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乐网
当前位置: 首页 >头条 >人文 >正文

【南门情思】三石园的前世后生

2018-07-02 05:10    

原标题:【南门情思】三石园的前世后生

我记不清到过大南门的次数了。今天的风很大,残砖败瓦,尘土飞扬,有一种失落又惆怅的感觉弥漫在废墟上。可来访的老人兴致很高,不停地念叨着,生怕后人忘记。故事断断续续,记忆零零碎碎,我把它们串起来,凝聚在笔尖,却是那么清晰。

三石园,于大多数龙游人而言,已经不记得了。它没有西湖这般出名,但也曾是县城里屈指可数的大宅院,西湖有了三石园的映衬,显得更加绮丽灵动。老人刚走到西湖边,就向我提起了它。

三石园建于清早期,是余勉晚年筑造的私家别业,主人称之为“宜园”,我觉得这名字比“三石园”雅致多了,不知后人为何要改为三石园?后来查阅了相关资料才知,此“石”并非指石头,而是计量单位。大宅院占地七亩半,所以叫“三石园”。

三石园位于西湖以西,东沿西湖西堤,南沿近吕公井二十来步,西沿西湖沿路西巷一弄,北沿城角坊。具体位置在老龙游镇派出所内,向南再延伸一段。

清乾隆余华《星堤步月图》记载:“又数十步有国初余岫云太史宜园,其间层楼杰阁、水亭月榭,鱼鸟花木景集四时,今为我族星缠兄家塾。三石园内池与西湖相通,池上楼阁台榭极其壮丽。”

宜园的设计以文人园轨辙,淡雅相尚,布局自由,建筑朴素,厅堂随宜安排,楼阁亭榭,宛转其间,以清新洒脱见称。

宜园的建筑以水面为中心,其向心和内聚的感觉分外强烈。宜园的景观以水擅长,水石相映,构成园林主景。徜徉其中,水潺潺湍流,淙淙如说似诉,丁冬如音似乐。水中可见浮光倒影,可观鱼赏荷,濯足品茗。

在鱼鸟花木等细节的处理上,宜园则遵循中国园林的传统,以自然为宗,又非漫无章法。如龙游本多竹,品类亦繁,宜园内终年翠绿以为园林衬色;也多植蔓草、藤萝,以增加山林野趣;再载些梅兰竹菊,苍松、海棠、美人樵和鸡冠花,园内四季如春。

造园如作诗文,也许,这便是余勉要在私家园林中体现的诗情画意。

文中提及的余岫云太史即余勉的父亲余恂,后人常把宜园与余恂联系起来,主要原因或许是余恂名气更大而已。余氏家族是龙游城的望族之一,余勉一族属高阶余氏,我们可通过他的世袭关系了解一二。 余

曾祖,余炜。夙负隽才,博综典籍。弱冠补诸生,知县涂杰深器重他,学者称成吾先生。祀乡贤。

祖父,余日新。天资明敏,力学好古。天启元年举人,崇祯七年进士,授福建漳浦县知县。十五年擢监察御史,后迁山东巡按。祀乡贤。

父亲,余恂,日新次子,年十五为诸生,名噪胶庠,凡子史百家无不毕览。顺治八年举浙江乡试第一;九年,成进士,授翰林院庶吉士,几阁试、御试辄第一。十三年,拜左春坊、左谕德。同僚以恂心性坦白,戏称他为“天机子”,他就自为号,世祖知道后,也这般称呼。余恂心系故里,三十三岁便辞官归乡,在西湖以东建霁阁大水楼。居乡二十年间,对地方上的利弊悉心讲求,对崇学校、革弊俗、筹荒政、省徭役等贡献极大,并为知县卢灿编撰龙游县志十卷。祀乡贤。

伯父,余忱。嗜学好古,每刻阴程课,至耄年犹不懈,淹贯经史百家言。作为诗文,沉雄高古,天真烂然。与尢侗、韩菼、李渔、徐复等均有和诗赠答。于西湖南面穿池引流筑镜园,亦名西园,其中有最阁、非水舟诸胜,结构闲雅。

余勉,恂长子。豪迈有大志,善属文,千言立就。康熙十一年拔贡,入太学,为徐乾学所器重。耿精忠兵燹后,知县卢灿修北泽堰、清查田亩、建文昌桥等诸役,余勉都倾力支持。

通过以上世袭关系可知,余家四代中有三人被祀供于文庙里的乡贤祠内。对一个家族而言,这是何等的荣耀!而余氏家族的居家住所,也始终沿着西湖筑造,成为西湖景观的又一胜地。

