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乐网
当前位置: 首页 >头条 >财经 >正文

大盘继续探底回升 防御性板块崛起

2018-06-20 13:12    

【盘面简述】

周四早盘,两市小幅低开后继续向下寻求支撑,沪指触及30日均线时止跌。盘面上,医疗、医药、酿酒、农牧饲渔等防御性行业有所表现;保险板块继续护盘;网络安全、人工智能、精准医疗、租售同权、猪肉概念等题材股表现强势。银行、电信运营、黄金、通讯、券商、钢铁、煤炭等板块跌幅居前。今日沪指围绕3400点波动,在30日均线获得支撑。预计大盘调整结束后,将继续上行。投资者可逢低关注低估蓝筹和高成长中小创个股。

【板块方面】

早盘农牧饲渔板块表现较强:天山生物、雏鹰农牧、民和股份大涨,牧原股份、通威股份、圣农发展、温氏股份等跟风拉升 。保险护盘:中国太保、中国平安、西水股份等涨幅居前。

【消息面】

1、设立独资企业外资 私募加速布局中国市场

随着中国金融业对外开放力度的加大,海外机构正加速布局中国市场。除了与合作伙伴设立合资公司以外,目前越来越多外资机构设立外商独资企业(WFOE)以进一步开展与中国市场相关的业务。其中,先后有7家机构的WFOE完成私募基金管理人登记,其他一些机构也通过WFOE的设立进一步构建中国业务版图。

2、推动资产规模稳定增长 中小银行揽储硝烟再起

年末冲时点叠加金融去杠杆、打击同业套利,过于依赖同业负债的中小银行年末揽储压力大于往年。某股份银行对公业务工作人员告诉中国证券报记者,其所在支行银行存款任务指标明显加码。支行存款任务指标是去年的两倍多,对公个人存款任务指标起码比去年提高逾两成。

3、“北上”资金青睐消费和电子行业

随着恒生指数逼近30000点,以及两地资金交流的持续深入,市场人士认为,未来AH股市场估值结构有望逐步拉平,处于结构性低估值的领域将迎来资金的共同关注。数据显示,整个三季度期间,陆股通资金持续加仓消费类和电子行业,且今年以来在中小板的仓位稳步提升。

【巨丰观点】

周四早盘,两市小幅低开后继续向下寻求支撑,沪指触及30日均线时止跌。盘面上,医疗、医药、酿酒、农牧饲渔等防御性行业有所表现;保险板块继续护盘;网络安全、人工智能、精准医疗、租售同权、猪肉概念等题材股表现强势。银行、电信运营、黄金、通讯、券商、钢铁、煤炭等板块跌幅居前。

早盘农牧饲渔板块表现较强:天山生物、雏鹰农牧、民和股份大涨,牧原股份、通威股份、圣农发展、温氏股份等跟风拉升。

医药、医疗板块双双走强:药石科技涨停,健康元、新和成、万东医疗等大涨,乐心医疗、健帆生物、国农科技、智飞生物、长春高新、健康元、达安基因、华海药业、九典制药等表现出色。

酿酒板块拉升,贵州茅台、五粮液、泸州老窖再创新高!酒鬼酒、沱牌舍得、水井坊等涨幅居前。

临近午盘,受中国将申办2030年世界杯消息刺激,雷曼股份、莱茵体育、金陵体育直线拉板,中体产业、双象股份、奥拓电子等纷纷拉升。

巨丰投顾认为周一大盘冲高回落,展开调整。目前推动指数上涨的大蓝筹多处于高位,市场追高意愿不足以及市场缺乏赚钱效应是导致调整的主要因素。今日沪指跌破3400点,在30日均线位置获得支撑。近期市场成交量温和房贷,预计大盘调整结束后,将继续上行。投资者可逢低关注低估蓝筹和高成长中小创个股。

西南策略:A股有三大保障 当前市场已经处于慢牛途中

方正证券任泽平:欢迎来到新周期的世界 看多A股结构性牛市

券商:九大利好支撑A股走强 大金融有望打响年末行情第一枪

外资连续11个月买买买:最爱家电和医药股两股加仓超10%

杨德龙:三因素致蓝筹股受宠 未来应挖掘新兴行业

徐彪:白马龙头股估值中枢将在较长时间内继续上移

【延伸阅读】

“秋收”已过谋“冬种” 机构深耕“估值洼地”

近期一些个股奋力上攻,为市场营造出“慢牛”氛围。但临近年关,资金的分歧也在市场震荡中凸显。当然,乐观情绪继续在基金经理中成为主流。分析国内外证券市场走势及国内经济发展的延续性,有基金机构认为,未来两个月指数的震荡空间大概率会上一个台阶,预计市场热度大概率高于前三个季度。

