督教青年会最初标榜的宗旨为“追求基督教道德精神,避免城市青年的堕落”,实际上是为发展资本主义的需要而服务的。来会理在写给北美协会的报告中说“感化中国的思想界”,即可证明。基督教青年会主要为青年活动的场所,内有健身房、阅览室、台球室、办公室和宿舍等。其组织分:(一)会员部、(二)智育部、(三)少年部。自创办以来,其目的虽然是为了奴化中国青年和中国思想界,但也曾做过许多对社会有益的事,如举办放赈,宣传卫生、节俭,倡导新式家庭的幸福和公民教育等。

天津基督教青年会一直由美国人操持。为了蒙蔽中国人民的眼睛,1903年,格林聘请了两位中国人做干事:一位叫仲伟仪(子凤),是清末的一个秀才;另一个张某,在巴黎道会所主持会务。这是中国人在天津基督教青年会做干事的开端。以后,除美国人之外先后聘请天津社会名人担任干事、总干事、名誉会长等职。直至1949年新中国成立,才结束了北美协会控制天津基督教青年会长达54年的历史。

新中国成立后,此楼由人民政府接管。1958年由当时任总干事的杨肖彭交给天津市青年联合会,改为天津市青年科学技术宫。大约在1959年(或1960年),市青联又将房子交回天津基督教青年会。1962年改为天津市少年宫,行政关系属共青团天津市委领导,房屋产权属天津基督教会。当时该楼地下室为库房、电工室、食堂;一楼为办公室、电影院、体操室;二楼、三楼为教室。此楼保存较好,除一楼楼梯由木制改为水泥外,其余基本保持原貌。

1962年以来,这里一直是少年儿童活动的场所,举办各类儿童培训班,曾为国家培养出不少人才,如著名青年歌唱家关牧村、体操健将吕明、国际象棋名将宁春红等,都是在这里受到启蒙的。

本文系海河网原创稿件,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来自海河网。欢迎关注并按规则转载!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 寻求合作 ››

榜单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