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乐网
当前位置: 首页 >健康 >心理 >正文

作为病人家属,你需要了解他们的心理感受!

2018-06-21 21:44    

病人是一个复杂的实体,心理活动可因病、身体状况、个性特征不同而异。一般来说,病人具有以下心理特点,家属应当给予必要的理解和关怀。

1

主观感觉异常

病人患病前,心理活动主要指向外界客观事物,不太留意躯体状况。一旦患病,注意力转向自身,对呼吸、心跳、胃肠蠕动等异常敏感,甚至泛化到体位和姿势,一会儿觉得枕头低,一会儿觉得被子沉。

2

心境、情绪不佳

病人极易出现焦虑、激怒或消沉,尤其遇到病情有变化,要做特殊检查或准备手术时,更易激惹,出现希望检查,又害怕检查;希望知道诊断结果,又不敢去看诊断结果的矛盾心理,以致焦虑、恐惧、失眠、吃不下饭。

3

被动依赖

健康人一旦生病,会突然成为家人和同事关照的中心,于是变得被动依赖,情感脆弱,甚至带有点幼稚的色彩,如:

自己能干的事要让别人去做;

能吃下的东西经过劝说才肯吃;

一向独立的人变得没主见;

一向好胜的人变得没信心等。

此外,病人爱和归属感增加,希望得到更多探望、关心和温暖,否则会感到孤独、自怜。

4

敏感的自尊心

人有了病,自我价值感受挫,自尊心会不同程度地受损,较之往常更为敏感,点滴小事也要计较。比如,有的人被直呼其名,或以床号代替姓名时,都会感觉不舒服。

5

疑虑重重

病人患病后往往变得神经过敏,听到别人低声言语,就以为是在议论自己,觉得病情加重,甚至没救了;对别人的好言相劝半信半疑,甚至曲解;对诊断、治疗顾虑重重,担心误诊或药物的副作用;身体某部位稍有异常感觉,便乱作猜测。

6

期待心理

不论急、慢性病人,都热盼早日康复,这种期待心理促使病人四处求医。而这样的期待一旦过高,极易引发抱怨。

7

习惯性心理

病人刚刚生病时,难以立刻进入“病人角色”。一旦适应了病人生活,又往往产生对疾病的习惯性。即便康复,心理上仍感到“虚弱”,应该出院而不愿出院,应该上班而不愿上班。

文/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五医院

主任医师赫楠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 寻求合作 ››

榜单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