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乐网
当前位置: 首页 >头条 >国内 >正文

党员突击队勇当排头兵“环保达人”守护碧水蓝天

2018-06-21 15:13    

编者按:今年4月起,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工作党委在系统广泛开展了“五好支部大巡礼、百强支部大展示”活动,从系统3700多个党支部中遴选产生了104个“党支部建设示范点”,并通过形式多样的巡礼展示活动,形成了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基层党建成果。

即日起,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工作党委携手人民网上海频道推出“百强支部 榜样力量”系列报道,使更多基层党支部学有目标、建有示范,为进一步提高基层党支部建设规范化水平树立标杆、做好榜样,为上海继续“当好排头兵”、实现“四个新作为”发挥更大的示范引领作用。

沪浙交界处有这样一个车间,45年来默默守护着两地的碧水蓝天。它每天处理废水18.8万吨,是中国石化集团公司下属炼化企业污水处理能力的排头兵。面对不断出台的环保新标准,它严格保证厂界VOC(挥发性有机化合物)达标排放,是当之无愧的“蓝天卫士”。这个车间,就是中国石化上海石化股份公司(以下简称上海石化公司)环保水务部污水处理车间。

污水处理车间占地面积近0.5平方公里,平均年龄46岁的56名员工个个都是“环保达人”……这个上海石化公司建厂初期就建设的污水处理车间, 到底是怎样的信念支撑着这个团队在日益加大的环保压力下与时俱进?又是怎样的力量让他们在环保难题面前所向披靡?

“因为我们有一支‘招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的党员突击队!”该车间党支部书记陶武荣自豪地告诉记者,“将车间9名党员凝聚在‘党员突击队’旗帜下,冲锋在车间生产‘急难险重’第一线,是支部党建服务中心工作的不二利器。‘党员突击队’起到了示范引领其他员工的榜样力量!”

组织生活合影 上海石化环保水务部污水处理车间党支部供图

亮身份、担责任,就是敢啃“硬骨头”

“这简直是行走的盖子啊,太神奇了!”污水处理车间的加盖沉淀池旁,一批兄弟企业的参观者忍不住啧啧称赞。如今,这个人气颇旺的加盖沉淀池已然成了该车间引以为傲的“心头宝”。可谁曾想到,就在半年前,沉淀池还是困扰干部员工的“心头刺”,车间甚至还收到了上海市环保局的责令整改决定书。

原来,因为技术、材料等原因,尽管沉淀池已实现了密闭和废气处理的达标排放,但遇到特殊天气仍会出现散发异味的情况。车间对此已几经整改,但收效甚微。

既要为直径30米的沉淀池加盖,又要保证吸泥机能够在负重近50吨的情况下正常运行,且要将异味完全封闭,这在行业内并无参考经验。车间设备副主任、党支部组织委员王辉感到责任重大,他暗自下定决心:务必啃下这块“硬骨头”!当天,他便火速召集“党员突击队”成员讨论解决方案。讨论结束后,一张吸刮泥机图纸已被标注得看不清原貌,但他们却清楚地知道了寻找轻巧、牢固、密封性能好的吸刮泥机盖子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多次与设计院、设备厂家联系交流,专程到材料厂家实地比较加盖材料,模拟密封方式……“党员突击队”成员各自承担起自己的责任。经过无数次试验,他们最终确定,使用玻璃钢材料加盖,并同时让盖子随刮泥机桥架并行,且利用侧封板在水槽内转动,用水封将异味与外界隔离。目前,这种新型加盖方式正在申请专利中。

为保证项目施工顺利,他们更是将“办公桌”搬到了施工现场。很快,“党员突击队”便创造了自己的加盖纪录——3个月为5个沉淀池加盖完毕。如今,每到下雨等特殊天气,王辉还会习惯性地在厂界四处“寻味”,但再也不会眉头深锁了。

“我们身边像王辉这样的党员还有很多,大家都有一种自觉意识,都能根据自身特点主动承担起责任。他们清楚地知道自己能够做什么、需要做什么。”陶武荣介绍,污水处理车间的“党员突击队”由车间全体党员及入党积极分子组成。党支部要求党员佩戴党徽上岗,还将“党员突击队”的名单在车间党务公开栏里公示。

“成立‘党员突击队’,就是要做到‘党员带头,冲锋在前’。”陶武荣表示,“党员的身份就意味着义不容辞的责任。我们的目标就是‘身份一亮、做出榜样,旗帜一拉、责任重大’,真正做到重要岗位有党员、主要骨干是党员、关键时刻见党员。”

围绕中心工作,勇做实践的先锋

2016年7月至9月,上海石化公司经历了史上规模最大、涉及装置最多的一次停车检修。与此同时,污水处理车间也面临着史上最大来水处理的压力。就在大家紧绷安全环保弦严阵以待时,意外还是发生了——车间3号污水处理装置受到来水水质冲击,MBR(膜生物反应器)膜系统通水不畅,处于瘫痪状态。很快,膜生产厂家给出了专业诊断:膜受污染严重,清洗有难度,建议更换,需要花费约1000万元。然而这一解决方案立马遭到了车间支部生产委员梁嘉杰的反对,他态度很坚决:更换膜不仅费用高,且采购流程较长,“装置等不起啊!”为说服大家,梁嘉杰当场签下“军令状”——一定在30天内恢复MBR膜的产水率。

