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乐网
当前位置: 首页 >头条 >房产 >正文

看!这是全新鼓楼!未来五年将再次迎来一波巨变

2018-06-29 20:49    

10月14日开始,带你看全新的南京

这里有过去五年南京各区的变化

也有未来五年

南京各区即将发生的改变

鼓楼区

鼓楼区位于南京主城西北部,因明代建鼓楼而得名,区域面积53平方公里,下辖13个街道120个社区,户籍人口92万,常住人口125万。

鼓楼区山水城林浑然一体、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科技教育资源丰富。自然山水与历史文化融为一体,古代文明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鼓楼区资源优势明显、发展潜力巨大。

新鼓楼

2013年初,按照国务院批准的南京区划调整方案,原鼓楼区和下关区正式合并为新的鼓楼区。十八大以来,鼓楼区结合南京区划调整的统一安排,融合原鼓楼区和原下关区的资源优势,进一步提速新鼓楼区的各项工作及各个板块的发展。

鼓楼自然风光秀美,拥有12公里滨江黄金岸线、5.3公里秦淮河风光带和7.2公里明城墙,山、水、城、林浑然一体。

鼓楼配套资源优越,拥有20所高等院校和120余家科研机构,有47名两院院士和10万多名专业科技人员,有52个国家重点学科、13个国家重点实验室;拥有多所知名中小学,集中了南京市70%以上的优质基础教育资源;拥有三级以上医院12家,集中了全市最丰富的优质医疗资源;拥有五星级酒店10家,大型购物中心14家,生活便利、功能完善。

鼓楼经济实力雄厚,2016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115亿元,其中服务业增加值1030亿元;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94.12亿元;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75亿元,基本形成了以服务业为主的现代产业体系。区内亿元楼宇15幢,市、区级总部企业35家,居全市第一。

近年来,鼓楼区先后荣获全国和谐社区建设示范城区、全国社会工作服务示范地区、全国科技进步考核先进区、2016-2020年全国科普示范县(市、区)、全国法治县(市、区)创建先进单位、“六五”普法全国先进区、全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集体等多项荣誉。

鼓楼正处于一个新的黄金发展期,未来的鼓楼将是创新氛围更加浓郁、产业活力更加迸发、区域功能更加完善、人民生活更加幸福的核心城区。

新增长

自2013年全市区划调整以来,鼓楼区应对挑战、负重攀登,经济发展高位稳进。

2015年,全区地区生产总值首次突破千亿大关,达到1011.81亿元;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87.9亿元;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78.07亿元,年均增长10%;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97.6亿元,年均增长12.4%。

2016年,鼓楼区全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115亿元,增长9%。其中服务业增加值1030亿元,增长10%;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94.12亿元,增长8.7%;预计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84.8亿元,增幅10%;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45亿元。转型升级步伐提速,服务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92.3%。

大力发展总部经济、楼宇经济

鼓楼区大力发展总部经济、楼宇经济,目前已建成使用的商务办公面积1万平方米以上的规模商务楼宇95幢,总建筑面积519万平方米,楼宇内入驻企业4000多家。截至2016年底,全区税收亿元楼宇达15幢,楼宇税收总额65.37亿元,占全区总税收近40%。

目前,全区共有在建楼宇27幢,总建筑面积768万平方米,另有储备类楼宇项目11个。今年上半年,楼宇经济税收总量45.96亿元,完成年度目标66.6%。

做大做强三大产业

资料图

鼓楼区做大做强商务商贸、软件互联网、文化创意旅游三大产业,同步提升航运服务、高新技术等产业,市场竞争力持续提升。

全区深入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加强与驻区高校全方位深度合作,着力打造模范路科技创新街区、环南艺文化创意产业功能区,全区各类园区达44个,南京邮电大学物联网科技园跻身国家级大学科技园,累计引进“领军型科技创业人才”364人,培养科技创业家26人,集聚“千人计划”专家26人,区域创新活力显著增强。

重大项目建设加速推进

资料图

在重大项目建设过程中,鼓楼区滨江片区下关长江国际航运物流服务中心及深业、证大、龙湖、中冶、恒大等项目建设步伐加快,中储电子商务区、中能建南京能源科技产业园等产业载体有序推进,博西家电、华讯方舟等重点企业楼宇定制顺利签约,湖南路0405片、梅家塘及增补等地块成功挂牌。

今年以来,全区严格目标制定,多次征求各部门、单位意见,并经区审议明确,形成全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103条。

