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乐网
当前位置: 首页 >头条 >旅游 >正文

永胜县古城门楼恢复重建,先睹为快

2018-07-06 19:04    

丽江日报讯(作者 赵晓梅)

近日,记者在永胜县城看到,在县城东南西北四条街口,正修建古城门楼,东门重修“迎旭”坊,西门为“扬辉”牌,南门为“来熏”,北门为“拱极”,上部装饰木斗拱加琉璃青瓦,下部石刻浮雕。

古城门楼效果图

据了解,随着丽江建设世界文化名城,打造文化硅谷的战略实施,永胜老一代文化人士一再呼吁,建议永胜县委、政府,将县城东南西北四条街四座古城门仿古牌坊、钟鼓楼、文庙等具有边屯文化象征意义的建筑物,纳入到全县“十三五规划”来进行恢复重建。

永胜县城在老城区改造中,没有进行大拆大建,无论是房屋建筑风格、路道设计的基调、美化工程的布局,还是整体色调的安排,基本保存了原风貌。据史料记载,早在先秦时期,永胜就开始与先进的中原文化发生接触,在长期的历史进程中,中原文化与边疆少数民族文化相互影响、渗透、融合,丰富了具有永胜特色的以中原文化为底蕴的深厚人文积淀。

明洪武二十八年(1395年),朝廷为稳定边疆,防御外敌,调云南中卫于北胜州,置澜沧卫,并构筑了纳入中国城池系统的滇西北军事重镇澜沧卫城,即今永胜县城。澜沧卫城实存292年,自洪武二十八年置,至清康熙二十六年(1687)取消明代澜沧卫所屯伍制度,原有屯田面积划归州府管理,上纳赋税。

洪武二十八年底,澜沧卫军民指挥使司正式成立暨举行澜沧卫城奠基仪式。黔宁王沐英之子沐春当场挥笔书写了“澜沧卫”三字。明洪武二十九年,筑砌砖石,周围五里三分,高一丈六尺,城墙厚五尺,垛口厚一尺八寸,环以水壕,四门各修城楼一座,东楼“迎旭”,西楼“扬辉”,南楼“来熏”,北楼“拱极”。正德乙亥年地震,颓倾西北,兵备平世用修之。清康熙五年,士民重修。三十六年,知府胡庭松、总兵马声重修。雍正六年,知府冯光裕重修,十三年,署知府江峤孙重修。乾隆五年,置知府管学宣奉文重修。这就是闻名滇西的永北书城建筑史。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 寻求合作 ››

榜单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