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乐网
当前位置: 首页 >军事 >军史 >抗日战争 >正文

抗战胜利前后国共日三方互动关系之研究

2018-01-18 22:39    

本文主旨,系以中日军事对垒和政治纠葛为经,国共角力为纬,探讨战争结束前后中国战场之国、共、日三方互动关系。就历史发展而论,国共双方在对日战争中均有所得,中共成为这场战争最大的赢家,国民政府先赢后输,最先发动这场战争的日本成了最大的输家。

前 论

1944年12月20日,沿湘桂铁路东西对进之侵华日军在广西绥渌会师,打通了从中国东北逶迤向南一直延伸至中越边境的大陆交通线。一个多月之后,1945年1月27日,同样是东西对进之中国远征军和驻印军在云南西部芒友会师,打通了连接盟国治下的印度与中国抗战后方的重要战略通道―中印公路。中国抗日战争史上这两个紧接着发生的具有历史性意义的事件,颇为形象地体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对日战争结束前夕的中国战场形势:日军完成"一号作战"计划,打通了中国大陆交通线,但其攻中有守,主要作战意图为破坏美国空军在华基地,消除美军空中威胁,以及接应南洋日军之补给,并为未来之撤退预留地步,在大势进攻中表现出防御性的一面;中国军队虽在东线豫湘桂战役中连续遭遇重大失利,但其守中有攻,在西线滇缅战场主动发起攻势作战,贯通了连接抗战大后方的国际联络运输线,为稳固后方创造了坚实基础,并在实战中检验及提高了美式装备新军的战斗力,为未来的对日反攻准备了可用之军事力量,在大势退守中表现出进攻性的一面。以此为表征,中国战场局势的发展进入了战争的最后阶段,日军逐渐由攻转守,开始收缩其防线;中国军队逐渐由守转攻,开始其反攻部署。同时,中日双方的军事较量与日本在大局不利时"和平"解决中国问题之企图以及中国内部国共双方着眼于战后之角力相交织,展现出国共日三方互动之较为错综复杂的图景。本文主旨,系以中日军事对垒和政治纠葛为经,国共角力为纬,探讨战争结束前后中国战场之国、共、日三方互动关系,以期推动相关研究之开拓,并就教于学界同仁。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 寻求合作 ››

榜单

今日推荐