2017年确定了区重大项目150个、区领导挂钩联系重大项目48个。其中,2月份,在湖南路现代服务业总部城工地举办了全省重大项目集中开工现场推进会南京市鼓楼区分会场活动,4个项目列入全省集中开工的重大项目、21个项目列入鼓楼区2017年集中开工的重大项目。

截至8月底, 131个项目达到或超过时序进度,并申报列入市重大项目9个。

一批优质项目落户鼓楼

资料图

全区招商工作成效明显,2016年成功举办软件互联网产业深圳招商说明会、总部经济香港推介会,积极参加南京软博会、金洽会,与美国旧金山湾区、澳大利亚珀斯开展国际合作,引进紫金融资租赁、毕马威中国研发中心等一批地区性总部、行业龙头企业。

开放型经济水平进一步提升,2016年实际利用外资2.8亿美元,完成外贸出口总额29.54亿美元,完成服务外包执行额22.59亿美元、离岸执行额12.1亿美元。

今年的金洽会上,鼓楼区签约项目合计28个,投资462亿元。

江苏省港口集团、博西全球家电采购与出口中心、华贸中心、毕马威科技研发及共享中心、中海现代服务业总部、华讯方舟国家级双创孵化基地及军民融合产业园等一批优质项目均开花结果、落户鼓楼。

新面貌

2013年,两区合并之后,鼓楼区重新规划定位区域发展思路,完成了《鼓楼区总体规划(2013-2030)》的编制工作,全面推进老城、河西、滨江、铁北片区建设。滨江片区全面进入建设阶段,滨江风光带鼓楼示范段、宝船公园段、世茂滨江段、滨江商务区段全面竣工,片区的城市形态已见雏形。

城市面貌提档升级

资料图

道路通行功能提档升级,南通路等20多条市政道路竣工通车,改善了市民的出行条件。

民生为本,鼓楼区立足让居民群众宜居宜业的目标,全面进行城市面貌的提档升级,深化环境综合整治,美化城区生态环境,全面展示了新鼓楼的良好形象。

在河西片区9.6平方公里范围内、64条道路周边,全区共实施了514项改造工程,片区环境面貌脱胎换骨。

改造城中村、危旧房,整治老旧小区

全区完成了27处城中村、危旧房地块的征收改造,拆迁面积达64万平方米,惠及居民3612户。

完成明华新村等65个共191万平方米的老旧小区整治,完成和燕路等11条主次干道和203条街巷的环境综合整治。

基本建成社会保障和帮扶救助体系

新增财力的三分之二以上用于民生事业。新增城镇就业人员大学学历以上者占比达66.9%,城镇登记失业率稳定控制在2.05%以下,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9%。

全区基本建成覆盖广、受惠多的社会保障和帮扶救助体系,城镇基本养老、失业、医疗保险覆盖率均保持在98%以上,社会救助“一门受理、协同办理”经验在全国推广。

在江苏全省率先成立医联体

鼓楼区在全省率先成立医联体,南医大二附院、省人医、鼓楼医院、中大医院成为了医联体的“领头医院”。

截至目前,4所医院已划片“承包”全区17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医养融合型床位比例达到100%

围绕民生谋发展,鼓楼区发布了全国首个区级老龄事业发展白皮书,全区登记养老床位数7600多张,每千名老人拥有床位40张,医养融合型床位比例达到100%。

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

此外,鼓楼深入推进教育均衡发展、优质发展,创成江苏省学前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区、国家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区,开办名校(园)分校(园)11所,组建并完善8个中、小学教育集团,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大幅攀升,中高考成绩持续保持全市领先。

“微幸福”工程源源不断

鼓楼区大力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建成并免费开放了白云亭文化艺术中心,全区每万人拥有公共文化设施面积超1200平方米。

今年以来,为提升文体服务水平,鼓楼区积极开展群众体育健身活动,半年开展各类文化活动1100场,文化惠民达79万人次。

全区构建了“10分钟体育健身圈”,创成“江苏省公共体育服务体系示范区”。持续实施社区“微幸福”工程,成功打造30多个特色社区。

黑臭河道治理

鼓楼区深入推进城市管理精细化、网格化、长效化,持续加强水环境、大气环境及噪声治理,清淤疏浚并治理中保河等13条黑臭河道,新增绿地面积16.2万平方米,生态环境质量稳步提升。

仅今年以来,全区即完成了11条河道清淤、185个河道排口整治,新建、整改排水达标区308个。管家桥整治工作全面完工,小桃园二期三期游园建成开放,滨江岸线鼓楼段全线贯通。

此外还完成了红山南路西延黄家圩—小市街段等道路建设,稳步推进金达花园二期保障房项目建设。紧扣“十无”标准开展城市治理,鼓楼区连续6个月荣获全市城市治理工作城区组前三名。

