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乐网
当前位置: 首页 >头条 >财经 >正文

中企海外并购上演“接力赛”:吉利收购美国“飞车”,海信拿下东芝电视

2018-07-04 17:05    

11月13日和14日,中企海外并购再下两城——吉利控股集团完成对美国“太力飞车”的全资收购、海信集团宣布收购日本东芝电视业务。

近年来,中企“走出去”的步伐加快,并购步履不停,并购主体中上市公司占比较大。据毕马威最新发布的海外并购报告(简称“报告”)显示,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步伐自2014年来进一步加快,并在2016年达到高点。

报告统计显示,自2011年初到2016年11月,交易宗数复合年增长率约为14%,交易金额复合年增长率约为33%。截至2016年11月,披露的交易宗数达到609单,较2015年年化上升24%,交易金额超过2000亿美元,较2015年年化上升143%。

另据贝克麦坚时国际律师事务所(简称“贝克麦坚时”)近期发布的跨境并购指数显示,中国投资者在2017年第二季度重返交易谈判桌,以交易额计,中国已成为第二大对外跨境投资国,共宣布94宗交易,交易额达359亿美元。尽管中国的对外并购交易额还未达到去年同期水平,但这一数值已较上季度增加148%。

(数据来源:贝克麦坚时2017第二季度跨境并购指数报告)

伴随中企出现“出海潮”,海外并购也呈现出三大鲜明趋势:

第一,企业并购关注重要行业及大型标的时,不仅注重收购标的本身质量,也关注收购标的对自身的战略协同及业务提升。

如中化集团收购先正达,美的收购kuka,海尔收购GE白电业务等都遵循以上原则。第二,迅速增长的交易数量已经开始引起当地市场的特别关注。不仅针对中国买家的国家安全审查更加严格(如CFIUS等),针对国内审批、资金出境等风险的关注度也在增加,因此存在提高反向分手费,和要求中国买方开具保函等情况。第三,是境外融资需求日益强烈。由于大型交易的逐步增多,中国企业走出去的融资需求不断增长。然而,受到境内外利差、外汇资金出境等多重因素影响,对于境外融资需求愈发强烈。

就境内行与境外行并购贷款的区别而言,境内行并购贷款更关注公司本体实力及抵押物,对于海外标的股权价值缺乏判断能力和手段,而境外行则更关注被并购标的本身的EBITA(息税折摊前利润)和现金流,以并购标的股权为担保的并购贷款额度通常可达标的EBITA的3至4倍。

一、吉利汽车并购Terrafugia公司:李书福五年夙愿终成真,2019年将推出会飞的汽车

11月13日,浙江吉利控股集团(简称“吉利集团”)宣布与美国Terrafugia飞行汽车公司达成最终协议,将收购Terrafugia的全部业务及资产。目前,此项交易已获得包括美国外资投资委员会(CFIUS)在内的所有相关监管机构的批准。

据悉,Terrafugia总部位于美国麻萨诸塞州,由五位麻省理工学院(MIT)的优秀毕业生于2006年创办。公司致力研发全新出行方式,专注于飞行汽车的设计与制造,在未来创新技术、工程与生产领域具有前沿优势。

截至目前已成功开发出了多辆运行良好的原型车,计划于2019年推出首款飞行汽车,2023年推出全球首台垂直起降的飞行汽车。吉利控股集团将利用在汽车行业中积累的技术专长和创新经验帮助和支持Terrafugia。

吉利与Terrafugia的第一次接触发生在2年前。Terrafugia根据发展需要一笔融资支持,而对中国市场敏锐的创始人卡尔·迪特里奇多次到中国寻找资金支持,最终与吉利集团达成合作意向,使吉利集团成为其投资人。

此后,在2016年,吉利集团与Terrafugia进行了进一步的协商,此后,该项目经报批美国联邦航空管理局等相关部门同意,并上报美国国防部审查,经过1年多的等待后,最终美国同意了吉利集团收购Terrafugia。

据了解,吉利集团发展飞行汽车的规划至少始于5年前,但是由于市场与技术不成熟并没有具体实施。不过吉利集团一直对飞行汽车项目感兴趣,吉利集团董事长李书福在2016年初就已经在集团内部成立飞行汽车相关研发部门并全球遴选这一方面的工程师。

按照规划,此次收购之后,吉利集团将会在资金和科研上对Terrafugia公司以大力支持。目前,在吉利的帮助下,Terrafugia公司在美国的工程师团队人数扩充了3倍并成立了新的研究院。

2019年,全球首款飞行汽车将会在美国量产,2025年,全球首辆垂直起降的飞行汽车也将实现量产。同时,Terrafugia也已经在杭州建立了研发机构,未来将会在中国实现飞行汽车的量产。同时,Terrafugia也已在杭州建立相关研发机构,未来将会在中国实现飞行汽车的量产。