乾隆三年,知县徐起岩引姜席堰水入城并疏浚了城濠,三石园内池与西湖相通,池水变得更加灵动。

到了乾隆末,三石园却另易其主,变成了西湖余氏一族余星缠的家塾。或许正是易主之故,才将“宜园”改为“三石园”。

晚清时,三石园的池水依然清澈,池上楼阁亭榭也极其壮丽。然而,“从来名山不一主,午桥别墅混樵父。”子孙不能守,三石园转售给余广文,即余心白。三石园规模依旧,却改作了仓房。

诗人吴枫在《三石园歌》写道:

山川风月熟维持,千载涵淹旧烟雨。

我邑余公公辅才,手将隙地辟荒莱。

驰誉词林思恬退,崇儒别业药栏开。

画阁玲珑画亭接,内湖潋滟外湖来。

东阁官梅诗兴优,西潮烟柳泛春舟。

牙签玉轴罗青案,楚舞秦歌拥碧油。

余公自号天机子,从此才名播上游。

一旦子孙嗟失守,台池付与他人有。

罗浮梦断人物非,谁将羯鼓催花柳。

余公非复旧余公,往日芳菲还记否?

我梦斯园几十春,湖波难洗柏梁尘。

可怜一片瘐楼月,犹照催租输粟人。

景还是那般景,余公非复旧余公。一个家族的命运,在一首诗的平仄里跌荡。繁盛或衰落,都如烟散去。唯有潜藏在字里行间的缕缕墨香,触动我们多愁善感的神经,感叹人世的无奈。

时光流淌至民国初,余绍宋又成了三石园的主人。樾园先生在大门的匾额上亲笔题了“磊园”二字,我认为“磊园”之名也比“三石园”有意境。然而,樾园先生并未在此居住,后将三石园转给朱鹏万。

大南门历来人杰地灵,其中文以余氏为盛,武以朱家为荣。

朱氏家族朱鹏万,人称朱老四,光绪十九年武进士,二十年蓝翎侍卫,是清朝皇宫扛大刀的守卫。长得体魄魁梧,满脸红光,鹤发童颜,态度甚为慈祥。晚年在龙游热衷于慈善事业,管理育婴堂,兼管戏院。

他的弟弟朱鹏飞,行老五,光绪十七年武举人,千总,也曾在京供职,回龙游后,集资二十股筹建并管理大南门水礁。

朱鹏万的儿子朱瑾,是朱泰生百货店、龙宫饭店的老板;孙子朱锡荣,后娶方河清次女方佩兰为妻。

在大南门百岁老人方甘菊(方佩兰妹)的记忆中,三石园门前是运动场,东南是荷花塘,有曲桥长廊通往六角亭,即印心亭。三石园正门朝东,门前铺就青石阶梯,红漆大门,门上有一匾,保留着余绍宋亲笔题的“磊园”二字,边门靠左角置着一把清朝的大刀,连着雕龙的金边木柄,甚是威武,据说是朱鹏万使用过的。

进边门中间有天井。再通往前厅,面积很大,前后厅都摆放着古色古香的桌椅,陈设古朴典雅。出了前厅是花园,东临大门,南面是一大荷塘,石板铺就的小桥横贯其上,岸边柳树成荫。正屋西面是一片果树,茂林修竹,周围有围墙。 当时朱瑾经营的朱泰生布店门面很大,生意兴隆,春风得意,所以三石园内常宾客盈门,好生热闹,但早已不是余勉的闲情雅致了。

解放后,三石园变为国有资产,里面还关过犯人,后来又改建成龙游镇派出所,除留下一小池塘,也没剩下其他可寻的遗迹了。

故人已去,三石园早已化作尘土。我随着煦暖的阳光在大南门寻觅历史古迹和传说,迎着飒飒的秋风追溯远逝而弥远的记忆。

但我依然有梦,我在梦里寻找,我走得很慢,很慢,可还是错过那枚明清的月。那一枝瘦荷,何时停在水中舞泊?那又是谁家的女子,从一阙宋词里走来,斜倚在三石园的门上?

(大部分配图摄于龙游民居苑,与文字无关。)

文图/慧一文章承月大南门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开发指挥部

制作/章承月

编辑/章承月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 寻求合作 ››

榜单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