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乐网
当前位置: 首页 >头条 >社会 >正文

温州百岁工匠:去世前一个月仍在家画图纸

2018-01-14 13:12    

去世前一个月仍在家画图纸温州百岁工匠谱写传奇人生

欧青老先生(右)在工厂指导技术工作。

机械制造是温州的标志性产业,而提到近百岁的欧青,业内的技工们没有不知道的,他被尊称为“欧师公”。身处传统制造领域,欧老和机械打了一辈子交道,他的传奇人生还被载入《温州市机械工业志》。

老人96岁的时候,仍然在工厂一线上班,去世前的一个月仍在家里画图纸。11月13日凌晨,欧老先生在家人的陪伴下离开人世,留下了他还未画完的零件设计图纸。

昨天温州微雨朦胧,前来悼念的宾客大多鬓角斑白,带着景仰的神色。

本报记者 汪子芳 见习记者 邵晨婵

20岁时一举成名

改造发动机拯救工厂

生于1919年的欧老先生,几乎见证了温州整整一个世纪的变迁。

小时候由于父亲失业,家里经济拮据,欧青只读过3年书,15岁就到温州的火柴厂当童工,没干多久又被邻居介绍到上海去做学徒。学徒四年,凭着吃苦好学的品质,欧青很快就脱颖而出,连师傅都感慨:青出于蓝胜于蓝。抗战爆发时,他正好回家探亲,之后就留在了当时温州规模最大的机械修造厂——毓蒙铁工厂当技工。

战争期间,浙南沿海的交通运输被封锁,工业所需的柴油无法运进,温州几乎所有的工厂都停工了。“米厂、面粉厂、锯木厂,还有小发电厂统统歇业,内河所有轮船,从乐清到琯头,从平阳到鳌江,统统停开了……”欧青生前曾回忆道。

内外交困之际,欧青开始琢磨着改装发动机,想办法让烧柴油的发动机以木炭、砻糠、木屑为动力运转。通过他的努力,温州大大小小的工厂重新开工,瑞安、平阳、乐清以及温州市区的厂家都找上门来,大家排着队来找他改装机器。欧青一举成名,那时他才刚刚20岁。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 寻求合作 ››

榜单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