新发展

未来五年,鼓楼区将打造十亿楼宇、百亿企业、千亿产业,筑牢鼓楼发展的立鼎三足。聚焦老城、河西、滨江、铁北四大片区,山水城林浑然一体,资源禀赋相互补充,潜力巨大、活力无限。

未来发展重点看这里

聚焦四大片区

鼓楼将聚焦四大片区,做好建管大文章。老城、河西、滨江、铁北四大片区,山水城林浑然一体,资源禀赋相互补充,潜力巨大、活力无限。

将精心保护老城,打造精美的开放的历史文化景观街区;持续提升河西,打造幸福宜居新高地;完善开发滨江,重塑开埠地形象;聚力改造铁北,打造鼓楼北部新城区和新增长极。

“四区”定位,打造崭新鼓楼

鼓楼区确定的“四区”定位包括建设创新发展核心区、建成古都特色风貌区、构筑滨江发展示范区、打造生活宜居样板区。

建设“创新发展核心区”,就是把创新驱动作为区域经济发展的新引擎,发展经济新形态,构建产业新体系,培育发展新动能,服务型经济更加发达,总部更加集聚,产业体系更加完善,高端人才荟萃,创新创业活力充分迸发。

建成“古都特色风貌区”,就是大力实施古都遗存保护工程,挖掘整合石头城文化、明文化、民国文化等区域特色文化资源,有机串联历史遗存、城市格局和现代文明,积极发展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

构筑“滨江发展示范区”,就是充分发挥滨江城区优势,全力打造滨江总部楼宇经济带,大力保护滨江历史文化遗存,扮靓滨江自然风光带,把滨江商务区建设成为全国中心城市的复兴范例、南京长江时代的城市名片、鼓楼现代产业的发展高地、市民安居生活的品质家园,把鼓楼建设成为全市、全省乃至全国滨江发展的典范和长江经济带重要节点区域。

打造“生活宜居样板区”,就是科学规划、精致建设、精细管理,实施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促进居民收入和家庭财产普遍增加,优化社会保障体系,完善社会治理,提升公共服务水平,人民安居乐业,生活幸福美满,“学有优教、劳有多得、病有良医、老有颐养、住有宜居”的民生“五有”目标初步实现。

最新商业规划确定

湖南路商圈发展“夜经济”规划效果图

鼓楼区确定了“核心商圈—重点街区—社区商业”三级产业层级规划,以期形成核心商圈引领、重点街区带动、社区商业配套的商贸业发展路径。未来规划“一轴一带三街区多网点”的布局。

详细布局看这里

一轴

“一轴”指泛中央路商务商贸产业核心发展轴。以中山路、中央路、中央北路串联新街口、湖南路、中央门、五塘广场和上元门地区,打造商务商贸产业核心发展轴。

新街口发展以楼宇总部为主的高端商务服务业;

湖南路打造成为高端商务和现代商贸引领的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努力成为国内知名的特色商贸商务核心区;

中央门打造都市圈特色商贸中心,全区城市转型和产业升级标志性区域。

五塘广场重点发展打造五塘商业中心,构筑铁北商务商贸体系。

一带

“一带”即下关滨江高端商务经济带。

三个街区

“三个街区”即大龙江商业街区、商文旅特色街区、环高校精品街区。

大龙江商业街区以龙江新城市广场、苏宁清江广场、中海环宇城为节点,在已经形成的河西“金三角”商业格局基础上,结合未来投入使用的苏宁慧谷等商业载体,围绕草场门大街和清凉门大街两条干道,打造鼓楼河西地区的商业服务中心。

商文旅特色街区规划打造以颐和路民国历史文化街区为核心,以傅厚岗、天目路、西流湾等周边地区为外围的民国文化特色商业街区;以明城墙沿线打造明文化特色商业街区;以幕燕商文旅地块为契机,打造幕燕风景商旅特色街区。

环高校精品街区打造极具高校文艺特色的精品商业街。其中,环南师大、环南大精品商业街区沿汉口路、上海路、汉口西路展开,发展中小型精品商业网点。环南艺精品街区配合文旅产业发展文创及休闲娱乐业态。

环南财大、环南审精品商业街区沿铁路北街、新民路、金川门外大街、凤凰西街展开,打造特色精品餐饮集聚区。

多网点

“多网点”指多个社区商业网点,通过改造提升社区商业服务网点,加快商业设施配套,引导龙头企业开展连锁化、品牌化经营,发展多种便民生活服务业态的邻里中心商业。

来源:南京区街一号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 寻求合作 ››

榜单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