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乐网
当前位置: 首页 >头条 >教育 >正文

厚重的历史:郑州101中学西北“寻亲”记

2018-06-20 03:31    

郑州101中学西北“寻亲”记

参观西安铁中图书馆收藏的扶轮铁中时期的书籍

会见扶轮校友会西安分会会长马志选

在蔡家坡访问扶轮中学旧址

中原网讯 11月8日至9日,在郑州101中学新的校史馆即将落成之际,为了进一步丰富校史馆的布展内容,丰富学校文化建设成果,受学校委托,郑州101中学副校长张超带领3名老师,到西安、宝鸡、蔡家坡三地寻访学校辗转兴学的历史遗迹,并看望了部分老校友。

郑州101中学的前身郑州扶轮中学1929年建校于郑州,1938年西迁,过陈仓,越秦岭,辗转西安、汉中、宝鸡,1942年迁至蔡家坡龙泉寺,1952年回迁路上开枝散叶,宝鸡铁中、西安铁中这些“兄弟”相继诞生,郑州扶轮中学也得以重建,之后几经更名,从郑州铁中到郑州铁一中,再到2005年更名郑州市第101中学,2016年迁至新校址至今,金色年华在流离转徙的坎坷路上艰难铸就。

厚重的历史传承着不变的初衷,时代的变迁孕育了立校的精神,现实的追寻唤醒了尘封的故事。2017年立冬后的寻访,不仅让郑州101中学收获了丰富的校史资料,更收获了对教育真谛的深刻感悟。

老师爱学校和学生,学生才会爱老师

“我是扶轮人,也是蔡家坡铁中人,因为我是在扶轮时期入的学,在蔡家坡铁中时期毕的业。那时候学生很热爱老师,为什么呢?因为在学校搬迁的过程中,没有放弃一个学生,没有丢失一本书,没有少一张桌子一把椅子,也没有丢失一样实验器材,老师们都爱学校和学生,珍惜爱护学校的每一样东西,所以学生们都热爱老师。”

11月9日晚上,当郑州101中学行政副校长张超在扶轮校友会西安分会会长马志选的陪同下冒雨来到扶轮校友傅鸿钧家中看望他时,83岁的傅鸿钧老人激动地回忆起扶轮中学的生活和学生对老师的感情,讲述了上面这段话。

郑州101中学将这种尊师、爱生、爱校、荣校的优良传统继承至今,并不断在德育创新和教学创新的过程中发扬光大。2016年7月学校启动搬迁时还面临着诸多要解决的现实困难,学校领导和教职工齐上阵,清运垃圾、打扫卫生、摆放桌椅,实现了新校区两个年级的顺利搬迁和如期开学,没有辜负教育局领导和广大市民的期待。2017年6月,郑州101中学全体师生再次同心协力,将图书馆的每一本书都整齐打包,把实验室的每一种器材和药品都细心装箱,把每一件办公用品都仔细盘点,把校园的每一处角落都认真打扫干净,随着一辆辆搬运车缓缓驶入新校区的大门,郑州101中学按时完成了整体搬迁,并实现了向盲聋哑学校的顺利交接,为郑州市完成“做有未来的教育”的整体布局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淳朴的学风和校风是学生和学校发展的基础

《论语·八佾》记有孔子一句话:绘事后素。意思是绘画之事后于素功,只有在干净的画纸上才能施以五彩,画出绚丽的图画。“绘事后素”对教育的启发是学生有纯洁的质地才有美好的德行,学校有淳朴的学风和校风才有蓬勃的发展。

11月9日,郑州101中学副校长张超带着学校的问候到西安石油大学院内的一处家属楼看望校友傅鸿钧。“我给你讲一个好玩的故事吧,通过这个故事你可以知道当时扶轮中学的学风和校风是多么好。”傅鸿钧饶有兴致的拿出早已准备好的《扶轮情纪念画册(1945—2017)》,指着一幅五个初中生模样的男孩的黑白合影照片说:“你看这个石润生,当时他很普通,没有人注意过他,因为当时大家都崇拜学习好、品德好、体育好的学生,这个石润生好像什么都很一般,没人在意。可是你知道他是谁?他是蒋介石的亲家、西安大华纱厂厂长石凤翔的儿子,蒋纬国的小舅子,他爸爸石凤翔是扶轮中学的校董,给学校很多捐助,蒋介石每到西安都会到他家去,可是大家没人知道石润生是石凤翔的儿子,大家只知道各方面表现很优秀的学生,对什么官二代、富二代不感兴趣,由此可见当时的学风和校风是很正的,很淳朴的。”

2017年,郑州101中学新校区楼宇正式命名,有一座教学楼命名为“正学楼”,学校的校训定为“敦品励学 笃志允能”。在学习中诚意正心,崇尚品德、学业、志向和能力,不曲学以阿世,这些楼名和校训中的寓意都体现了对传承良好学风和校风的期许。

以利他和社会进步、民族复兴为学习的宗旨

11月9日中午,郑州101中学西北“寻亲”团经过一路跋涉和询问,终于在当地两位老乡的引导下来到了雍塬环抱、古木掩映的扶轮中学旧址——龙泉寺。在龙泉寺僧职人员的帮助下,“寻亲”团在龙泉寺的钟鼓楼里见到了以前只曾在老照片中见到的扶轮校碑。由于此处寺院规模较小,因此钟鼓同楼,又由于钟鼓楼面积狭小,四面密封严实,光线昏暗,校碑又夹在钟和鼓之间,碑文模糊,只能利用手机照明灯才能看清。在灯光映照之下,一行校史中记载的文字赫然映入眼帘:扶轮中学以“学为万人役,行率天下先”为立校之精神。

当天晚上从蔡家坡回到西安后,郑州101中学副校长张超向扶轮校友傅鸿钧求证了“学为万人役,行率天下先”的来历。据傅鸿钧老人讲,“学为万人役”是当时的校长吴乃立在1937年写的一篇赠别二六级毕业生的文章的标题,文章从分析在当时青年身上存在的身世苦闷、选择彷徨的“时代病”讲起,对项羽少年时“学万人敌”的志向进行辨析,并提出“‘学万人敌’何如‘学万人役’”的主张。吴乃立在文中解释:“役”字的出发点是仁爱,其目的在利他。吴校长勉励学生立志“学为万人役”,做学问和做事业的目的应是为大众谋福利,学哪一行,就哪一业,可以随心所欲,量力而行,不必拘泥一格,无论是做科学研究还是拉车当兵,都可以为社会做第一等的贡献。后来,有一位扶轮中学的语文教师为“学为万人役”续了一句“行率天下先”,把吴乃立教育思想中的“知行观”更完整的体现出来。

作为国立中央大学毕业的资深教育家,吴乃立知识渊博,聪慧睿智,爱国敬业,为人师表。他提出的“学为万人役”的精神、让学生主动愉快的学习和自主、多样发展的教育主张,为今天郑州101中学的发展提供了珍贵的精神营养。以“奉献、服务、创新”为核心的德育理念、以“学行合一”为基本特征的课堂教学形态、更加注重创新驱动的多样化发展模式,是今天的郑州101中学对“学为万人役,行率天下先”这一学校精神的生动实践。

郑州101中学西北“寻亲”团除了寻访校史遗迹和看望老校友之外,还到西安铁中和宝鸡铁中参观学习,了解了兄弟学校在转型发展的共同历史机遇中取得的教育教学成绩,并约定了建立长期联系和互访关系,在互相学习和借鉴中为各自学校的发展和各自地区的教育事业做出贡献。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 寻求合作 ››

榜单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