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乐网
当前位置: 首页 >军事 >武器 >正文

俄罗斯哭诉中国在其最落魄时期拿走三大发动机技术,现在懊悔不迭

2018-07-06 19:07    

“敌人有的,我们要有,敌人没有的,我们也要有。”几十年前,这句话奠定了中国军工行业发展的基础,在这句话的激励下,几十年来,中国军工人克服了种种苦难突破了众多装备难题,从核潜艇到航母,再到四代机,中国制造的武器装备一步步逼近世界前列。近年来,日本等国家纷纷幻想装备F-35B垂直起降战机来对抗中国航母,最善于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的中国也不甘落后,目前也在稳步推进短距起飞/垂直降落飞机推进系统项目(简称“短垂项目”)的发展,军事专家表示,中国在最关键的发动机领域已获得突破,不久之后中国的F-35B也将翱翔蓝天。

说起中国的发动机技术,一直是军迷们最大的痛苦之一,长期的“心脏病”让中国军机始终摆脱不了对俄罗斯的依赖,包括歼-20、歼-31等四代机都要使用俄制发动机才能翱翔蓝天,但是军事专家表示,长期困扰中国航空工业的“心脏病”问题有望短期内获得突破。先是国产太行改进型大推力发动机(WS-10B)近日试验成功。该型发动机经历了无数次的地面、空中考核试,最严苛的寿命试验、创新试验项目后,得到了试飞员的高度认可,给出“该型发动机性能优于国外同类发动机”的评价。

然后国产WS-15发动机也即将进行试飞定型任务,该发动机将使得中国彻底掌握四代机发动机技术,并且在垂直起降战机领域获得巨大突破。WS-15发动机并非完全意义上的国产发动机,它的身上有着浓厚的俄罗斯血统,其原型就是前苏联大名鼎鼎的雅克-141垂直起降战斗机所配备的R-79-300发动机,R-79-300型推力矢量涡扇发动机采用了喷管推力矢量技术,也就是俗称的喷管“拐弯”技术,通过改变尾喷管的方向来推动战斗机进行机动飞行,当然也包括垂直起降,中国在获得了这种发动机的核心技术后,已经掌握了垂直起降战斗机的最关键技术。

在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百业凋敝,大批资源都贱卖外国,虽然当时中国也并不富裕,但是在相关领导人的决策下,还是尽可能的大买特买,其中就包括雅克-141的R-79-300发动机,中俄于1992年春天开始展开艰苦谈判,在经过3年的拉锯之后,最终确定合作事项,1996年,俄罗斯签署向中国转让该型发动机技术的协议,中方可能还获得了一台R-79-300发动机的样机。

中国在获得了推力为20吨的R-79-300发动机设计方案和R-79M的设计图纸和技术资料后,开始攻关WS-15发动机技术,WS-15涡扇发动机的核心机在2004研制成功,其技术验证机在2006年5月进行了首次台试运转,2007年3月原型机首次台架运转试车成功,于2014年至2015年开始进行发动机高空台测试,2020年左右完成定型试飞任务。

该发动机的成功研制,将使得中国的四代机歼-20彻底摆脱俄罗斯的限制,使歼-20具备超音速巡航的能力,成为一款货真价实的四代机,与F-22分庭抗礼,同时,借助从俄罗斯获得的喷管推力矢量技术,中国在垂直起降战机的发动机领域也攻克了最大的障碍,未来中国国产的F-35B出现,已经不远了。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 寻求合作 ››

榜单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