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乐网
当前位置: 首页 >军事 >军史 >一战风云 >正文

一战华工:中国走向世界的先驱(图)

2018-01-17 14:41    

核心提示:如果从更长远的意义看,这些华工的经历使他们有机会观察和体验西方文明的生活方式,对他们自身、中国和世界都有了新的认识。这些归国华工成为改变中国命运的一支生力军,他们给国内带来了新观念、新思想以及变革的理想。

吴琼(国防大学战略教研部副教授)

一战是帝国主义列强之间第一次大规模的战争。面对这场世界经济、政治格局的大调整,各个国家无不伺机而动,争取最大利益。中国作为利益攸关方,为了与协约国方面建立密切的联系,从而确保中国的参战愿望最终实现,中国政府在1915年制订了一个创造性的新战略:"明守中立,暗示参加,以工代兵",于是便有了14万华工远赴欧洲支援协约国。这一战略对中国加入协约国参战起到关键作用,为中国争取了战胜国地位,并对中国历史走向产生了巨大影响。

弱国的无奈选择

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一场现代化战争,战争的胜败不仅取决于战争本身,更取决于经济后盾及人力资源。特别是当战争进入相持阶段,所考验的就不仅仅是前线的战士,后方的生产能力和交通状况能否为前线提供有力的后备保障,也成为制胜的关键因素。

这一点在1916年体现得尤其明显。到1916年之时,一战已经进行了近两年,大批青壮年开赴前线,协约国后方生产劳动力严重匮乏,而战争还不知道何时结束,这让协约国方面深感压力。法国在大战发生前就已经人工匮乏,此时情形更为严重。英国昔日的傲慢态度也为绝望的情绪所代替,索姆河战役给英国造成巨大的人员伤亡,仅在7月份,也就是索姆河战役的第一个月,英军伤亡或失踪的人数竟达18.7万人之多。可以说,此时能否获得新的人力资源成为协约国对同盟国战争胜负与否的关键。

如何解决?英法在不得已的情况下,开始考虑从国外招募工人。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 寻求合作 ››

榜单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