二、海信电器收购东芝:中国制造正在替代日本,国产电视进入“双雄争战”

11月14日,海信集团旗下上市公司海信电器股份有限公司与东芝株式会社宣布:东芝映像解决方案公司(Toshiba Visual Solutions Corporation,简称TVS)股权的95%正式转让给海信。

转让完成后,海信电器将享有东芝电视产品、品牌、运营服务等一揽子业务,并拥有东芝电视全球40年品牌授权。

该项股权转让金额暂计为129亿日元(约合7.53亿元人民币),预期将于18年2月底完成交割。

近年来,中国企业“走出去”进行海外投资的案例屡见不鲜,而且收购资金动辄数亿美元计。相比之下,此次海信电器收购案涉及的资金规模并不大,但是这宗收购还是引起舆论广泛关注。

日系品牌家用电器曾经处于全球领先位置,“新时代的东芝”在国内也是广为流传的广告语,而过去的“偶像”现在已沦为中国企业的囊中之物。

“Toshiba,Toshiba,新时代的东芝!”许多中国人对此仍然耳熟能详。拥有142年历史的东芝在显示技术领域引领了日本乃至世界科技潮流,全球科技品牌价值排行榜位居前列。2016年,东芝电视销量仍位居日本市场前三(IHS)。

2006年2月,东芝集团宣布以54亿美元接近3倍溢价收购了西屋电气,开始涉足核电领域,彼时核电产业正处于上升期。但不料2011年爆发的福岛核电站泄露事件使得核电发展进入冰河期,全球核电站面临关闭潮,日本政府当即关停国内所有运营中的核电站。此后东芝核能业务遭到重创,核心核电子公司西屋电气陷入高额亏损。

从此以后,东芝就深陷经营困境,一蹶不振。

据日媒报道,今年5月15日,处于经营重组期的日本东芝公司,终于发表了曾两度推迟的2016年4月至12月财报,预期净亏损达9500亿日元(约合人民币580亿元),亏损额较上财年净亏损4600亿日元的最差纪录继续扩大,创下日本制造商的最差业绩。

东芝表示,主要原因是旗下的美国西屋电气公司申请破产保护,带来了巨额经济损失,目前,西屋电气已按照美国《破产法》11章的模式申请破产保护。

为了避免连续经营亏损而退市,日本东芝相继卖出了旗下多个资产。

北京时间10月24日有消息传出,东芝股东当天在一次特别会议上批准该公司将闪存芯片子公司作价2万亿日元(约合175亿美元)出售给贝恩资本(成员包括苹果、戴尔、海力士等)领导的财团。

而尽管把芯片业务出售了,但是东芝今年的财务状况依旧不乐观。据彭博社报道,东芝预测截至明年3月底的会计年度将亏损1100亿日元(约合10亿美元),之前的预测是盈利2300亿日元(约合20亿美元)。

事实上,早在2015年末,东芝就把印度尼西亚自主彩电生产工厂和二槽式洗衣机生产制造基地的土地和建筑资产(作价约2500万美元)出售给创维集团。

2016年,东芝又把以洗衣机、冰箱等主营白色家电业务的子公司出售给了美的集团。

现在,电视业务花落海信,而东芝电脑业务也在出售之列。如果再退出电脑市场,东芝旗下面对一般消费者的业务将几乎消失,以社会基础设施建设和能源为主营业务的to B色彩会愈加浓烈。

反观这几年,日本多家电子公司已经逐渐没落,并被中国企业收购。回溯1995年,当时世界500强榜单上有149家日本企业,而到了2015年,只有54家日企登上了该榜单。

上世纪90年代索尼、夏普、松下、日立,东芝,三洋号称日本彩电六巨头,目前除了索尼、松下之外,其他公司的“日本制造”、“日本品牌”家电业务几乎都由中国企业在运营。

2015年,中国长虹公司收购了松下旗下三洋电视业务,获得“三洋”品牌在中国大陆地区的电视品类独家使用权,并承接“三洋”品牌电视的开发、生产、销售和服务。

2016年,日本夏普公司接受鸿海精密3888亿日元(约合人民币224.7亿元)注资,成为鸿海的子公司。

2016年7月,联想以约13亿元人民币(200亿日元)收购2011年成立的联想-NEC控股公司NEC90%的股份。

而在前不久,联想又收购富士通个人电脑业务51%股权,收购的金额为178.5亿日元(约合人民币10亿元)。

截至目前,似乎只有索尼还在盈利的边缘,不知道除此之外,日本电子业还剩下什么?