污水处理车间沉淀池加盖项目现场 上海石化环保水务部污水处理车间党支部供图

其实,他比任何人都清楚,细如发丝的膜孔被堵得严严实实,要将大面积的膜清理干净谈何容易。“没办法,因为3号装置瘫痪,已经将需要处理的废水暂时切换到另一套装置处理了。大检修期间,不能因为我们装置的原因拖累检修进度,必须和时间赛跑!” 第二天,梁嘉杰便在MBR装置插上了“党员突击队”的旗帜,带着3人工作小组投身清洗工作。

查阅文献、研究膜丝特性、与膜制造厂家沟通、化验分析堵塞物样本……梁嘉杰率领的“党员突击队”最终决定,探索试验次氯酸钠和柠檬酸交替浸泡清洗的方法。正当大家准备松一口气时,第一组膜的试验清洗效果却并不理想。

来不及沮丧,大家便立即投入优化清洗方案的过程中。最终,经过反复试验,在原来的清洗方案上适度加大药剂浓度、延长浸泡时间,这样既能有效保证不损伤膜,又能提高清洗效果。

“清洗方法不难,但步骤很繁琐,时间较长。”梁嘉杰这样解释。先将池水清空,加入次氯酸钠浸泡,一定时间后清空并用工业水洗净,之后再投放柠檬酸泡洗,冲洗干净后再试投运,最后检查产水效果。“既要保证洗膜效果,又要尽可能缩短洗膜周期。整个清洗过程中还不能让膜丝暴露在空气中遭受阳光直射,因此要用消防水不断冲洗。”

7月高温天,梁嘉杰和 “党员突击队”12小时全程紧盯现场,不断对清洗方案作调整优化。他们身上的衣服湿了又干、干了又湿,也全然不知脸上的是汗珠还是溅到的消防水。

为了提高清洗效率和效果,清洗MBR膜采用 “无缝衔接”的工作模式。“比如今天第一组膜开始浸泡,同一时间对第二组膜投放药剂,再对第三组膜抽水。”梁嘉杰介绍,为了分担处理检修废水的压力,清洗MBR膜遵循“先易后难”的原则。“这样一来,堵塞程度相对轻一点的快速洗毕,可以立马投入运行。”

没有假期和日夜的概念,一组一组MBR膜清洗完毕,宣告这段时间特殊工作的结束。20天后,MBR装置终于恢复了90%的产水率。成功清洗MBR膜,不仅为公司节省下一笔不菲的更换费用,更让污水处理车间积累了宝贵的MBR膜系统运行经验。

“党支部号召‘党员突击队’面对‘急难险重’任务时,带头冲在前面,充分发扬‘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优良传统。”陶武荣介绍,围绕节能减排、挖潜增效、攻坚克难等工作,“党员突击队”总是勇当排头兵,用行动体现出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党支部每季度都会汇总“党员突击队”工作情况,并在“党员积分制”考核中予以加分奖励。

做贴心“娘家人”,齐心拧好环保这股绳

“何英姿同志,感谢您26年来为污水处理车间作出的贡献,辛苦了!”最近,污水处理车间的一线操作工何英姿要退休了。为了赶在夜班下班前将光荣退休证书送到何英姿手里,当天一大早,陶武荣便领着班子成员来到车间。何英姿感动得语无伦次,忍不住眼泛泪花。她知道,自己是近年来第一个享受这种待遇的人,但绝不是最后一个。

随着时代的变化发展,员工退休敲锣打鼓的欢送仪式早已淡出历史舞台,但老员工很看重退休的仪式感。

现场安全隐患检查 上海石化环保水务部污水处理车间党支部供图

“很怀念以前的退休形式,很郑重很光荣很有人情味,让人难忘。”随着这两年污水处理车间迎来老员工退休潮,党支部要求“党员突击队”进一步加强联系和服务职工群众的工作,做员工信任的“娘家人”。于是,这支队伍又开始为当好“娘家人”花费起心思来。

“耐心倾听群众诉求,热心解决群众问题,细心解释规章制度,尽心协调解决问题,爱心帮扶困难群众。”陶武荣介绍,这是污水处理车间党支部紧密结合“两学一做”,要求党员日常联系群众必须遵循的“五心”准则。

“员工是车间的基础力量,只有把事关员工工作、生活的难点问题解决了,才能将员工拧成一股绳、聚成一团火。”陶武荣告诉记者,“党员突击队”的成员不仅要成为安全环保生产的榜样力量,更要成为员工和车间的情感“纽带”。党员要及时了解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耐心倾听他们的诉求,互相帮助提高技术。

“如果将整个污水处理车间比作一台机器,56名员工便是零件,零件的完好无损是这台机器正常运行的保障。车间氛围和谐,员工才会带着对车间的强烈认同感,围绕解决环保问题、提升环保效益齐心协力。”说到这一点,陶武荣信心十足。他表示,遇到环保问题需要解决,56个人没有一个打退堂鼓的。“咱们人人都是技术过硬的‘环保达人’!”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 寻求合作 ››

榜单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