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乐网
当前位置: 首页 >头条 >人文 >正文

阿加莎与她的《东方快车谋杀案》 故事原型并不在火车上

2018-06-17 05:51    

阿加莎·克里斯蒂在写作中

东方快车

东方快车内景

林德伯格绑架案的寻人启事

作为阿加莎·克里斯蒂经典中的经典,《东方快车谋杀案》随着新版电影11月10日在中国内地与北美的同步上映,而再次成为热点话题。

《东方快车谋杀案》曾多次被改编成电影、电视剧和话剧。1974年被搬上银幕,是轰动一时的影坛事件,影片汇集了众多大腕,其中英格丽·褒曼更是凭借此片获得奥斯卡最佳女配角奖。

阿加莎乘坐东方快车时,第一段婚姻刚结束不久

东方快车,世界上第一列横穿欧洲的洲际列车,曾满载着各国的王子公主,附带大量间谍和诈骗罪犯,留下了众多传奇故事。“阿婆”坐上东方快车时,刚刚结束了第一段失败的婚姻,纯粹是为了散心。启发她写下《东方快车谋杀案》,是一则真实的新闻报道,而这则新闻,甚至促使美国国会通过了著名的《联邦绑架法案》。

阿加莎·克里斯蒂乘坐东方快车是1929年。1928年,她刚刚与第一任丈夫离婚,可见,这趟旅行应该是以散心为主。在充满异域情调、“时间仿佛失去意义”的旅行中慢慢抚平情感的创伤。

阿加莎与第一任丈夫阿尔奇·克里斯蒂相识于1912年的冬天的一场舞会上,为了阿尔奇,22的阿加莎与未婚夫、炮兵少校雷吉·卢西解除了婚约。突然爆发的第一次世界大战使得二人于1914年圣诞节前一天完婚。婚后阿尔奇立刻奔赴法国战场,阿加莎则到镇医院药房当护士,也是从这时候开始,阿加莎在业余时间开始创作侦探小说。

靠写作,阿加莎渐渐出名,尤其是,1926年阿加莎出版了《罗杰疑案》之后。这部作品一举奠定了阿加莎·克里斯蒂在侦探文学领域不可撼动的地位。从此,她的作品一直畅销,出版社争着出版,报刊抢着连载。可是虽然生活不再拮据,阿加莎与阿尔奇的婚姻却走到了尽头。

这一年,阿加莎母亲的去世,给阿加莎巨大打击,她心里备受煎熬。可是丈夫阿尔奇却“容不得病、死和其他麻烦事”,不但不安慰阿加莎,还结了新欢,回家和阿加莎提出了离婚。

于是,就有了那段著名的阿加莎失踪事件。

阿加莎失踪事件,是为了“报复”前夫?

1926年12月的一天,阿加莎神秘失踪,生死未卜。

这起失踪事件轰动全国,英国警方为此出动了500名警探,带着警犬,加上飞机,在灌木丛林中进行大规模的搜索,还到水塘里打捞尸体,甚至连柯南道尔也参与了调查。柯南道尔说:“克里斯蒂绝不可能自杀,我相信她在一个月内会出现在广大读者面前。”

在阿加莎失踪10天之后,赏金增加到了一百英镑。在她失踪后的第12天,警方终于在旅游胜地哈罗门酒店找到了她。克里斯蒂当时用的化名是“蒂莎·尼尔”,这是阿尔奇情人的名字。

因为阿加莎的失踪,阿尔奇曾被警方怀疑为嫌犯,以至于他不得不招认出自己在外面有情人,这一爆料让阿尔奇广受指责。在阿加莎·克里斯蒂回来后,她表示因为这段时间过于悲痛,而导致失忆,这十几天的日子已经完全不记得了。

多年后,阿加莎的传记中也未提及此事。不过之后有消息说是这是阿加莎和好友做下的“局”,就是为了让大家知道阿尔奇的不忠。

1928年,阿加莎与阿尔奇离婚,两人之后再也没有见过面。多年后在阿尔奇的夫人南希去世后,阿加莎曾写信问候,阿尔奇回信说感谢她的离婚,给了他30年幸福时光。

而关于阿加莎的这段神秘失踪,曾经有一部电影《阿加莎》(1979)和一本书《阿加莎·克里斯蒂和她失踪的11天》。

1929年,阿加莎乘坐了东方快车,被暴风雪困在土耳其整整六天。她的目的地是巴格达:从维多利亚火车站出发到加来,再换乘东方快车到伊斯坦布尔,这条路线成了她后来出入中东的标准套餐。参观古城乌尔(现伊拉克境内)的发掘地时,阿加莎受到了著名考古学家伍利夫妇的热情款待,阿加莎对考古心怀好奇,而伍利太太又恰好在读《罗杰疑案》,于是两人成为挚友。

1930年,阿加莎再次回到乌尔,伍利夫妇派助手马克斯·马洛温陪阿加莎到四周游览。一个比自己小14岁的陌生男子陪伴自己,阿加莎开始并不习惯,但慢慢地马克斯的周到给阿加莎留下好的印象。

