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乐网
当前位置: 首页 >头条 >教育 >正文

有一种教育方式叫做温和成长,这位妈妈的方法值得借鉴

2018-06-23 05:19    

清瑕,“悦长大”专家问答平台特约作者,中国教育学会家庭教育委员会理事,美国Global A&C Education CEO。

享受温和成长

——“鸡汤”妈妈 Iris和她的儿女

如果让熟悉Iris的人用一句话对她进行描述,我想大部分人会这样评价:Iris是一位温婉而爱煲“鸡汤”的妈妈。

温婉自然代表她的好性格。爱煲鸡汤,是因为微信传播的今天,北美各大教育群里常常能看到她不定时发的励志、温情、调侃类的语言和故事,不愠不火,但又温暖有力,时时在私家小群里还能听到她苏州吴侬软语的歌声。

她是一个温和而细心的母亲,更是一个热心于教育分享的人。在不同的分享里,邻居孩子从胆怯抑郁走出来的故事,他们夫妻带孩子自驾游惊心动魄经历,一件件娓娓道来。听她讲家庭教育的故事,不仅是一份深情的述说,更是一份温柔的思考,感受到孩子温和成长的幸福和别样…

意外发现,却带来悉心的培育

每个孩子都有潜能,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不经意间的发现常常会有,悉心的培养和坚持却是对父母的考验。

Iris八十年代初毕业于成都电讯学院,老公是这个学校的在读研究生,校友的缘分,二人相识相爱了。婚后,他们选择到Iris的老家无锡工作。大女儿的出生给整个家庭带来了快乐,爱唱歌的她每晚都给女儿唱摇篮曲。“365夜故事”成了孩子入睡前的必修课,性格开朗的她喜欢逗女儿乐,陪孩子玩。

那个时候,因为工作原因,每早她都得7点上岗打卡。一天,不到2岁女儿的“失踪”却深深震撼了她。那天一早,看孩子还在熟睡之中。她不忍心叫醒孩子送托儿所,就先去不远的单位报到。原本想着,打完卡后赶回家中,再抽空送女儿。当她急匆匆赶回家里的时候,却发现女儿不见了。找遍了家中所有的角角落落,就是不见孩子的身影。惊吓中,她赶紧给居住不远的孩子外婆打电话。妈妈告诉她:“刚才你女儿打电话来说,妈妈不在家。我就过去接她过来了。”

Iris非常吃惊,这么小的孩子怎么能知道外婆家的电话号码,又如何会打电话的?那个年代,电话在中国还是一个奢侈品。人们很小心的用着,很少会想到让这么小的孩子去学打电话。孩子回来,惊鸿稍定的她专门“审问”了这个“小精灵”。女儿告诉她们,妈妈每次给外婆打电话,她在旁边看到就记住了。今天看妈妈不在家,一个人在家感到很害怕,就给外婆打了电话。幼小的女儿观察和记忆力这么强,既让她很惊讶,也让她看到了孩子的潜力。

这件事过去不久,Iris去北京出差,就将女儿送到外婆家寄养。她告诉妈妈:“我每晚都会给孩子讲一个故事,从不间断。您晚上在孩子睡前也给讲个故事吧。”外婆带孩子的时候,没有继续给孩子讲新故事,而是问孩子都听过哪些故事。那几天,孩子每天都复述听过的故事给外婆听。出差回到家中,听到外婆的叙述,Iris就对女儿进行了检测。她发觉,女儿的复述不仅完整,而且大部分故事能做到一字不差。故事开启了孩子的成长之路。她不断给女儿讲着更新鲜的故事,女儿也在复述了解中,感受着故事带给她的乐趣,影响和思考。

事实上,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我们每一个父母又何尝碰不到这样的惊讶,但我们是否能够始终做到这份坚持和用心。或许所谓少不更事的时候,种子却已经开始发芽。Iris说,孩子如海绵,可以吸纳,看你给她怎样的养分。养分好就会吸收更优质,对孩子成长有益的东西,需要父母用心的浇灌,她从小就开始注重孩子的习惯养成,时间的管理,自理能力的培。至今,孩子们依旧保持这份常规但必须的工作不迟到,准时起床,自己会烹调的习惯。

女儿五岁那年,从事半导体专业研究的他们,因工作需要举家移居到了新加坡。女儿也开始就读于那里一所仅一个年级就有400多名孩子的超大学校--振华小学。这所学校实行中英文同步教学,以英文为主,并且一年级就开始了写作课。或许因为儿时Iris对女儿的语言和故事训练,孩子很快就适应了课程教学,且在新加坡学习的五年中,每年都获得了年级第一名的好成绩。