业内人士指出,11月底是包括部分公募基金在内,许多机构的年度考核截止期,市场整体上会保持目前格局。但11月过后,这些机构就有可能为明年的行情进行布局,存在结构性调仓甚至大幅度换仓的可能。从历史走势来判断,今年涨幅过大、估值已不具备优势的板块和个股有被机构逐步降仓的可能;今年表现不佳但明显处于“估值洼地”的部分行业和个股,则会成为机构布局的新对象。

紧扣消费升级主线

虽然对经济增速放缓存在担忧,但越来越多的基金经理们意识到,中国正处于一个消费升级的黄金时代,即便宏观经济不再保持高速增长,但众多消费升级的行业却依旧蕴藏巨大的成长空间。

针对A股后市,上投摩根基金认为,消费升级及制造升级等是未来经济结构转型的确定方向。首先,在经济高速增长近40年后,中国经济结构转型的趋势日益明确,近年来政策层面的支持力度也不断增强,各方面的投入不断加大;其次,经历几十年持续巨额投入后,中国在科技水平、制造水平、产业规模等方面已获得充分积累,为未来的升级发展奠定基础;再次,随着社会财富的巨大增长,终端消费规模已十分巨大,居民对中高端消费、个性化消费、品质消费的需求不断扩大,这也促进相关行业和企业不断发展,值得重点关注。

广发基金刘格菘表示,近两年来,随着监管由鼓励外延并购转向注重内生、资金结构从加杠杆变为去杠杆,市场开始追求确定性的成长,并为之支付溢价,其中消费股的表现尤为明显。他认为,随着人口结构变化、财富积累增长,未来5年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阶段,消费升级将是资本市场投资最重要的主线之一。

南方基金李振兴认为,目前市场机会非常明确,看好消费升级和科技创新是两个方向。他表示,我国社会的基础消费力度将不断增大,应该能带来很好的企业成长的环境与机遇。与此同时,在全球科技创新的大浪潮中,中国也涌现出一批伟大的科技型企业。虽然市场还存在估值高企的压力,但相信从中会走出基本面很好的优秀公司,未来将以很快的增速为股东创造良好的回报。

不过,在今年A股的结构性行情中,部分大消费板块的“白马股”们走势强劲,如贵州茅台等成为市场的领头羊,这也引发了投资者对消费股估值合理性的疑虑。对此,基金经理们之间也存在一定的分歧。部分基金经理在接受采访时,依然坚定地认为,在当前市场环境下,资金将会更多地集中于行业龙头中,从而助推这些“白马股”的估值进一步上扬。但已有不少基金经理对“白马股”今年以来较大的涨幅心生警惕,在他们看来,A股今年的结构性行情拉大了不同行业板块之间的估值差,制造了很多估值洼地,这给龙头股的继续上攻带来了压力,要提防存量资金分流带来的个股下跌风险。

市场风格切换之辩

临近年关,对于市场风格是否会发生切换热议再起。上海某基金经理向记者表示,以“漂亮50”为代表的蓝筹股行情已持续相当长时间,从历史经验来看,单一风格主导市场过长时间后,往往迎来较为激烈的风格切换,但从目前市场环境分析,无论是从政策面、资金面和市场情绪上来看,短期仍看不到市场主动进行风格切换的苗头,大市值蓝筹股行情短期还能持续。

他同时强调,今年市场结构化矛盾突出,少数个股的强劲走势和大多数个股跌跌不休形成鲜明对比,这种局面会给大市值蓝筹股的进一步上攻形成较大压力,并不断蓄积调整风险,这意味着一旦发生风格切换,如果没有外力干涉,这些大市值蓝筹股的调整时间和深度也有可能超预期,需要引起投资者警惕。

中欧基金认为,短期内并没有看到市场风格会迅速切换到成长风格的迹象,供给侧改革提升了大型国企所在行业的集中度,改善了这些公司的持续盈利能力,所以相当一部分投资者可能不会果断把仓位从价值股调换到成长股上,未来两个月市场风格或呈现为不同主题间的轮涨轮跌。

同时,四季度大部分的股票可能整体呈现波澜不惊的状态,而少部分股票或出现股价突围,而能否找到这类标的,取决于对预期差的深入研究。未来一段时间,市场将继续考验选股能力,投资者之间的收益回报或进一步拉大。

