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乐网
当前位置: 首页 >头条 >人文 >正文

盘点历史上最伟大的狙击手,有个中国人赫然在列

2018-06-29 02:21    

狙击的确切含义为:趁人没有防备,突然袭击。

那些拥有精准枪法、善于隐蔽作战的射手就被称为狙击手。在战场中,一个好的狙击手可以自成一个小队,也可以灭掉一个小队。在各大游戏中玩家也热衷埋伏一地,一击致命的快感。

很多电影更是以狙击手为主角,获得了空前的成功。比如经典的《兵临城下》和最近大火的《生死狙击》都是这方面电影的代表。

但是,在历史中,那些真实存在过狙击大师们的故事可比电影和游戏精彩了不止百倍。今天我们就来回顾一下那些在历史中真实存在过的传奇狙击手的故事。

首先要讲的是在抗美援朝战争时中国的“冷枪王”——张桃芳。他的故事只能用奇迹两字来形容——首先他使用的是一把不带任何光学瞄准设备的老式苏制步骑枪,在537高地单兵作战32天,共发射436发子弹,击毙或击伤美军214名,自己毫发无损。更为奇迹的是,他在此前从未接受过任何正规训练,是个名副其实的新兵蛋子。凭借这个壮举,他成为了抗美援朝志愿军中冷枪射杀记录最高的狙击英雄。

在苏芬战争中有一个身着白色伪装服的芬兰陆军滑雪部队狙击手,在摄氏零下20-40度的环境中使用没有安装瞄准镜的芬兰版的莫辛纳甘狙击步枪射杀了542名苏军。当时的苏军士兵都惊恐地称他为"白色死神",这个人就是被世界上杀人最多的狙击之王西蒙·海耶。虽然他后来被另一名狙击手击中,但是他奇迹般的活了下来,当他在2002年逝世时,已经97岁高龄。在100天的时间内,他平均每天狙杀超过5名敌军,由于芬兰的冬天早上时间较短,因此也可以说他在有日光时每小时便可狙杀一名敌军。

战场上最致命的武器不是子弹或枪炮,而是孤身一人的狙击手。罗伯·费隆在2002年参加“水蟒行动”时,发现三名基地组织恐怖分子,他使用距狙击步枪,连开三枪。第一发射失,第二发击中背包,第三发击毙。事后测量,射击距离为2430米,创下远程狙击的世界纪录。这段距离,连子弹都需飞行4秒钟后才能击中目标。

他是苏军最知名也是最致命的狙击手,在斯大林格勒战役中一共击毙了225名德意志国防军和其他轴心国的士兵与军官而一战成名。在二战期间共击毙德军400名。由他培训的狙击手共毙敌约一万名。他就是电影《兵临城下》的主人公原型——瓦希里·扎伊采夫上尉。扎依采夫在军史学家眼中声誉极高,这不仅是因为他为狙击学的发展作出了贡献,而且是由于他战胜了德军最著名的狙击手之王科宁斯。

以最小的成本使敌军付出最大的代价,是狙击手存在的意义,而一个好的狙击手则是让死神与上帝徘徊在他们每一发子弹的幽灵。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 寻求合作 ››

榜单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