意外的收获,却在持之以恒的不断的悉心培育中。教育和成就孩子,没有捷径,即使是这样有着很好智力因素的儿童。Iris带给我们的经验,确是那不间断的一年一年叠加的365个故事。

父母是伞,移居哪里都有安全感

女儿七岁的时候,儿子在新加坡出生了。没几年,同样因为工作的原因,Iris全家移民到了美国,选择定居在加州的湾区,一直到现在。

姐弟俩虽是同一对父母,但个性禀异。因为儿子出生不久,家庭搬迁次数多,刚到美国租住房屋,居住地不断转换,孩子们也不断变换着幼儿园和学校。儿子表现的有些胆小,遇事会害怕。Iris突然感到,这样的变化不仅让孩子的适应难度加大,更让孩子缺少安全感。为此,她决定放弃工作,在家三年专门陪伴孩子。

在居住的大楼和社区,Iris会主动和邻居打招呼,也让孩子们主动和大人们打招呼。这样,既让孩子们熟悉了环境,更让他们结识了邻居的孩子,业余时间,儿女们也就有了玩伴。在蒙特梭利幼儿园,那些高个子的美国孩子有时候有些霸道,常会欺负儿子。观察到这种情况,Iris就主动找到老师,告诉他们情况,并申请义工工作。在儿子幼儿园,女儿的学校,最常见Iris做义工的身影,忙上忙下,Iris几乎认识了所有的老师。她积极鼓励儿女参与学校公益活动,收集瓶子,卖巧克力、可乐。姐弟两个在公益中不仅收获成就感和爱心,更收获的友情和自信。和学校的良好互动,为孩子营造了良好的成长环境,也让孩子有了更多的安全感,由陌生走向了适应。

女儿在新加坡时,就是个小小的辩手,曾经代表学校参加过新加坡全国辩论比赛。这让她在生活和表达中变得特别自信。面对儿子不敢发言和胆怯的问题,她和女儿一起鼓励儿子上辩论班,这样儿子上了好几年辩论班。儿子中学的时候,学校邀请家长参与学生的辩论赛。作为义工裁判,家长会根据孩子们的表现写出评语。看着一个个选手,Iris心里更关注在其它组别的儿子。那一次,在校内力压群雄,儿子最后代表校队,参加区域多校的总决赛。

面对最后的决赛,刚刚十四的孩子,儿子开始自己收集材料,从国际联盟、争取民主、和平的红色恐怖到奥巴马政权,科学怪人,美国文学等。孩子尽力准备着,还在家预演给父母看。决赛那天,Iris陪伴儿子一起来到离家很远的赛场。必答题过后,在考官为孩子现场准备的9个不同辩题中,儿子抽取了一张。只让思考三分钟,就开始了即兴演讲、现场辩论。看着孩子在台上唇枪舌战,台下的她却不紧张,因为她知道儿子通过这些年的学习,不仅拥有了良好的口头表达能力,而且实现了个性的不断突破,改变了胆怯的毛病。

果然,辩论赛后的儿子更加自信,无论是在学校俱乐部活动,还是在各项大事和比赛中,更延伸到申请大学时的面试中。当自信成为一种习惯,孩子的安全感与日俱增,那已经不在来源于父母,更是他们自己能力提高后的不断强化,但是,那种父母的原始支撑缺一不可,家庭的亲情和谐缺一不可。好性格的Iris和好脾气的先生从来不去责备孩子,一家人说话都不高声。这些年,家里没有因解不开的事而发生过任何争吵,他们凡事让孩子尽力,不让孩子感觉来自父母的压力,而是让他们在温和的环境中享受着成长,感受着进步。

Iris经常陪孩子去图书馆听故事,这已经成为一种习惯。即便孩子在业余时间,学习笛子、小提琴、钢琴,画画等兴趣爱好,他们都没有专门让孩子们去参加各种考级,他们希望自己的孩子温和正常地成长。学业上,在孩子有困难的时候,他们会鼓励孩子自己先研究。实在搞不懂,再来问父母。他们当年都是学习尖子,Iris在那个年代因为成绩优秀曾经获得过科学奖,披红挂绿在大街接受夹道欢迎。如今虽扔掉课本多年,但是他们仍会会去温故知新,帮助孩子解答问题。