在陪同她去希腊游玩的途中,阿加莎接到电报说她的独生女儿罗莎琳德感染了肺炎。阿加莎担忧中扭伤了脚踝,这时的马克斯不但细心照顾她,还善解人意地提出,自己该回英国了,要陪阿加莎一起回国。最终,两人于1930年结婚,并相伴终生。后来,马克斯成为著名的考古学家,阿加莎则多次陪伴马克斯去中东考古,当丈夫沉迷于寻找史前的陶罐时,她在构思“把一个千万富豪谋杀,再把尸体往巨大的冰柜或者火车里藏”。

东方快车曾是豪华神秘的象征

在一个时代,东方快车几乎就是豪华、神秘的象征,各国皇室、贵族、外交家、商人无不蜂拥而至。阿加莎显然也是东方快车的“粉丝”之一,因为这趟快车简直就是阿加莎经典的密室推理的微缩模型,是一个最理想、最迷人的杀人场所。

东方快车最早运营于1883年。这年的10月4日,第一辆东方快车驶离巴黎火车站,带着氤氲蒸汽,一路穿越阿尔卑斯山脉,经过布达佩斯、布加勒斯特,抵达伊斯坦布尔。

历史上东方快车曾有不同的路线,但基本上不离最初横贯东西的起讫点。

东方快车以舒适及豪华的服务享负盛名,世界上的富豪和名人都热衷于这列火车。军火大亨扎哈罗夫,石油巨头、壳牌石油和英国石油的创始人古尔班·基安,以及很多欧洲王室成员经常乘坐这趟列车。

根据资料介绍,1913年巴尔干战争爆发,东欧陷入混乱,东方快车抵达布达佩斯后便无法继续东行,旅程从此腰斩。一战结束后,应法国政府的要求,东方快车的第2419号车厢被改装成福煦将军的办公室。1918年11月11日,一战停战协议就是在这节改造后的车厢里签署。

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战开始之后,东方列车再度中断服务。1948年,纳吉麦克公司终于恢复运行东方快车,但为解决财政问题,快车尾部挂上了平民专用的普通车厢——从此,东方快车永远失去了“豪华列车”的光环。

20世纪60年代,火车车厢分级制普及,所有列车都挂上了头等厢和二等厢,东方快车最豪华的几个部分也被拆散挂靠在其他线路上。欧洲人眼中的东方快车进入了垂暮之年。

1982年,东方快车再度行驶于伦敦与威尼斯之间,这趟复活的东方快车属于威尼斯——辛普伦东方快车的老板詹姆斯·舍伍德。詹姆斯·舍伍德在拍卖会上拍得了两节东方快车车厢,1974年的电影《东方快车谋杀案》就是在这两节车厢里拍摄的。

2009年12月12日晚8点37分,最后一列东方快车在冬夜寒风中缓缓开出,默默地结束了126年起伏跌宕的历史。法国各大媒体对此事一片噤声,他们担心,若此时为高能耗的东方快车大唱挽歌,或者对停运提出异议,便是和哥本哈根气候大会上的总统先生“唱反调”;况且,经济危机的幽灵在法国将散未散,宣扬旧时的享乐与奢华与“同甘共苦,共渡危机”的宣传政策不相符。

《东方快车谋杀案》受真实故事启发

1934年,阿加莎发表了《东方快车谋杀案》,这个故事也是受真实的新闻事件启发。这则新闻事件就是著名的林德伯格绑架案。

林德伯格是个飞行员,他可不是普通的飞行员,而是美国英雄,他的飞行创造了两项世界纪录:第一次实现了从纽约到巴黎的直达飞行;航空史上飞行时间最长的连续飞行。因此,他的飞行被称为航空史上的一座里程碑,还以他的名字命名了美国圣地亚哥林德伯格国际机场。

1932年3月1日晚,林德伯格20个月大的儿子查尔斯在家中被绑匪绑走,绑匪索要赎金5万美元,后来又涨到7万美元,可是在交了赎金后,查尔斯还是被撕票了,这个消息在当时有多大的“爆炸性”完全可以想象。保姆贝蒂·格罗、女仆薇奥莱特·夏普等都被列入嫌疑犯名单。最终,直到两年后,警方才认为纽约木匠豪普曼是犯罪嫌疑人。

豪普曼犯有前科,警方在他家车库里发现1.4万美元,正是林德伯格交付的部分赎金,且七个笔迹专家认为豪普曼的笔迹与勒索赎金纸条上的笔迹相符;还有人看到他在绑架案发生的当天出现在林德伯格家附近;据交付赎金的中间人指认,豪普曼就是收赎金的那个有德国口音的人。

1935年1月2日,豪普曼在弗莱明顿正式出庭受审,这起审判甚至被部分媒体称为“世纪大审判”,霍普曼也获得了“全世界最可恨的人”的称号。

但是豪普曼却否认对他的指控,称这些钱是一个皮货商留在他家的,那人已经死在德国;豪普曼的妻子也证明案发当晚他在家里没有外出;他的辩护律师则指责警方伪造证据。虽然豪普曼始终拒绝认罪,仍在1936年4月被送上了电椅。

在联邦调查局的历史上,林德伯格绑架案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它是调查局第一次获得对地方案件的办理权——国会通过了以林德伯格名字命名的“林德伯格法案”。法案规定:若绑架案在一周后还未获侦破,那么就推定绑架犯已经越过了州的边界,联邦调查局自动对该案享有管辖权。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 寻求合作 ››

榜单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