而万家基金表示,市场风险偏好与交易热情在9月上中旬已经到高位,持续亢奋的市场情绪逐步转入降温阶段。在存量资金和市场情绪高位回落的情况下,坚持之前对于市场风格的判断,市场成交在各板块之间继续进行再平衡。行业方面,万家基金表示,关注以地产金融为代表的低估值蓝筹和以新能源汽车为代表的成长股作为主要方向,而四季度地产板块业绩确定性高,当前仍处于估值较低的水平。另外,大金融依旧是后续继续看好的行业,除了业绩超预期之外,利好政策以及风险偏好提升也能够吸引存量资金的涌入。

“小票”有望逆袭

对于后市,当前一些基金经理开始将目光聚焦到优质成长股身上。中欧基金指出,今年美股和港股市场的科技股持续上涨,积聚了极强的赚钱效应,而A股小市值股票则相对表现不佳,未来小市值股票可能会出现趋势逆转,市场对小市值股票的估值方法可能由PEG法转向按流量估值,由此带来一波金融科技股的投资机会。

中欧基金进一步指出,在未来一段时间建议关注科技类股票,主要有三方面的原因:一是近期外围市场的发酵,全球科技股的上涨主因是盈利和估值,且未出现明显的泡沫;二是创业板从2015年至今不断调整,一批有价值、有质量、未来有空间的科技类标的已经调整得较为充分;三是市场情绪的热度升高,成长类标的会更具弹性,也就更具关注价值。

一位偏股型基金经理也向记者表示,目前市场上陆续出现一些成长属性较强的小市值股票强劲上扬,但在市场风格没有明显切换的背景下,这些个股属于逆市走强,并不具备普遍性。因此,投资者在选择成长股提前布局的时候,重点应仔细观察行业和个股的基本面情况,一方面要了解行业的景气度,另一方面,选择成长股要注重业绩匹配公司的估值。

基金“紧抱”绩优股 调研路径显现

基金机构在市场上抱定绩优股的趋势越发明显。数据显示,截至11月13日,沪深两市共计有1254家上市公司发布2017年业绩预警信息,其中959家上市公司业绩预喜(预增、略增、续盈、扭亏)。中国证券报记者查阅基金机构相关资料发现,业绩向好的公司一直是机构重点布局的对象。而四季度以来,随着市场热点分散、博弈因素上升,绩优行业和个股是基金机构排兵布阵的重要阵地。

布局绩优股

大数据终端资料显示,截至11月13日,沪深两市已经有1254家上市公司发布2017年全年业绩预警情况,其中,959家上市公司全年业绩有望预喜,占比达76.48%。以众泰汽车为例,公司公告显示,2017年全年有望实现净利润12.59亿元至13.62亿元,比上年同期的增长幅度为1350.72%至1469.41%;乐通股份预计2017年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变动幅度为979.54%至1320.45%等。

上述全年业绩表现出色的上市公司,在行业分布上也有一定的特点。消费行业、医药制造业、通用设备制造业、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汽车制造业、金属制品业、计算机通信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等都是绩优上市公司扎堆的行业。

上述绩优行业和绩优上市公司成为基金机构重点关注和投资的对象。东方证券研究报告指出,在行业配置方面,基金三季度仓位配置继续往消费和金融集中,从全部基金的行业配置来看,三季度占比最高的行业为食品饮料(11.01%)、电子(10.23%)、非银金融(9.92%)、银行(9.76%)与医药生物(7.93%)。环比加仓方面,食品饮料(增加2.93%)、有色金属(增加1.58%)、电子(增加1.43%)成为三季度基金加仓最多的三个行业。食品饮料、电子、银行、非银四个行业成为基金超配的行业。个股方面,查阅今年业绩预喜情况较好的上市公司的流通股东中出现各类基金机构。众泰汽车、乐通股份等公司三季度末的股东名单中,就有社保基金一一一组合、社保基金一零二组合、博时裕隆灵活配置基金、云南信托·聚鑫28号集合资金信托计划、中央汇金资产管理有限责任公司等等。

调研路径显现

近期,业绩表现突出的上市公司同样成为基金机构重点调研追踪的对象。观察10月以来基金机构的调研路径可以发现,不少今年业绩有望超预期表现的个股成为机构扎堆调研的对象,甚至有不少绩优个股引来多达数十家机构的组团联合调研。

光大证券最新策略周报认为,市场短期仍以震荡行情为主,坚守业绩,遵循高景气细分行业,把握结构性机会仍然是配置重点。配置方面,继续建议关注业绩回升、估值较低的金融以及电子、通信、电气设备、食品饮料、家电、医药生物、休闲服务等行业中景气度较高的一些细分子板块,如保险、半导体、电子制造、通信设备及运营、电源电机、饮料制造、白电、化药和生物制剂等。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 寻求合作 ››

榜单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