在辅导孩子的过程中,他们注重过程分析,注重让孩子自己思考,让他们举一反三。这样的引导让孩子们更懂得了思维的方法,增加了学习的能力。也许这就是我们大众眼里常态家庭,一双儿女成绩很好,女儿从小学到大学一直保持全A的成绩,弟弟也少有几个B出现,俩孩子都是学校的榜样学生,相片都挂在学校的榜样墙上。

温和的成长,处处都是父母的用心。

走向内涵,一样中的不一样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无论怎样,都会走向心灵和内涵的成长。

每年一次的旅游,是他们的家庭传统。一般都是爸爸和孩子们商量后,全权安排旅游线路。他们家基本都是自驾游,因为这样不仅放松随意,还可以根据需要调整路程。这些年,他们跑遍了美国的很多州。有一次用了21天,从加州到西雅图又到加拿大,穿越很多险境,更看到更多仙境。

见多识广的孩子,感触一路,感慨回家。旅游让他们渴望看到更多更大的世界,除了父母回中国的寻根之旅外,从中学到大学,二个孩子经常在网络上寻找不同的游学项目,只要有机会就主动申请,免费出游了澳大利亚、新加坡、德国、英国、日本,哥斯达黎加和美国国内的一些州。儿子第一次申请到哥斯达黎加21天的旅行时非常兴奋,不断拍照传送给家人分享,告诉大家,很累但学到很多东西。

开阔的眼界让孩子更宽厚豁达,旅行也一样磨砺着孩子们的精力体力。打小就让孩子坚持锻炼,这些年派上了很大用场。女儿小的时候,她总是让她自己走路,不轻易抱她。一次公司组织出游,不到五岁的女儿自己坚持走了2个半小时,让身边的同事不仅感叹这妈妈为何这样 “狠心” ?后来,女儿在学校的田径比赛中获得三金一银的好成绩,即便如今因为运动还去考了个瑜伽老师的资格证。他们家有个乒乓桌,全家都喜欢打乒乓球。儿子五岁开始,每年圣诞节前后都会去滑雪,从没间断。坚持运动,让孩子强健了身体,更拥有了的坚毅个性。

当现实的目标开始远去,教育越来越呈现出最原本的目标。走向内涵,尊重内心,成为一种选择。女儿全A的学习成绩和只考一次就高分的SAT,11门 AP课程、日语法语校级考核第一的证书,以及良好的综合素养,让她顺利地录取到了普林斯顿大学。孩子的申请文书写满了父母对她成长所做的点滴故事,中华文化水浒传、西游记的影响。这样的文书,让审查官看到了一个能力强大而懂得感恩的华裔孩子。

这也是我们中华文化的真正内涵。事实上,Iris的两个孩子对父母的感恩,一直表现在他们的生活点滴中。当孩子学会做饭,每年的父母生日、感恩节,孩子们都会在网络下载菜单,为父母做一顿丰盛的宴席。这份感恩一直保持至今。讲到这些,我听到了Iris幸福的笑声。

而让他们欣慰遗憾的是,当女儿被普林斯顿大学录取后,一直在思考着究竟是去远在东部的藤校,还是留在加州伯克利大学读书。虽然两校都是名校,但学费相差甚远,普林斯顿除了学费外,由于离家远。生活费用也高。上本州学校,学费便宜,并有奖学金。她想,伯克利是很好的大学,等读研究生的时候,自己有实力不再依靠父母,就可以选择自己想去学校。在专业选择上,居住在硅谷,知道IT专业的收入高,而她觉得学IT的人太多,没必要去赶这“时尚”,更多遵从自己的内心和爱好,最终选择了读伯克利的商业专业。如今,刚毕业的她做着金融分析师工作。

受姐姐影响颇大的弟弟,大学申请也直接上了加州大学。和姐姐持有一个观点,不给父母增加负担,先上州立学校,独立后靠自己再上研究生选择其它学校,同样也上了商业专业,如今刚刚大二。懂事、省钱、省心, 温和而平实的生活,和一个普通邻居一样,却有着不一样的内涵。

Iris说,他们家育人理念很平凡。中国传统在他们家影响很大,全家几乎都说中文,如今连老外的准女婿也研究了三年中国文化。只是儿女的逐渐长大,让Iris工作后的闲暇变得冷清了些。所以,她除了锻炼身体外,更愿意去转发摘录一些喜欢的文字分享给大家。她说,帮助他人,是一份最好的贡献。

一份温和平凡的孩子成长日记,却是一份最值得借鉴的平常经验。

其实,平常最可贵……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 寻求合作 ››

榜单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