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乐网
当前位置: 首页 >头条 >房产 >正文

本周800多套新房入市 成交量环比大涨145%

2018-06-29 18:09    

本周作为国庆小长假后的第一周,共有4家楼盘推出超800套新房,较上周“最惨淡”的黄金周来说,认购量和成交量均有大幅上涨。此外,还有不少项目都开始加快了领销许、登记、推盘进度。由此可见,南京楼市的“银十”才刚刚开始,后面还有将有一波开盘浪潮。

今日热点

1、本周4盘推800多套新房 认购、成交量均大幅上涨;

2、南京35处积淹水点改造年内完工 目前已完工25处;

3、浦口区房改办标准化建设显成效 一站式服务获赞扬;

4、住房格局渐变:租房需求五年内增长102%;

5、楼市供应端再次发力:国土部敦促已供土地开发。

看点

01

本周4盘推800多套新房 认购、成交量均大幅上涨

据统计,南京楼市本周共计4家楼盘推新,数量超800套,其中一家为纯新盘。

本周四,位于桥北的大华锦绣华城冒雨推出247套毛坯房源,也是黄金周后首家推新的楼盘。据悉,该批房源为14、15、21号楼小高层房源,户型面积83-143平米,整体销许均价19664元/平米。此前共有1184组买房人参与此次摇号,中签率21%。毫无疑问,大华锦绣华城推出的247套房源全部售罄!

本周六,擅长板块“开拓”的万科,在江宁淳化打造的首个纯新盘万科和昌金域东方正式摇号,并随即通知于下午5点正式开盘。项目首推1、2、3、4、5、8、12#楼精装房源,共384套,面积88、90、110、115平米,销许均价为23857元/平米,低于之前2万5的放风价,且认筹享受5000元的购房优惠。据悉,此次共有509组买房人参与摇号,中签率75%。

同一天,位于江北的宝隆时代广场平推8号楼4.8米挑高公寓,共132套,户型为C户型61平米,目前在售5、9号楼少量房源,户型面积56、65、62平米,均价19000元/平米,毛坯交付。

今天,位于江宁的碧桂园湖光山色也平推48套毛坯湖景叠墅房源,面积189-290平米,均价19978-21059元/平米。

此外,江宁青龙山新城融侨悦城本周领到372套房源销许,并开始排号登记,面积为89、109、119平米,共计372套房源,销许均价22781元/平米。

城北燕子矶融创玉兰公馆于本周启动意向客户验资,将加推12、13号楼精装房源,面积129平米,共220套。

同区域的中航国际社区昨天早上与融创玉兰公馆爆发“口水战”,预计10月加推6、7、8号楼共计372套毛坯房源,户型为89、95、115、140平米,前期均价25800元/平米。

此外,有消息称,位于江北浦口的金象朗诗红树林预计近期将加推7#楼,户型面积为89、103、119、126平米四个户型。

据南京网上房地产数据显示,截至10月15日17:00,南京楼市本周(10.9-10.15)共认购商品住宅815套,成交1406套,日均认购近72套、成交82套。较前一周(10.2-10.8),认购506套、成交575套相比,认购量环比上涨61%,成交量环比上涨145%。

看点

02

南京35处积淹水点改造年内完工 目前已完工25处

上个月,一场突如其来的大雨让南京主城不少地方又一次进入看海模式,包括汉中路上的南京医科大学、燕山路、华电北路、友谊河路等区域成为常态积淹水点,部分甚至在夏天的汛期没淹的地方在这场大雨中也沦陷了。据了解,之所以造成这一问题,除降雨短时间过大因素外,正在改造的积淹水点尚未完工也是重要原因。

尚余10处计划年底完成

去年汛期,多场连续性强降雨考验下,长江、秦淮内外河持续高水位,城市排涝任务艰巨。南京城出现了银城东苑、怡康街、中山门外大街五棵松等多处积水点。 汛期后,围绕这些常态的积淹水点消险整治被列为南京市政府民生实事之一。随着部分工程的竣工投用,尽管今年汛期同样强降雨频繁,但无论是积淹水片区还是具体水患都较往年大为好转。不过,上月末一次持续降水过程让以银城东苑、华电北路为代表的积淹水点再度引发市民关注,对于南京进行一年多的专项改造进展如何各界都很关心。记者从南京水务部门获悉, 今年,南京有35处城市积淹水点整治被提上城市防汛防旱部门的年度计划。截至目前已完工25处,尚余10处计划年底全部完成。

