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乐网
当前位置: 首页 >头条 >人文 >正文

洋人就要攻城了,此总督临危不乱:让我们拜吕洞宾吧

2018-06-27 16:28    

清朝末年,中国在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全面落后于西方殖民者。落后就要挨打,这是颠扑不破的真理。于是,英国人依仗船坚炮利,悍然发动了鸦片战争,把老大清朝揍趴下了,还签订了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规定开放五个通商口岸给英国,不过并没有允许洋人入城。

这让英国人很不爽,特别是在广州城,中英双方为此多次摩擦。按道理来说,稍有脸皮的人,别人不让他们进家门,就应该知情识趣,然而殖民者根本就不管这些,他们的目的就是掠夺、抢劫。广州巡抚叶名琛就因为抵制得比较好,没让洋人进入,受到清政府的嘉奖,让他当上了两广总督。

要说这个叶名琛,并非碌碌无能之辈,他18岁就考上了贡生,小珏翻遍清朝历史,像这样的天才,不说绝无仅有,起码也是寥寥无几。随后,他一路加官进爵,不到四十岁就当上了广州巡抚。当然,这个位置并不好当,除了要像别的巡抚一样管理税收、治安、平乱以外,还要和洋人打交道。

但是叶名琛处理得算是非常出色,在鸦片战争之后,清朝威信扫地的情况下,叶名琛依然顽强捍卫着老大中国表面上的荣光。更为重要的是,他多次化解了英国人入城的无理要求,坚持了最后一丝底线。

不过,两国交锋,还是依靠实力最终说话。英国人在1856年10月,一手炮制了“亚罗号事件”,对清朝百般刁难。客观的说,叶名琛处置得非常得当,就连马克思也撰文称赞此时已经升任总督的叶名琛彬彬有礼,真诚而妥当的处理问题。

可是别忘了人家就是来挑衅的,英国海军悍然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真正的考验才算到来了。这位叶总督,开始死活不相信英国人会开战,他非常自信,原因有两点。

一是因为他得到了情报,去年的英法联军在与沙皇俄国的克里米亚战争中遭到惨败,印度军人又发生哗变。二是他在广州命人摆设沙盘,亲自扶乩,乩判曰“十五日后便无事”。

咱们先说第一点,这体现当时封建中国的落后和无知,克里米亚战争已经过去将近一年,英法联军战胜了恶果。堂堂总督的情报还出现了截然相反的结论,造成判断失误。印度军人哗变规模也不大,很快就被平息,根本无伤大雅。

至于说扶乩,这是当时中国广为流传的迷信方法,是道教的的一种占卜之术。“占”的旁边是一个架子,二人“扶”丁字形木架在沙盘上划字“占”卜,谓之“扶乩”。目前已经失传,很多人无聊所玩的笔仙、碟仙游戏应该算是扶乩变异版和简化版。

在明清之时,扶乩可谓非常风行,每临大事,都有采取这种方法判断吉凶和走势。在明朝,蓝道行就用扶乩术搞垮政敌严嵩;崇祯皇帝在破城之前也用此占卜过前景;清朝纪晓岚所写的《阅微草堂笔记》有大量扶乩的故事,连《红楼梦》也提到“妙玉能扶乩”。

好吧,话说回叶名琛,等他做完扶乩之后,自然是一身轻松,广州城的防御也随之放松。当探子奏报三艘英舰驶入珠江攻占猎德炮台的军情,他竟然还能笑着说:“没有事,太阳下山,他们就自然退去了。”但他没想到的是,带着强权思想的英国人,不管三七二十一,炮轰广州城,十三日开打,十四日城破,果然到了十五日的时候就没有了战事。

在城破之时,这么危急的关头,叶名琛没有再做抵抗,而是转身回到总督衙门。他一生笃信吕洞宾,在总督衙门里建了一个“长春仙馆”,里边祭祀吕洞宾、李太白二仙。虽然这两位大仙的扶乩没有灵验,但是他还说诚信祷告,再次请求吕洞宾的帮助。

万分遗憾的是,吕神仙管不了洋人,他们还是杀了进来。英军最后在左都统署花园的八角亭里将叶名琛搜出,并将他劫掠到城外英舰上。英国人太高估这位总督的威望了,他们怕清廷和百姓闹出事来,以囚禁拿破仑的方式将叶名琛关在印度加尔各答。

清廷闻讯,丝毫没有留情,革去叶名琛所有的官爵,百姓更是为这位总督编出了无数笑话。叶名琛最后还是很有气节,他自比海上苏武,仿效伯夷、叔齐不吃洋人的食品,在异国他乡活活饿死。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 寻求合作 ››

榜单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