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乐网
当前位置: 首页 >头条 >人文 >正文

他是远征军第一烈士,毛主席蒋介石周恩来都为他题词

2018-07-06 18:03    

在八年抗战中,中国远征军无疑值得大书特书,也涌现出了很多抗日名将,比如孙立人、郑洞国、廖耀湘、宋希濂等等,其中,在异域牺牲的最高将领,当属第200师师长戴安澜,被誉为“域外死忠第一人”。

戴安澜出生于安徽的农村,家境清贫,从小就崇尚古人“头悬梁”、“锥刺股”的刻苦精神。读私塾时常常是第一个到校,最后一个离校,勤奋刻骨的学习让他顺利地考取了安徽公学高中,并被保送至广东黄埔陆军军官学校。

戴安澜认为学习要活学活用,要学以致用,他给自己立下规矩:一事不知,不更二事;一书不解,不更二书。军中有文化、有专长的人都成了他的老师。学习机枪知识,他就找机枪连长;学习工兵知识,他就找工兵来教。

戴安澜还有记日记的习惯,无论是在后方还是在抗战一线,他都坚持不辍。日记里既有读书学习的体会,也有对战斗的总结,更多的是他对自己的反省。抗日战争期间,社会上、部队里涌现了贪生怕死、发国难财等腐败现象。对此,他结合自己思想深处的缺点,撰写了《自讼》一文,来督促自己不断进步。同时戴安澜要求各级部队都要学习《自讼》,并结合自己存在的不足进行反思,努力克服消极、错误的思想,肩负起时代所赋予的使命。

戴安澜的大部分时间在前线中度过的,古北口战场、台儿庄大战、武汉保卫战、江西保卫战和昆仑关战役中,都可以看见他的身影。最可贵的是,在浴血奋战中,戴安澜仍不忘读书。他从不放过任何一次有影响的战争或战役,他认为那里面有鲜血和生命铸成的经验与教育。在作战的间隙,戴安澜及时地对作战经验和教训进行总结、反思,先后完成《磨励集》《磨励集续》的著述,成为了军事训练的宝贵教材。

1942年,戴安澜率部西出云南,远征缅甸。为了鼓舞士气,戴安澜亲自谱写了《战场行》军歌:“弟兄们,向前走!弟兄们,向前走!五千年历史的责任,已落在我们的肩头,已落在我们的肩头。日本强盗要灭亡我们的国家,奴役我们的民族。我们不愿做亡国奴,我们不愿做亡国奴。只有誓死奋斗,只有誓死奋斗,只有誓死奋斗!”戴安澜的军歌让战士们信心倍增,每个人都雄赳赳、气昂昂地奔赴战场。

在缅甸抗战期间,戴安澜总是身先士卒,战斗在第一线。他将个人的安危置之度外,他在给妻子的遗书中写道:“现在孤军奋斗,决以全部牺牲,以报国家养育!为国战死,事极光荣。”在他的带领下,远征军取得了同古和棠吉战役的顺利,狠狠地打击了日军的嚣张气焰。特别是在同古战役中,戴安澜率领部队,以少胜多,歼灭日军5000余人,赢得了全世界关注的目光。

1942年,盟军作战失败,戴安澜不得不率兵突围。在突围的过程中,他不幸中弹。由于缅北复杂的地形和连绵的阴雨,戴安澜因伤口感染而以身殉国,年仅37岁。一代儒将用他年轻的生命实践了他“为民族战死沙场,男儿之份也”的承诺。

为了表彰戴安澜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功绩,美国政府向其颁发了懋绩勋章。戴安澜也因此成了中国抗日战争中获此勋章的第一位中国军人,美国总统罗斯福称他:“作战英勇,指挥卓越,圆满完成所负任务,实为我同盟国军人之优良楷模。”

戴安澜以身殉国后,中华民国政府为他举行了国葬,国共两党领导人都给予了他高度的评价,毛泽东为其赋诗《五律·挽戴安澜将军》:“外侮需人御,将军赋采薇。师称机械化,勇夺虎罴威。浴血东瓜守,驱倭棠吉归。沙场竟殒命,壮志也无违。”

蒋赠挽联:“虎头食肉负雄姿,看万里长征,与敌周旋欣不忝。马革裹尸酹壮志,惜大勋未成,虚予期望痛何如?”

周恩来为之题写挽词:“黄埔之英,民族之雄。”

新中国成立后,人们没有忘记马革裹尸的戴安澜,没有忘记他“扬威国外,藉伸正义”的壮举,1956年,中央人民政府追认他为革命烈士,2009年,戴安澜被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之一。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 寻求合作 ››

榜单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