明年主汛期到来前能见效果

这其中,作为重中之重的银城东苑片区整治总投资近4亿元。内容包括上滞、中排、下闸。上滞即在友谊河上游,通过挖深疏浚现有塘坝,增加蓄水能力,减缓山洪下泄。中排即将原来后标营路、东苑路、紫金东路、银城东苑小区直径600毫米至1000毫米排水旧管道,更换为直径1500毫米至1800毫米新管道,增强排涝能力。下闸即在友谊河七桥瓮段外秦淮河入口处,新建一座河口闸和每秒50立方米流量的大型泵站,彻底解决汛期外河水位高于友谊河出现倒灌的现象,加快河道排涝。目前,整治工程上游、中游段均已完成,下游的河口闸泵站工程正在施工。预计明年主汛期到来前就能看到真正效果了。

紫金山排洪沟建起6座拦砂坝

之前因落差太大逢汛必险的玄武区板仓街9号江苏省文化产业园整治项目,由于紧靠紫金山北麓,汇水面积14.9平方公里,落差400多米,每次大暴雨都造成产业园大门处地面被冲毁。整治工程在紫金山排洪沟上游建起了6座拦砂坝,每道坝长十几米、高1米多、宽2米,用钢丝网填充石块筑成,总长度近300米,其作用是延缓山洪下泄速度。今年汛期几场大暴雨,山洪下来后通过管道排入玄武湖,片区安然无恙。

不过,对于改造完成后再遭遇大的雨情时南京主城还会不会出现积淹水点,水务部门相关部门负责人表示,绝对避免是不现实的,因为在排水管径有限的情况下,当雨量超过排水能力,一定还会造成积淹水。不过,只要能够满足在停雨后1-2小时能自行清排干净,那就证明改造是有效的。

看点

03

浦口区房改办标准化建设显成效 一站式服务获赞扬

10月13日上午,20户公租房保障家庭至浦口区住房改革办公室办理公租房选房及承租手续。

据了解,原先公共租赁住房选房流程较为复杂,需市民在摇号选房后,自行前往房屋建设单位办理相应手续,近日天气冷热不定,保障对象又多为弱势群体,来回奔走很是麻烦,浦口区房改办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现在不一样了。

据悉,浦口区房改办实行周例会制度,每周对照内部“标准化管理实施计划”,逐项检查业务工作办理情况,并认真研究、制定可行的便民方案,把“如何减少市民办事时间、怎么让市民少跑路”作为全体员工每周的“必修课”。

在多次讨论后,浦口区房改办优化选房及承租流程,邀请房源开发单位,现场联合办公。当日上午9点30分,一位女士参加了选房会议,随后,在工作人员的带领下抽取了顺序号和房号,在交纳租金、领取发票、签订租赁协议后,便完成了所有手续,可马上入住所选公租房。一站式服务免去了市民需跑多个部门办理的麻烦,缩短市民办事时间。

看点

04

住房格局渐变:租房需求五年内增长102%

随着流动人口不断增加以及房价攀涨,我国租房市场需求正迅速增长。

业内研究院发布的《2012年-2016年5年租房趋势报告》(以下简称“报告”),也印证了新城市租房格局日渐成型。2016年较2012年,全国租房需求增长102%,出租房源供应量增长93%。其中,四个一线城市2016年租房需求较2012年增长了120%,其整体需求量占全国总需求量的20%。与此同时,成都、杭州、武汉、长沙、郑州为代表的新一线城市全面崛起,2016年对比2012年,租房需求增长超150%。在全国范围内持续推进的城市化进程背景下,一个庞大的租房市场日渐成熟,城市租房新格局已逐渐形成。

租房,普遍影响着70、80、90三代人的生活轨迹。据“麦田房产”调研数据分析,同一时间点,北京至少有600万以上的人正在租房居住。1975年以后出生的人,80%都有过租房经历。因此,形成了一众租房奋斗族。

仲量联行认为,中国的住房租赁市场基本面状况与美国市场具有许多相似之处,增长前景巨大。从长期来看,中国的房地产开发商和投资者将迎来许多富有吸引力的商机。不过在短期内,中国的住房租赁市场若要蓬勃发展,仍有许多挑战需要应对。

高涨的租房需求

流动人口增加以及房价攀涨,是租房人群高涨的两大重要因素。

据国家卫计委发布《中国流动人口发展报告2016》的统计数据,2015年我国流动人口达到2.47亿,主要流向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长江中下游、成渝五大城市群。而2012年到2017年间,高校应届毕业生以逐年递增20多万人的速度增长,2017年达到795万,一线城市和成都、武汉、长沙等省会成为主要吸纳城市。庞大的流动人口和屡创新高的高校应届毕业生,让租房市场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和机遇。