日本家电品牌的没落,成为日本制造衰落的一个真实写照。

与家电品牌被收购相比,更令日本制造尴尬的是近年来的丑闻不断。近期引爆而且仍在发酵的神户制钢篡改检测数据丑闻,引发全球汽车及飞机制造商供应链的大地震,并让社会各界对相关新干线列车、飞机及汽车产品的安全性产生担忧。

在汽车制造业,日产被曝20多年来一直存在无证人员对新车进行最终质检的情况,斯巴鲁同样被曝质检造假,而且这种情况竟然持续了30多年。而之前曝光的丑闻还有,三菱汽车在汽车油耗测试中舞弊,高田气囊缺陷导致的安全事故等。众多知名日企不断曝出的丑闻,打破了“精密、精良”的日本制造传统形象,让“日本制造”从神坛跌落并步入衰落。

辉煌过后的日本制造企业普遍患上了制度僵化、体系臃肿的大企业病,并且过度崇拜技术、创新节奏放慢,在互联网时代无法跟上市场变化的脚步。种种弊端让日企逐渐失去了对市场的掌控,让诸多日本制造企业力不从心进而以造假遮羞。“日本制造”的衰落足以成为中国制造业的镜鉴,同时,其衰落后留下的市场空间更应该成为中国企业奋力赶上的动力。

近些年,随着日系家电的衰落,越来越多的国产家电企业提速国际化进程。数据显示,2016年中国电视品牌全球份额突破30%,超过韩国首次跃居世界第一,这一成绩的取得得益于近年中国电视品牌的海外扩张及全球并购策略。

以TCL为例,TCL集团2017年三季度报告显示,TCL电视海外市场持续增长,竞争优势明显。海外市场销量同比大幅提升29.5%,其中北美市场销量同比大幅增长97.4%,8月北美市场份额由6月的10.4%大幅提升至16.3%,市场排名跃居第三。据了解,未来TCL还将加快布局在欧洲、美国和东南亚以及印度、巴西、俄罗斯的业务。

国产家电在海外的扩张不光是销量和市场份额的占有,中国家电企业国际化,还经历了从“贴牌代工”到自主品牌转变的过程。过去,国产家电企业多以贴牌为主,没有自己的核心技术和自主品牌,这一弱点也让它们在全球化的过程中遭遇了不少挫折。

从目前情况看,日系电视还将进一步退出市场,各国产电视企业完成收购后,在整合研发、供应链和全球渠道资源的同时,还应该进一步提高精细制造工艺水平,加强核心技术开发并提升自身品牌价值和影响力。只有如此,中国企业才能如愿抢到日系电视品牌让出的市场份额,牢牢锁定第一的位置,并在世界范围内不断增加“中国制造”的含金量。

收评:中企海外并购最大风险在投后整合

信息时代下中企进一步涉足海外市场,其主要的风险和障碍较往年也有所不同。对于中国企业自身在海外战略目的而言,初期会对要收购什么类型的企业相对迷茫。

纵览过去十年内的市场情况,在收购过程中对标的公司的尽调和避免未甄别的风险至关重要,然而最大的风险还在投后整合。

从2008年开始陆续有企业在海外收购,其中不乏行业整体失败(如太阳能行业)以及个体失败的案例,个体失败大多与投后整合环节最为相关,事先没有做好严密的计划,或收购后的执行落地出现差错都可能导致收购失败。

实际上,收购失败的范畴有很多种,如交易失败(即没有收购成功)、战略目的或协同效应没有出现等。大约仅有三分之一的海外收购可称之为成功的收购,剩余三分之二都或多或少存在问题。而收购后失败的情况也多样化,如整体行业、全球宏观情况发生变化(外部环境),或后期整合不到位(内部环境)等。

因此,中国企业在进行海外并购前,需对交易成本有深刻的认识,并对标的有较为清楚的认识,防止头脑过热。

具体来说,中企买方可以在交易初期,即还未进入尽调程序前从战略层面出发,深刻考量对标企业是否与本身的战略目标契合,以及分析标的的复杂程度,即在收购后是否能有效管控并融合新业务。

实际情况中不乏在收购标的后期选择退出交易的情况,而海外公司的尽调成本相对昂贵,对企业而言是不必要的浪费。正是这些交易后期退出的案例,导致国际市场上对中国买家存留了考虑不周的印象。

随着交易结构的日趋复杂,包括“管什么”、“怎么管”和“管多深”等投后管理的难点和挑战成为管理层的关注。

在投后整合的过程中,人才储备是最难攻破的壁垒,需要早做打算。并购初期财务和战略运营管控可以借助外包力量,如通过咨询机构搭建财务体系,将两国的财务报表完全对接,甚至帮助试运营。

然而,咨询机构只能帮助前期规划、试运营以及后期咨询,真正落地后需要公司自有人才组成团队承接日常运营和战略运营的工作,因此国际化人才短缺对企业而言是最大的挑战。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 寻求合作 ››

榜单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