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乐网
当前位置: 首页 >头条 >社会 >正文

野生动物保护工作者数十年坚守 守护大山的“精灵”

2018-01-14 13:12    

朱鹮归巢飞向鸟山。

华英(右一)指导青年摄影师拍摄鸟类。

原标题:守护大山的“精灵”

本报见习记者 陈卓珂

苍茫的秦岭山脉中,大熊猫、金丝猴、羚牛、林麝、朱鹮、红腹锦鸡等我国特有的珍稀濒危动物遍布其间。野生动物保护工作者,用数十年的坚守,留住一方青山绿水,也留住一片生机勃勃。

“草根”护鸟人爱鸟17年

“只要鸟叫一声,动几下翅膀,我就能分辨出它的种类。”谈起洋县境内的鸟儿时,华英自信又从容。

华英家的外墙上悬挂着“世界自然基金会观鸟基地”“陕西省野生动植物科普宣传教育基地”“鸟网十佳联络站”等17个牌匾。“‘斯巴鲁生态保护奖’,是最让我自豪的一个奖项了。”他说。

2016年2月2日,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将2015年度“斯巴鲁生态保护奖”颁发给华英,以表彰他坚持义务爱鸟宣传、搜集和建立洋县鸟种分布动态档案的勤奋工作。

当时的65个获奖者中,大都是来自野生动植物保护岗位的科学家。华英还记得领奖那天的心情:“领奖前,我看了一下名单,好像只有我一个普通农民。能和很多著名科学家一起领奖,现在想起来我还很激动。”

这块华英无比珍视的奖牌,也是他17年坚持的最好证明。

洋县草坝村是国宝朱鹮的夜宿地、繁殖地和重点觅食地,华英的家就在这里。“2000年8月19日,中科院动物研究所的丁长青教授带领30多位国内外专家来洋县观鸟,邀请我作为他们的向导。一趟走下来,他们发现了40多种鸟。”华英说,“从那时开始,我意识到洋县的鸟群种类多、分布面广,就萌生了为鸟种建立档案的想法。”

2005年,华英受日本朱鹮保护协会邀请,参加了日本环境教育研讨会,并受邀参观了当地爱鸟协会。回国后,大开眼界的华英下定决心创办爱鸟协会。他向陕西汉中朱鹮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申请,成立洋县朱鹮爱鸟协会,对以朱鹮为主体的鸟类进行保护、宣传、观察及科学研究。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 寻求合作 ››

榜单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