与此同时,房价也在不断攀升,许多大中型城市的居民已难以承受高企的房价。以上海为例,位于内环线以内的单套住房均价(总成交金额/总成交套数)从2006年的约240万元升至2016年的约1470万元。同时,随着政府对住房的限购力度不断加码,租房已成为京沪等城市居民的必要选择,且预计未来这些城市的租房需求仍将迅猛增长。

依据“十三五”规划纲要,我国将重点建设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世界级城市群。而四大一线城市无疑成为中国经济和文化最发达的区域。随着近年外来求学、工作人口的大量涌入及房价高企,国家对一线城市的房地产调控政策也日渐企稳,“租售并举”将成为未来的主旋律,租房也将成为解决居住问题最有效的途径。

来自报告显示,2012年-2016年,京沪穗深租房需求年平均增长率持续上升。同时受租房利好政策的引导,房源供应量年平均增长率超30%。

与一线城市相对成熟的经济趋势相比,成都、重庆、郑州、长沙、杭州等新一线城市发展也逐步提速。随着社会资源在全国范围内进一步合理化配置,各城市掀起人才抢夺战,助力新一线城市经济发展。

看点

05

楼市供应端再次发力:国土部敦促已供土地开发

需求端限制性政策不断加码之时,监管层在供应端有了新一轮发力。

来自国土资源部的信息显示,9月下旬,国土部部署开展住宅用地出让合同执行情况检查,检查范围包括70个大中城市和热点城市苏州市。国土部表示,此次检查目的是促进已供应住宅用地尽快形成住房有效供给。

这是继上半年国土部、住建部敦促热点城市加大供地之后,监管层在供应端的再度发力。虽然发力点不同,但目标均指向了热点城市。

按照正常的开发周期,土地从出让到形成住房供应,通常需要一到两年的时间。但由于各种原因,实际的开发周期往往会延长,部分地块甚至会被囤积达10年之久。分析人士认为,热点城市的在途商品房规模庞大,在去库存效果明显、部分城市去化周期降至低位的情况下,若能成功刺激这部分库存入市,将有助于平衡市场的供需关系。

土地交易逐年下降

据悉,国土资源部明确了三个检查工作环节,包括城市开展自查,省级国土资源主管部门指导、现场抽查核实和督导,以及国土资源部调研、督导。检查内容是2013年1月1日以来住宅用地出让合同执行情况,重点是按时开工、竣工情况和出让价款缴纳情况。

除71个重点城市外,省级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可以将2016年以来房价、地价上涨较快的其他城市纳入检查范围。

按照国土部的工作部署,各省级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将于今年11月30日前完成检查、提交报告。国土部还表示,此次检查目的是促进已供应住宅用地尽快形成住房有效供给。通过检查督促加快住宅用地开发建设,有助于改善住房供求关系,稳定市场预期,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这是今年在供应端发力的第二项重大举措。

今年4月6日,住建部、国土部联合发布《关于加强近期住房及用地供应管理和调控有关工作的通知》,要求商品住房库存消化周期6-12个月的,要增加供地;6个月以下的,不仅要显著增加供地,还要加快供地节奏。同时要求各地尽快编制住房发展规划和年度计划,统筹安排中期(五年)和近三年的住房建设所需用地。

随后,热点城市明显加大推地节奏,并发布中长期供地计划。土地市场也在此后迅速升温。

出于“去库存”的考量,过去几年,政府部门主动收缩了土地供应规模。加之市场预期不甚明朗,交易规模也呈下降趋势。根据统计局的数据,2013年至2016年,房地产企业的年度购置土地面积分别为38814万平方米、33383万平方米、22811万平方米和22025万平方米,逐年下降。

进入2017年,土地交易才首度出现正增长。前8月全国房地产开发企业土地购置面积14229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0.1%。

有分析人士指出,按照正常的开发周期,新成交的土地最快也要在明年形成供应。因此,要想迅速改变当前的供需紧张局面,只能在现有基础上挖潜,“督促已供土地开发”就成为最直接的方式。

根据一份报告,截至2017年8月底,80个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库存总量为39827万平方米,同比减少11.0%。观察历史数据,相当于2013年8月的水平,即库存规模跌回到了四年前的水平。80城市的新房去化周期仅为10.2个月,比上一个高点(2014年中)几乎减半。

部分内容来源:南京晨报、21世纪经济报道、金陵晚报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 寻求合作 ››

榜单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