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乐网
当前位置: 首页 >军事 >大V观点 >正文

中国被俄三番五次折腾最终奋起自研运20: 俄这大飞机非要不可

2018-07-05 20:14    

2005年,中国与俄罗斯签订了一份大额军贸合同,一次性采购了38架飞机,34架伊尔76运输机与4架伊尔78加油机。让谁也没有想到的是,俄方却在签订合同之后,忙于将伊尔76的总装厂由乌兹别克斯坦塔什干移迁到乌里扬诺夫斯克,以为事情很好办,短暂地推迟交付时间,可惜事情远没有想象的简单,一时无法恢复生产。

中国早期引进的伊尔76

伊尔76为上世纪70年代研发的大型运输机,其最大起飞重量为190吨,机长46.6,翼展50.5,可以载重40吨的情况下飞行4900公里,最多可载50吨。为全球仅有的几款大型运输机之一,上世纪90年代起,中国先后引进十几架伊尔76,从而拥有战略空运能力。原本希望通过大量采购伊尔76,扩充战略空运能力。

中国签完合同,就开始被俄三番五次折腾,一会要推迟交付时间,一会又要大幅度涨价,反正只见提要求,没见动手造飞机,最终中国奋起自主研发国产运20运输机,并在今年实现服役。同时,拒绝再与俄方签订大额军贸合同,这让俄方深受其害,所谓俄方拒绝向中国出口先进装备纯属想象,或者说,俄方自已掩盖真象。由于中方连续数年不签大合同,让中俄军贸额大幅度下降,俄方少说失去数十亿美元的生意。虽说俄方做为补偿保证供应D-30KP2发动机,中国将其用于轰-6K和运-20飞机,但是中方依然取消了原合同,最终采购了一批二手伊尔76,充当运20大批服役前的替代品。直到近年以来,伴随双方交流的加强,中国才恢复签定大合同,已经领教过失信后果的俄方,再难有失信行为了。

近年中国引进了一批二手伊尔76

俄方的搬迁生产线计划进展缓慢,却没有停下来,最终完成并从2015年,开始批量生产:伊尔-76MD-90A运输机,属于一款经过大量改进的型号,一度改称伊尔476型,与以前的型号相比,尺寸并没变化,但是更新了全新的航电设备,包括安装了一套全数字飞行控制系统、玻璃驾驶座舱,以及改进的“库普尔”-76M航电系统,机组成员为3名。采用了新一代的PS-90A涡轮风扇发动机,其最大起飞重量210吨,巡航速度增加到825千米/小时,通常可以载126名伞兵或145名士兵,如果进行改装,则最多可以载225名士兵,最大载重量提高到60吨。无论是速度、载重量以及航程都比之前的运输机有了较大的进步。

新机的座舱发生了不小的变化

俄罗斯自身对于新伊尔-76运输机的需求可不小,今后几年内生产的新机将全部交付俄方军队,以替代已相当陈旧的伊尔76,同时也有意拓展海外市场的主意,毕竟伊尔76的海外用户相当多,大约有24个国家,其市场前景不小,特别是中国市场。中国已拥有一定数量的伊尔76,并以其改装为空警2000预警机,如今对于大型运输机的需求相当大。也因此,早在2015年时,俄方就表示愿意向中国提供最优秀的伊尔-76MD-90A运输机,从俄方的表态来说,可谓信心十足,似乎中国一定有兴趣。

这款大飞机,中国需要吗?

那么俄罗斯这款大飞机,中国非要不可吗?如果运20迟迟不能交付,也许可能,但是运20已开始量产。无论怎么算,运-20与伊尔-76MD-90A属于同级别的飞机,那么中国在运20已投产的情况,再采购一款大型运输机的可能性不大,除非需求太大,国内的产能不足--这种可能性基本不存在。

中国的运20

如今只是俄方单方面的热情,中国却不想要,谈不上什么兴趣。不过,其采用的发动机却不错,可以考虑引进,以用于运20,毕竟国产涡扇-18或涡扇-20发动机仍然处于研制之中,在其正式装机之前,有必要考虑找一个更好的替代品,目前的D-30KP2发动机令运20的性能潜力发挥不出来。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 寻求合作 ››

榜单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