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乐网
当前位置: 首页 >头条 >财经 >正文

一夜之间 似乎整个华尔街认为美股崩盘在即

2018-06-24 20:31    

“起因是从美银美林的一份调查报告开始的。”

非理性繁荣

美银美林策略师Michael Hartnett和Jared Woodard在研报中写道,11月3-9日接受调查的全球基金经理中有净48%认为股市被高估,尽管现金水平出现了下降,而这正是“非理性繁荣”的征兆。市场极为笃信金发姑娘现象——高增长和低通胀并存,导致风险资产投降。

报告还显示:

11月股票配置比例增至净49%高配,为2015年4月以来最高;

做多纳斯达克是今年来第6次最热门交易;

现金水平下降至4.4%,为2013年10月以来最低;

美国银行牛熊指标升至7.2,但尚未触发抛售信号。

美银美林的调查报告一向是华尔街的参照标准,每个月都会公布世界上最拥挤的交易,而之后该项交易往往发生反转。

按道理来讲,这份报告不足以引发轩然大波,但问题就在这份报告发布的时机——正值全球股市携手垃圾债下跌之际。股市下跌没什么好怕的,但是垃圾债的下跌是整体市场承压的警讯。

垃圾债发来警讯

垃圾级债券被看作是市场风险偏好的指示,通常是投资者获取高回报的选择,特别是在当前超低利率的环境下。虽然美联储处在加息通道中,但是美国10年期国债和30年期国债收益率都低于历史平均水平。

2017年10月9日至11月6日,标准普尔500指数和SPDR彭博巴克莱高收益债券ETF走势示意图。

早在本月初,华尔街的悲观主义者们就开始警告警惕垃圾级债券近期创纪录的下跌行情。

追踪垃圾级债券的SPDR彭博巴克莱高收益债券ETF收于自3月24日以来的最低水平。另一大垃圾级债券ETF——iShares iBoxx美元高收益企业债券ETF同样突破了3月末的最低位。

两大ETF都在本月初的时候跌穿200天平均移动线,显示当前固定收益产品已经显示出熊市趋势。技术分析师倾向于追踪资产的短期和长期平均值以认定该资产是处在牛市趋势还是熊市趋势。

一些投资者认为垃圾级债券的下跌意味着股市在未来将会开始下跌。其中新债王杰夫-冈德拉齐就是其中之一。

新债王冈德拉齐的推特:SPDR彭博巴克莱高收益债券ETF连续6天下跌,标普500指数却连续6天上涨,哪一个才是正确的。

垃圾级债券所谓的收益率溢价,或者说是息差周三刷新2个月以来的最高值,并在持续上升。当前垃圾级债券的息差在3.5个基点左右。这意味着,平均每个垃圾级债券投资者在投资垃圾级债券时会要求该垃圾级债券的收益率比同久期的国债高3.5个基点。

美银美林美国垃圾级债券息差走势图。

华尔街主流观点认为,即便垃圾级债券的下跌不会扭转当前股市的走势,也可能会让股市出现回调。处于历史高位的股市出现回调的可能性是很大的。

有鉴于此,华尔街各大投行都不约而同,给出了一条超配新兴市场的交易策略。

法巴资产管理认为,美股的价值有点脆弱,所以就长线结构性交易而言,相对美股更多重配新兴市场股票是一种合理选择。该公司两周前采用了一种相对美国股市更看好发展中国家股市的策略,认为后者相对而言估值依然较低。伴随利率的上行,美股“调整在即”,因为此前的涨势已经过头。

同日,瑞银也公布了《2018年新兴市场十大交易策略》。

瑞银预计,新兴市场股市2018年上涨8-10%。在美元疲软的情况下,新兴市场货币应该会守住阵地。与发达市场利率和信贷相比,新兴市场固定收益产品仍然看起来便宜。发达市场的利率上涨幅度可能不足以引发新兴市场的剧烈非线性反应。

这十大交易建议分别是:

1、相对于墨西哥股市,超配巴西股票,进行外汇对冲;

2、相对于金属和采矿股,超配银行股;

3、相对于MSCI新兴市场,低配土耳其,做多美元/土耳其里拉;

4、买10年俄罗斯联邦债券,做多俄罗斯卢布/加元;

5、做多2023年到期巴西国债,做多巴西雷亚尔/哥伦比亚比索;

6、接受5年期墨西哥TIIE利率,支付5年期美元互换利率;

7、做多阿根廷比索/美元;

8、做多捷克克朗和波兰兹罗提兑欧元;

9、做多新加坡元兑美元和日元;

10、相对美国高收益债,超配新兴市场主权债。

享受最后的狂欢

不过,摩根士丹利认为越到这个时候,先别着急抛股票——暂时坚守股票投资阵地,遏制住回调期离场的冲动。

摩根士丹利策略师Serena Tang和Andrew Sheets等人在一篇长达40多页、题为《牛市将如何结束》的报告中写道:

毫无疑问,与历史水平相比,主要资产类别看上去大多比较贵,然而股市在周期尾声仍可以进一步上涨。

宏观经济数据强劲,相应的,可以侧重股票投资,低配高收益信用债。这与信用类资产在周期结束时率先下跌的情况相一致。这是美国历史上持续之久排名第二的牛市,也是在其中享受最后狂欢的机会,明年转跌的风险将会“升高”。

市场情绪正面,但还没有过热。加杠杆和市场情绪开始显现出在周期末尾时过度的迹象,但政策收紧尚不足以成为催化剂。2018年,关键在于择时。(编辑:姜禹)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 寻求合作 ››

榜单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